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桃河牧場已經建立起來,陸果帶着人在那裡把桃部落住過的草棚改造成馬棚,薛也在那裡建了磚瓦窯。華楓也帶着騎兵隊進駐,正在那裡訓練。

同預料中的一樣,山羊和鹿在那裡不大適應相對濕熱的氣候,牛倒是過得十分安逸。這樣,開發牧場的念頭在石路的想法中越來越強烈。

不過是否就在北梅河那裡建新牧場,他還是有疑慮,畢竟那一帶路途十分不便。為此他先研究了一下南梅河的上游,當初發現銅和他的族人的地方,也是高山草甸。

派了一隊人去探查之後,他一邊在百里村做規劃,一邊聽取華村的彙報。這期間,桑又為他生了個女兒,名字還沒有定,要等他回去取。石路決定先等探險隊回來,就回華村一趟。

十多天後,去南梅河上游的探險隊回來了,並且把畫在羊皮上的簡易地圖給他看了看。雲這時也幫他研究和看圖。這樣,石路就多了一個幫手,不再那麼累。

“從南梅河修路通往山上,比在北邊的草甸要遠許多啊。”雲說。

“按照去年修路的速度,我們需要用三千人,修一年才行。”石路說,“運送物資太難。”

說著石路把中梅河到那個草甸邊上的高地一比,畫了一條線:“如果修這條,你算算看,大概多久。”

石路不想修太好的路,只需要牲畜能通行,二輪馬車也能過就差不多。回來時的路上,地形已經查探清楚。

“中梅河同那條小河交界的地方,需要一座橋。”雲說,“雖然別的地方可以從河裡過去,不過太遠。”

“這是整個路最難的地方,先回華村再決定吧!”石路想先回去看一下人手的安排,根據能抽出的人數,決定是否修橋。

回到華村之後,石路先看了一下自己的孩子,並且把小女兒取名叫做玉。這是根據發現的草甸取的名,那裡的河就像玉帶一樣,蜿蜒在草原中。

同時,那裡也被命名為玉河高原。北梅河也被稱為玉河,高原兩邊的山就叫做南北玉山。這樣,石路的每個孩子,都有以自己命名的地方。

詢問了陸果勞力的分配情況後,石路決定建設牧場。他讓陸果安排好一千人,然後送到百里村,那裡將作為新的築路起始地。

看完女兒後,石路又到了百里村,補充好物資之後,探險隊又出發了。這次的目的是中梅河上游,查探要修路的地方。

回到玉河高原後,石路把那高地所在的地方命名為玉村,今後作為牧場的核心。這裡也不缺水,兩邊的山上都有溪水流淌。而且東西兩面的山,也起到避風的作用。

流向中梅河的小河,就叫做鹿河,道路將沿着河修建。由於植被不多,所以只需要把沿途的樹木雜草除去,一些坑窪的地方填平,雙輪馬車就能通過。

確定了北段的路之後,南段的就好辦了,只需要選好造橋的地點,然後沿着中梅河一路砍開,就能通往下游。

當造橋的地點剛剛選定的時候,陸果派來的人已經進入了中梅河峽谷,開始從下往上修築工作。在三岔河附近,工程量不大,他們可以沿着水路進入山谷中,十多里的地方才開始清除樹木。

石路決定兩頭進行。修路的人被抽調了一半,先沿着探險隊砍出來的通道進入上面,從上往下修。等兩頭匯合後就開始造橋。

這段路只有兩個難關,一個就是橋,另一個就是要繞開水流很急的河岸,找到更平緩的地方往山上延伸。不然直直的在山坡上,馬車很難通行。好在這裡地形沒有南梅河路那麼複雜,很快就能完工。

築路的時候遇到最大的難題還是運送物資。竹排只能把東西運進中梅河下游十多里的地方,從那開始就是山坡。

探險隊已經走了兩趟,石路知道馬和牛都不適合在未完工的路上運送重物,於是他想到了驢。說干就干,留下一半的人負責保護修路隊不受野獸攻擊之外,他帶着探險隊進入玉河高原,開始尋找驢的蹤跡。

找了幾天後,沒有看到任何蹤跡。石路只好帶着人回到最初發現驢的山谷,尋找到驢啃過的草皮,留下的糞便和腳印。

驢在這一帶也是飄忽不定,過着遷徙的生活。它們的腳印帶着探險隊在南玉山裡鑽來鑽去。這樣繞了幾天後,終於繞出了山,而且向南,進入了中梅河上游的峽谷。

這峽谷比南梅河的峽谷還窄,幾乎和當初遷徙時穿過的猙獸山峽谷差不多。驢留下來的痕迹一直就向西邊的高處延伸,一直到三天以後,才失去了蹤跡。

失去蹤跡的地方,也是峽谷的盡頭。出現在石路眼前的是一片高山灌木從,地形很開闊但是也很陡峭。探險隊在這一帶的山區轉悠了幾天,還是沒有找到驢的蹤跡,石路決定先返回。

就在探險隊收拾東西,正準備返回的早晨,上游傳來了驢的叫聲。隊伍立即改變方向,沿着河走了上去。

中午的時候,探險隊終於發現了驢的腳印,而且是離開不久。就這樣,一路的跟着蹤跡,隊伍又開始漫無目的的到處轉。

一直到十天後,離着修橋的地方都差不多百里了,探險隊到了一個同樣充滿草甸的山谷。這裡很寬,差不多是玉河高原的一半大。中梅河就從山谷中流向下游。不過水量已經減少了不少。

開闊的地帶,驢的腳印更清晰了。哪怕這幾天一直在下着小雨,也不能沖走它們的痕迹。不過除了發現一個被狼群吃剩下的驢骨架之外,依然沒有看到它們的身影。

這一帶的地形崎嶇了不少,草也不是很多,到處是裸露的石頭。驢依然沿着河往上遊走遷徙,也不知會到哪兒。

石路還是沒有放棄,探險隊繼續的往上追。越往上風越大,而且路更難走。又走了將近百里之後,驢的蹤跡才往北拐。中梅河的源頭依然沒有看到,只能看見,水量減少了一半的河流從西北方向的群山中流出來。

這裡中梅河拐了一個大的彎道。河水從西北流出,形成一個大拐彎之後,變成自西向東的流向。河水很淺,在這水量最大的季節,人能夠輕鬆的過去。不過激流的河段多了些,河裡的魚幾乎看不到。

河南岸的遠處有一個大的山坡,夾在群山中,就如同馬鞍一樣。石路帶着人走上去看了看,原來山坡的頂端是兩座高山的連接地帶,由於是東西走向,風特別大。

冒着大風,探險隊走了半天后,景色就發生了變化。山越往西就變得越矮,似乎這裡就是最高的地方。站在這山口下往西看,可以看到山腳有草地,再低一些的群山,一片鬱鬱蔥蔥。

西北依然是高大的山脈,比石路所處的位置高了不少,也許中梅河就是從那一帶流出來的,不過路途太艱難,懸崖峭壁更多,而且還有一些松林,形成完全不同的景色。

“或許山脈在這裡發生了走向的改變,在三條梅河發源的地帶有有一段南北走向的山把南華山脈和猙獸山連在了一起。”石路對依然跟在身邊的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