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歷史學家只能從古籍、野史、筆記中尋找真相,加以合情合理的修飾推斷,構成人們看到的所謂“歷史”。很多真實發生過卻沒有記錄在冊的,則就會永遠湮沒於歷史的塵埃當中,與時間同朽了。

林軒一直相信,那些曾經在某個時代叱吒風雲的大人物在人格上都有多面性,思想相當複雜,決不能片面地將其定義為善的或者惡的。在二戰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納粹元首,但偏偏沒有一個歷史學家從此人的人性、本質入手去挖掘他的成長史,並將其仔細剖析,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的遺憾。

“中國人到這裡來?那不合常理。”朱可夫環顧四面,聳聳肩膀,表示無法置信。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更多更快章節請到。”林軒回答。

在他看來,連紫竹都沒見過的禿頭大概不會編纂跟中國人有關的橋段來欺騙自己,因為這一次大家是在極端意外的情況下狹路相逢,禿頭根本毫無準備,現場撒謊的話,總是沒法自圓其說的。

所以,林軒判斷禿頭說的都是真話。

“外面情況——”林軒問。

朱可夫回答:“還好,這隊黨衛軍是從秘密夾道里鑽出來的,已經被你清理乾淨。我傳下命令,要所有人提高警惕,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林軒嘆氣:“沒錯,這裡是納粹的老巢,地下一定存在許多暗道,千萬不能大意。現在,你已經爬上了成功的大樹,千萬不要在採摘勝利果實的時候出意外。”

朱可夫咧嘴一笑,但笑容里卻透着沉重與疲憊。

兩人一起望向禿頭,也不由自主地將希望寄托在禿頭身上。

眨眼間,那瓶酒被禿頭喝了一半,烈酒的奇香充滿了起居室。

“現在,繼續說吧。”林軒提醒。

“是,是是。”禿頭把酒瓶抱在懷裡,先清了清嗓子,繼續說下去,“在看到那份報紙之前,我並不清楚那些人是怎麼進來的。後來,看到報紙,我才更驚訝地發現,那些人跟報紙上的照片一一對應,當然也包括你在內……”

林軒報以微笑,雖然他不清楚未來的2015年11月22日將發生什麼,但他選擇相信禿頭的話。

“你的眼力跟記憶力都很不錯。”林軒低聲讚歎。

“我是元首身邊最受器重的七大侍衛之一,曾經十五次粉碎了美國、蘇聯的刺客暗殺計劃,只要見過一次的人,百分之百能留存在記憶里,保證過目不忘。”禿頭極為自負地回答。

“我知道,你的名字叫德拉赫亞,有名的反間諜、反跟蹤專家,已經在我們這邊的特務暗殺名單上很久了。”朱可夫說。

禿頭笑起來:“我知道,但我相信能幹掉我的蘇聯人還沒生出來呢!”

朱可夫冷笑:“那是因為你還沒遇見我,否則的話,早就橫屍柏林街頭了。第一時間更新”

雙方的話里都出現了火藥味,林軒及時舉手阻止,大聲提醒兩人:“不要繼續說下去了,兩國相爭,各為其主,這是戰爭的基本原則,我理解你們針鋒相對的立場。但是,目前元首已經下落不明,納粹政權名存實亡,德拉赫亞已經沒有主人了,是一個背景完全空白的新人,沒必要再把蘇軍當成不共戴天的仇敵,你們說對不對?”

這句話一針見血,德拉赫亞立刻如被針扎破了的氣球,瞬間氣散,剛剛挺起的胸膛也癟下去。

元首消失,所有的納粹餘黨都成了實際意義上的喪家之犬,再表白忠心、誓死捍衛元首榮譽沒有任何意義。況且,納粹本來就是站在全人類的對立面上,這種政權不值得正常人去賣命效忠。

“你說得對。”德拉赫亞又喝了一大口酒,“所以我現在只想帶着金條離開柏林,至於這場戰爭誰輸誰贏,都跟我沒關係。我想去北歐冰島,找個小鎮隱居下來,看雪釣魚,不問世事。年輕人,你能看透這種政治幻象,真是好眼力、好頭腦!”

