85度c小說網

時艱,勢危,大軍頃刻頹潰之時,李素應下了斷後重任。

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說,這都算是臨危受命,李世民做出這個決定自然有他的道理。

首先斷後的這支軍隊本就是身處敵境的一支孤軍,沒有後援,沒有糧草,沒有任何軍械方面的補充,甚至舉目四顧,連周圍城鄉的老百姓對他們都抱着仇視態度,說是“孤軍”,實在是名副其實。

正因為這支孤軍的處境本就艱險交困之極,所以李世民不得不將軍中威望最盛,打仗風格最穩重的李績留下當主帥,李績作為大唐僅此於戰神李靖的軍方二號人物,李績的一身本事自然會令阻敵斷後的任務完成得更完美,至於李素,一則因為年輕,二則與李績是舅甥關係,三則,李素本人也有一肚子的本事,更且當年有過領兵的經驗,對戰陣之事並不陌生。

李績的穩重,李素的詭譎,舅外二人一則以“正”,一則為“奇”,兵法所云“以正合,以奇勝”,兩者相輔,事可成矣。

作為大唐帝國的皇帝,李世民做出這個決定實可謂用意深遠。

而李素的反應卻着實出乎李世民的意料之外,他原以為李素會拚命的推脫逃避,畢竟在李世民的心目中,李素就是一個有着一身大本事,但身上的毛病實在太多了的人,愛財,潔癖,懶惰,貪生怕死等等,在這個普遍奉行成仁取義的儒家國度里,李素這個人的存在實在是個異類,他似乎從來不在乎儒家的教化,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凡事首先考慮的是個人的私利,仗着一身莫名其妙的本事偷奸耍滑,懶散不為。

這樣一個人,若要讓他留下來為大軍斷後,李世民自己都覺得說服他太困難,召見李素之前準備了一肚子的說辭。

誰知李世民剛開了口,李素卻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個反應委實令李世民萬分意外。

“子正今日為何如此爽快?”李世民不解地看着他。

李素嘆道:“臣常虧於小節,但每有大義臨頭之際,臣從來未曾逃避過,今日亦是如此。”

李世民深深地看着他,良久,終於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假以年月,子正必是國之柱石,不可缺撼也。”

李素苦笑道:“臣沒想過那麼遠,或許某天臣厭倦了當官,一道奏疏遞上去便告老了,但如今臣仍在食君之祿,那麼就必須要為君分憂,再說,臣也實在不忍見到我大唐將士再添無謂的傷亡了,臣願意留下的理由沒那麼偉大,只是想憑自己的能力為大軍撤退爭取更多的時間,也算是為臣那或許已經出生的孩子多積幾分功德福報吧……”

李世民一怔,緩緩道:“朕想起來了,說來子正的孩子怕是已經出生了……”

李素露出溫情的微笑:“是。”

李世民注視着他,沉聲道:“一定要好好活着,朕在長安待你和李績平安歸來,你的孩子朕回長安後必有加封,為了幼兒,你也該保重自己才是。”

“臣明白。”

**************************************************************

退出帥帳,凜冽的寒風正勁,吹得李素情不自禁打了個哆嗦,仰頭望着灰濛濛的天空,李素再次露出苦笑。

好吧,再次發了一回瘋,接下了這個九死一生的任務。

明明是個文弱的書生,偏偏擔當起這玩命的重任,想想都覺得應該自抽三記耳光為敬,活膩了的人都沒敢這麼玩自己,偏偏自己卻毫不遲疑地答應了。

當時……應該是鬼上身了吧?

重重嘆了口氣,李素腳步沉重地朝自己的營帳走去。

中軍大營里人來人往,帥帳周圍的營房差不多已快拆完了,所有的軍械和輜重已裝上了馬車,在將領們的指揮下,士卒們整理好了行裝,有的已開始啟程西撤,一片喧鬧聲中,大唐的這一次聲勢浩大的東征不得不進入了尾聲。

李素沒走多遠,迎面便遇到了一身披掛的李績。

李素剛準備行禮,李績卻一把拽住了他的胳膊,粗魯地將他帶到一處偏僻的角落裡。

“老夫聽說,你剛才答應陛下留下來輔佐老夫領軍斷後?”李績的神情有些焦急。

李素笑了:“是,這個時候陛下的旨意應該已發下來了。”

李績一怔,接着露出怒色:“陛下怎能如此?我李家一門雙公,留一人斷後已是為國為君效忠了,何必將你我二人全留下來?斷後本就是九死一生的勾當,憑什麼讓你這個年輕人留下……”

跺了跺腳,李績怒道:“子正且在此等候,老夫與陛下論論道理!”

李素卻忽然拽住了李績的袖子,笑道:“舅父大人息怒,留下斷後說起來是陛下先開的口,實際上,我也正有此意,就算陛下不說,我也會主動請求留下的。”

李績愣了:“為何?你難道不知留下斷後多麼兇險嗎?”

“知道。”

“那你為何要留下?老夫老矣,享了大半生的榮華,生死早已看淡,你卻為何非要往鬼門關上湊?家裡的老爹和婆姨扔下不管了?”

李素神色一黯,嘆道:“總有人要留下的,我留下,比其他人留下更好,咱們的勝算更高,若是我不幸為國盡忠了,家裡的老父和妻兒,相信陛下不會虧待……”

李績猛地一跺腳,這回是真的憤怒了:“老夫問你為何要留下!你瘋了嗎?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弱小子,怕是連一支長戟都拎不起,你留下有什麼用!不是送死嗎?不要以為當年守了一回西州就有資格領軍了,固守城池跟如今的平原山地交戰能比嗎?都是與敵人面對面玩命的活兒,而且還是以寡敵眾,這是何等的艱困危急,李子正,你是嫌命長了么?”

李素苦笑道:“我才二十多歲,家中老父妻兒尚在,一家老小,多麼沉重的責任,只能由我來擔當,若不是不得已,誰會做出這樣不要命的選擇?”

李績神色一緩,沉聲道:“那麼,你留下的理由是什麼?”

李素沉默片刻,道:“我留下的理由很複雜,這場戰爭,從開始便打得很窩囊,我不知道你們君臣究竟在想什麼,一位令天下萬邦敬畏的天可汗,一群威名赫赫的老將軍,你們這些人帶領一群如狼似虎的大軍,以獅子搏兔之姿撲向高句麗,結果呢?結果打成了什麼樣子?”

“戰爭與政治,是互為延續互相影響的關係,可是這場戰爭里,君臣們將政治的因素過多地摻入了戰爭中,為了政治影響,為了成就天可汗的英名,硬生生放棄了更合理的分兵而擊之策,非要將幾十萬人綁在一起,進退攻守由陛下一人而決,他一個人的對錯,決定了這場戰爭的勝負,決定了數十萬將士的生死,時至今日,舅父大人捫心自問,我們出征時帶出來的三十萬大軍,如今只剩二十萬出頭,這傷亡的十萬人里,究竟有多少將士是真正不得不陣亡的,有多少是因為陛下一個輕率糊塗的決定而錯誤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