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宇宙歷862年,金之星表面已經“液態化”,無線傳輸的方塊形電磁機器人,如同流水一樣在金之星表面分布。

金之星表面換上了一款全新的‘科幻’皮膚,而在“皮膚”的下層,是密集的有線電纜網絡。

電能的有線傳輸和無線傳輸並非替代關係,而是技術相互輔助的關係。

這就如同,雖然細胞滲透壓能傳遞水分,但是人體依舊要用脈管來調節全身水分、營養、含氧蛋白的分布。

金之星表面機械化其實是非常簡單的,無外乎就是機器人無限增生,掌握生產流程和能源採集後,就如同培養皿中細菌增生一樣。

其實還可以更快,但是這場星球改造是人類共同參與的壯舉,故全太陽系有四百萬人參與了建造,在學習、思考、嘗試的過程中,人工智能的建設並沒有以最快的速度進行。

文明除了工業物質的積累,更重要的是人才積累,以及人才中合作精神、合作模式積累。

【這就如同地球那邊東方大一統後,基本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西方那邊二十一世紀,歐盟想要一體化,還是各地鬧彆扭。因為人心中有一個相互合作的先例,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先例模式,所有人在小心翼翼捏合中,總懷着對風險擔憂,故非常地域保守化,一直存在着離心力。】

均摘星:“上一代文明發展速度太快,所以在結構上,為蒸汽模式;而當代文明在戰前也是蒸汽模式,但是現在通過這場共同合作、相互競爭,文明形式轉為電力模式。”

蒸汽機工廠最明顯的特徵是中央鍋爐,以其為中心,高壓管道朝着周邊輻射,帶動周邊機器發展。中央的壓力最高,而邊緣雖然也有轉動,但是蒸汽壓力就低於內區。電力工廠則截然不同,其代表是流水線,各個結構上的電壓是均等的。

蒸汽結構的文明集群:

中心區的統治靠着法統、契約精神治理。在其邊緣地區,則靠着一個強力的軍政府。

軍政府的強權,維持社會秩序穩定,再加上足夠的投資,就能二十年內完成工業初步移植。但是這個看似現代文明的基點,是來自於強權提供秩序。而軍政府的秩序,則是來自核心領導人遵守上位的格調。

可是,這核心領導人用一生來維繫威權,最終還是無法轉化為上層集團默認的使命。

一旦原核心病逝或下台,沒有受過先進文明區教育的本土派精英接過權力指揮棒,下面立刻開始權謀勾心鬥角,毫無任何規矩可言。頂層統治結構自身混亂,進而會導致原本附着其的經濟結構也會開始腐敗,謀求金權結合。進一步會鬥爭,無法對教育,基礎建設進行穩定投資,最後誘發戰爭,社會崩塌。

這就是邊緣文明的命運。宛如蒸汽機工廠一樣,來自核心的支持一旦撤去,立刻陷入混亂、停滯。

而電力結構的文明簇:

法統,道義,不在於強權核心是否願意遵守,而在於匹夫之輩都明白的對錯。

當這樣的文明面臨分裂,或許有一些集團從私利的角度開始經營,但是只要一個文明的分叉組織決定通過一個大型事業,重新踐行法統方向時,整個文明在戰爭中就宛如通電一樣地,集體被‘電’活。

【蒸汽、等電壓電路兩類文明,在更遠古脈絡上,是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之分:海洋文明永遠要匯聚一個繁榮中心,而大河任何一個部落文明要問鼎,都要盤活整條河道上一切。】

過去,太陽系中,聯邦一家獨大時。很多工程可以暫緩,大量的計劃可以推遲到下個百年。因為他們是中央蒸汽塔。他們不做,太陽系內沒有其他勢力會跟着做。

但是現在是多頭並進的時代,“電壓”均等,“電流”會從“電阻”少的地方通過。誰能踐行道義,人民的人思就會選擇誰。

聯邦汲月和諸多太空城,土之星,以及磁雲星,沒有一方願意成為阻力大的地方。

至於碳星、水之星、風之星、火之星上的大部分人,目前並沒有參與到這場文明競賽中來。

……

金之星的外軌道上,現在一共三個物質環。三種設計思路,三個方案是同時發展的。

所以,此時金之星上三道物質流正在拋射,然後試圖纏繞太陽。

均摘星同時參與了土之星、汲月、磁雲星三方獨立設計,或者準確的說,這三個方案都來自均摘星二號根據上一代文明影像資料記錄,進行的原初設計。

而能出現三個方案,不能說哪套方案好,更不是‘神功三傳’後,每個版本都是猴版。

這說明在當代“控星”項目上,有三群人進行了較為獨立的理解。

他們只是理解的切入點和一些工業次序有所不同,就像甘蔗從頭吃,從根吃,從中間吃,到最後都能吃到嘴,都無關大局。

按照效率學來說,甚至只需掌握一種方案就行了,其他多種方案實驗,那似乎是浪費。

但是從文明角度來看,越多的人參與工程核心建設,那就代表穩當地掌握了這個工程體系,並非幹掉某個科學家,就能更改擊星的大勢!

……

宇宙歷862年11月,環繞太陽環狀物建造完畢。

太陽表面,一簇簇高速探測器從環帶附近發射,掠過太陽大氣層,進行了抵近觀測。同時丟下了奇異夸克物質。

這些高能高密度的物質,穿透太陽大氣,會出現奪目的光芒,而穿透大氣層過程中散發的光譜,能讓人類了解恆星表面的情況。這在太陽大氣上放流星雨的畫面非常燦爛,但是考慮到奇異夸克的合成難度,這煙花太昂貴了。

目光從太陽轉向其外軌道。

人造的星環如同一條白色匹連,圍繞太陽旋轉,太陽光在透過這裡的時候,出現了燦爛的聚焦。

在上古水晶球記載中,太陽上是被一層層光幕覆蓋,然而在這一層層薄紗中,赤道環,以及三個穿極地環是重要的結構,堪稱骨架,支撐起整個能量戴森球。

赤道環是第一正環,要均勻定出三個極地環位置,也是技術上最關鍵的部位。

太陽這種大質量星體還不是360度的正圓!由於引力摺疊作用,其圓周比平面空間上要多那麼一點。

【這種情況,在中子星上最明顯,其轉動非常快,你甚至可以看得到一部分背面,以至於科學家長期對其半徑難以估算。】

太陽光芒實在是太過強大,任何材料都禁不起長期灼烤。故技術上利用了氣體折射,也就是俘獲太陽氫原子,然後構成一透鏡大氣,將陽光偏轉。這就使這個環帶中央如同有一圈極為明亮的光帶一樣,看起來是一個‘神奇’的發光能量環。

用玄幻、中二語氣來說,這是人類建造的、橫跨整個太陽系的大型法陣。

自兩萬三千年前,啟動過一次後,舉世無雙。

六萬年前魔法最輝煌的時代,所謂的十二芒行星傳送大陣,和此相比,如同土丘和泰山的差距。

畢竟當年魔法師們只不過希望和神平起平坐,祈求擁有神的力量、神的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