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二卷巴蜀篇第七十三章關中父老

“參見皇上。”一群長安父老跪下向李雋施禮。

李雋這人本來就沒有受人跪頭大禮的心思,更不用說這群長者年紀不小,小的也有六十來歲,大的不下八十高齡,李雋哪敢受他們的大禮,忙扶着一個白須飄飄的長者,道:“老人家,免了,免了。快起來,快起來。”

這個白須飄飄的長者並沒有站起來,而是非常動情地道:“皇上,這禮你一定要受。”

“老人家,有話起來說,起來說。”李雋依然不允,忙扶他起來。

這個長者一副決心叩頭到底的堅決樣子,道:“皇上,這禮不僅僅是草民一個人的意思,是長安,是關中千千萬萬老百姓的意思,要是皇上不受,草民就是對不住關中千千萬萬的百姓。”激動得額頭上都快冒青筋了,忙着解釋道:“皇上,草民來的時候,鄉親們托草民向皇上叩一個響頭,一定要響。”

“一定要響的響頭,額頭不是要受罪嗎?你年紀一大把,受得了嗎?這些老百姓也真是,居然想法子折騰你。”李雋在心裡大肆誹議,耳里聽到的是這群長者的聲音,他們說的是“是呀,皇上。草民的鄉里鄉親都是這麼說的,鄉鄰們說他們沒有好東西獻給皇上,就給皇上叩一個響頭。”

不用說,朝廷重回關中,軍紀嚴明,秋毫無犯,與百年前那支動輒殺人越禍。搶劫**的屢敗之軍比起來,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要老百姓不感激都不行。他們自己無法來向李雋叩頭,只好趁李雋召見這些長者地機會托長者們幫他們完成。

這就是老百姓,非常質樸的老百姓,知恩圖報!

這種情意。任誰都無法推拒。李雋無含着熱淚點頭道:“好吧。老人家,你們輕點。要輕點,不要讓額頭受罪。”

叩頭本來是一件苦差事,李雋一應允,對於長者們來說好象是遇到了天大的喜事,開心得很,一個個臉上洋舉溢着喜悅,應道:“哎。”恭恭敬敬地向李雋叩頭。額頭撞在地面上出咚咚的響聲。哪裡是輕了,重得不能再重。

“輕點,輕點。”李雋曾經是個老人,知道老人的痛苦,忙不迭地叮囑他們少用點力,沒想到他不叮囑還好,一叮囑長者們叩頭就更來勁了,一個勁地叩頭。額頭撞在地面上出咚咚的響聲,好象在打雷。

李雋忙扶着一個長者,道:“老人家,快起來,快起來。你看你,額頭都青了。已經出血了。”這個老者太用力了,額頭青了不說,已經滲出鮮血了,讓李雋心疼不已,道:“快,拿點葯來。”段干木忙遞上刀創葯,李雋親手給長者塗在額頭上。

李雋如此親近,如此疼惜他們,已經夠讓人感動了,再親手給塗傷葯。比什麼言語都更有感染力。已經站起來的長者們又激動得跪下了,給李雋叩起了頭。泣道:“皇上!”激動得都說不出話來了,雖只兩字,所有地情感都在這兩字中。

歷來鎮定自若的李雋這下慌了手腳,忙了這個,那個跪下了,忙了半天都沒有站起來。面對蒙古百萬大軍,李雋是談笑生風,沒想到給一群長者弄得手忙腳亂,實在是難得。

還是清風子了解李雋地心思,道:“鄉親們,你們都起來吧。”帶着弟子過來幫李雋相扶。段干木也醒過來了,指揮一眾侍衛上來幫忙,一眾人一通忙活才把長者們扶到椅子上坐下。

心愿完成,長者們心中的激動已非筆墨所能形容,一個個喜溢眉梢,個個象是在過年,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總算解脫了。”李雋暗中鬆口氣,催段干木道:“給鄉親們上茶,弄些點心來。”

段干木領命而去,不一會兒就給長者們送上茶水,送來點心。

李雋招呼清風子坐下,道:“老人家,今天把你們請到這裡來,沒有別的目的,就是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朝廷已經一百多年沒有管理關中了,對關中的事情已經不太了解,還請各位老人家說真話,要說掏心窩子的話。

“這一百多年裡,朝廷曾經數度努力,務在光復河山,因諸多原因,都沒有成功。在這一百多年裡,沒有了朝廷地庇護,你們就象沒有娘疼的野孩子,給人打、給人罵、給人欺負,你們受的罪很多,錯不在你們,錯在朝廷,都是朝廷沒有及時打回來,你們才吃了這麼多的苦頭。朕代表朝廷,向你們,向關中的父老鄉親謝罪了!”站起身,向他們深深一鞠躬。

誠如李雋所言,自從宋室南遷之後,南宋朝廷並非沒有光復的打算,曾經數度努力,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最終沒有成功。最突出的例子有三個,一個是宋高宗本人地光復打算,他曾經一度想收復中原,也採取過有力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打算專任岳飛。由於錯綜複雜的政治原因,這一計劃不僅沒有成行,岳飛反而死在他的屠刀下。

第二次要算韓仛胄主導的北伐戰爭,由於準備不足,南宋內部問題多如牛毛,宋軍積弊甚深,實無戰鬥力,無力光復,在條件不具備地情況下倉促北伐,卻落得過慘敗而歸,殺軍覆師,空耗國力。這次北伐的直接後果就是因為大量資源的耗費,南宋更加虛弱。

最後一次行動要算南宋與蒙結盟一起進攻金國。從當時的形勢來說,這是一個錯誤的戰略行動,正如後來證明的那樣,唇亡齒寒,金國是滅了,南宋也跟着滅了。

要是南宋的實力強勁。聯合蒙古收復故土這一戰略並非就是錯誤,完全可以收復故土後休養生息,等實力恢復後再把蒙古人擊退,光復幽燕之地。我估計,當進地南宋決策者就是如此想,可惜的是他們沒有正確地估計自己的實力,才有“狼去虎來”之事。金國亡了,蒙古人又來了。

這些事情本來和李雋沒什麼關係。八竿子也打不着,只不過他現在地身份是南宋地皇帝,不得不為無能的南宋歷代皇帝背黑鍋,承擔責任。這黑鍋背得真地是沒法說,太冤枉了。

歷史上皇帝謝罪地事情並非沒有,漢武大帝的《棄輪台詔》實際上就是一道罪己詔,但那也是在漢武大帝認識到他自身地過失時才下的詔旨。是謝“天下”,也就是說有點空泛,沒有具體的人。

而李雋不同,是和長者們面對面,當面謝罪,這份膽氣就不用多說了,實在是少之又少,中國歷史上就沒有皇帝如此做過。李雋開了一代先河。

清風子摸着鬍子,不住地點頭,讚歎無已,道:“皇上勇氣千古少有,清風讚佩!”

長者們萬萬想不到李雋會向他們謝罪,啊的驚呼一聲。一個個馬上就變傻了。過了好一陣,一個長者率先清醒過來,道:“皇上,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叫了好幾個萬萬不可才明白過來,應該給李雋跪下,卟嗵一下跪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