林軒是縱觀過二十世紀百年歷史的人,而且看過大部分論述一戰、二戰、海灣戰爭的典籍。所以,他是站在無數觀察家、分析家、史學家、軍事家、政治家的肩膀上剖析這場戰爭,集全球智慧之大成,所說出的每一句話含金量都極高,別說是德拉赫亞這種冷血軍人欽佩,就連蘇軍大元帥朱可夫甚至是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法國總統夏爾?戴高樂、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美國五星上將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蘇聯領袖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以及德國納粹黨魁等人也無法望其項背。

政治是少數人的權力遊戲,而國家是屬於平民百姓的,這兩者有着根本的區別。

換句話說,德拉赫亞、朱可夫只是兩個**的“人”,當他們不為國家民族、政權領袖而戰時,兩人就是平等、無害的,彼此間的關係絕對不應該是矛盾對立的。

“你說得沒錯,戰爭結束,脫下軍裝,我們都是平民,都是這個世界的一份子,跟田裡的農夫、廚房裡的婦女沒有任何區別。”朱可夫後退,臉上因情緒激動而產生的紅暈漸漸隱沒。

在戰爭中,德拉赫亞擊殺了來自美國、蘇聯的刺客,但那是戰爭造成的,每個人在世界大戰的洪流中都無法做自己,只能隨波逐流。該受到審判、被送上絞刑架的,是黨魁而不是德拉赫亞這一類人。

同樣,當朱可夫下令全軍圍城、攻城、屠城時,那也是他背後的政權在發出指令,他只是被動聽令的傀儡。

“沒事了,想通了,對不對?”林軒看看德拉赫亞,再看看朱可夫。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朱可夫長嘆:“也許此刻能想通就太晚了,二戰中死掉的數千萬人已經不能復生,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每一個扛槍打仗的人都是劊子手。”

林軒搖頭:“中國有句古話,叫‘朝聞道夕死可矣’,只要能覺醒,哪怕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明白這個道理,都不算晚。”

那句話出自於《論語?里仁第四》,後面還有“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的句子,意思是——如果在一個國家裡,一個人早上能達成了一直堅持的理想。實施了自己的仁政,那麼他就算晚上死去那也是值得的。

林軒提到這一句話,想要表達的是對二戰死者的憐憫與對各國戰後重建的憧憬。

人所共知,當歐洲、亞洲的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終結後,亞洲大國又開始了另一場曠日持久、勞民傷財的“內戰”,那絕對是全球華裔最痛的回憶。

二戰,是反法西斯、反侵略的正義之戰;內戰,則是兄弟相殘、同室操戈的內毀內耗之戰。

在所有聰明睿智的現代人看來,那場內戰猶如《莊子?則陽》中說的“觸、蠻之戰”,自始至終,毫無意義。

《莊子?則陽》中記載:惠子聞之而見戴晉人。第一時間更新戴晉人曰:“有所謂蝸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爾後反。”君曰:“噫!其虛言與?”曰:“臣請為君實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窮乎?”君曰:“無限。”曰:“知游心於無限,而反在通達之國,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達之中有魏,於魏中有梁,於梁中有王。王與蠻氏,有辯乎?”君曰:“無辯。”客出而君惝然如有亡也。

在莊子筆下,蝸牛角上的觸國、蠻國為了攻打微不足道的地盤而征戰不休,勝負的籌碼只是蝸牛觸角那麼大的地方,遂惹人恥笑。

退一步看,無論是一戰、二戰、內戰、海灣戰爭、非洲動亂甚至於未來的太空戰、宇宙戰、銀河系之戰,豈不都可以籠統地看成是“觸、蠻之戰”?

“呀——”德拉赫亞突然叫起來,指着林軒,“你剛剛說的這句話請再重複一遍!我非常耳熟……”

他們一直在用德語、俄語混合交談,所以林軒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中國古語的時候,也自然是使用了德語譯文,簡化為“早上明白了天下至道就算晚上死了也是值得的”這樣的直白話語。

林軒放慢語速,用德語、俄語分別翻譯了那句古語,德拉赫亞的反應更加強烈:“對了對了,對了……元首一直在說這句話,從斯大林格勒會戰之後,他時常自言自語,我至少有幾百次聽到他說這句話。”

“是嗎?他能體會到這句話的境界真是太好了——”林軒苦笑。

如果納粹黨魁能明白這句話,可真是應了中國的另一句古語“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當然,往更深層次去考慮,假如德拉赫亞的話是真的,那麼納粹黨魁由那句話里體會到的應該是另一種意境——現代台灣師範大學曾仕強教授曾用《易經》的觀點來解釋“朝聞道,夕死可矣”,他說,朝和夕是相對的,夕即過去,朝即將來。“道“指”大道“,即宇宙本源,形而上的本體,同於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一個“道”,也同於“吾道一以貫之”中的“道”。

那麼,黨魁重複這樣一句話,是不是代表他已經看到了納粹的未來?宇宙的本真所在?人生的至高無上境界?生命最深的起源?

“以黨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才智,豈能讓一場翻天覆地、攪動全球的二次世界大戰以**、消失這樣悄無聲息的低俗落幕方式黯然告終?”聯想到這些,林軒突然不寒而慄,確信一切史學家都小看了那個二次世界大戰的始作俑者。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