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2卷青州之鵬第39節同車而行

金風送爽,天高雲淡,八月驕陽下,一隊鎧甲鮮明、旌旗招展的兵馬擁着一輛頗具古風的雙轅高蓋馬車行進於官道之上。但見車蓋下一女一男正並肩端坐。女子,碧瓊輕綃,雲鬢嬌顏;男子,月色葛袍,漆紗小冠。遠遠望去好似壁畫上結伴雲遊的神仙眷侶。可事實上,此二人並非得道羽化的仙人,也並非眷侶,而是東萊府君蔡安貞與東萊軍師郭奉孝。至於他們在車中所談的內容更是與求仙問道之類話題風馬牛不相及。

“呂布終究還是撤軍了呢。”蔡吉讀罷前方送來的戰報,一面長舒了口氣;一面則在心中暗自感嘆,看來“轅門射戟”終究還是要發生的。

不過坐在蔡吉身旁的郭嘉當然不知道,未來呂布會在小沛通過轅門射戟的方式來威嚇紀靈為劉備解圍。因此這會兒的他只是就事論事地分析道,“呂布本就已是強弩之末,劉備的求援恰好給了其一個台階下。想來接下來的數月,呂布怕是沒有精力再次大舉入侵東萊。但主公還是需謹防臧霸部襲擾南部諸縣。”

“奉孝先生言之有理。對呂布來說能以這種方式撤軍,確實算是保住了面子。至於臧霸部對南部諸縣的襲擾確實是個問題,本府稍後就修書一封提醒儁義將軍與義遜先生注意黔陬城的動向。”蔡吉點頭附和道。

話說,自不其之戰後,呂布也曾派臧霸、孫觀領兵,但東萊方面修築下工事的情況下,無一例外地都以慘敗收場。不可否認,在大炮未發明之前,攻城戰比較利於守方。呂布以兩萬不到的人馬陣戰佔優,攻城卻不足。而這不僅僅是呂布的尷尬,同樣也是蔡吉等諸多小諸侯所共有的無奈。兵員的匱乏令諸多起步較晚的小諸侯無力對外形成剛性擴張。偶爾運氣好像劉備、呂布那般驟然獲取了一州之地,亦難以憑兩三萬人馬保住龐大的地盤,更毋庸說是繼續對外擴張了。

墨子有雲,“客攻以遂,十萬物之眾,攻無過四隊者,上術廣五百步,中術三百步,下術五十步。諸不盡百五步者,主人利而客病。廣五百步之隊,丈夫千人,丁女子二知人,老小千人,凡四千人,而足以應之,此守術之數也。使老小不事者,守於城上不當術者。”誠然攻城技術的革新,令漢末的攻防不似墨子說的十萬人攻城,四千人守城那般誇張。但打個大中等城池若沒個五、六萬人馬,根本不可能給守軍帶來壓力。所以攻城戰是擺在諸多小諸侯面前的共同瓶頸。畢竟你不打下重鎮,又怎麼能指望周邊的郡縣望風而投。

當然除了人海攻勢之外,攻城的另一條思路就是改進攻城器械,更為確切點說就是引入炸藥等熱兵器。只是黑火藥的威力比不得後世的黃火藥,且段芝那邊還在研究如何批量生產黑火藥。至於火炮那更是連個影都沒有。因此眼下的蔡吉暫時只能按照這個時代的作戰方式,按部就班地徵召人馬。

事實上,蔡吉此番之所以會在呂布撤軍之前就先行回黃縣,其目的正是為了同黃珍等人商討徵兵之事。須知,這兩年來黃珍通過以工代賑之法,招募了大批流民屯田。想來應該能從中徵召上一、兩萬青壯入伍。不過這樣一來勢必會影響到東萊的農業生產。兩相權衡之下,蔡吉竟開始有些期待起于吉許諾的那十萬太平道教民來。

“主公似乎有心事。”郭嘉向著突然低頭不說話的蔡吉探問道。

“本府在想僅憑少量的精銳難以在亂世立足。呂布等並、涼軍閥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鑒。故此番本府打算儘可能多地招募兵丁,以備不時之需。”回過神來的蔡吉坦言道。

“嗯,此話有理。只是雖說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然東萊終究人口有限,至多還能徵召個一兩萬兵馬。若再多徵兵,怕是會影響屯田大計。”郭嘉語重心長地向蔡吉提醒道。

“本府也知東萊人口有限。所以這會兒才會頭痛。”蔡吉說到這裡,不禁悵然地感嘆道,“本府若是能像曹操那般得百萬黃巾相助該有多好”

“主公不是已得十萬黃巾相助?”郭嘉饒有興緻地反問道。有關蔡吉與太平道之間的具體合作事宜,郭嘉是在不其之戰之後從蔡吉口中得知的。雖說郭嘉本人對太平道的人並無好感,但蔡吉的種種布置還是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

“于吉的那十萬教民至今尚無蹤影。”蔡吉說到這兒,苦笑着兩手一攤道,“更何況本府還打算在遼東屬國建錦西城呢。”

郭嘉眼見蔡吉一面感嘆人手少,一面卻又打着幽州的主意,不禁挑眉道,“主公這盤棋下得可不小。”

“不是本府棋下得大,而是,時不待我。”蔡吉感慨道。

“時不待我?”郭嘉側頭問道。

不過蔡吉卻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將話題一轉問道,“奉孝先生如何看待曹操迎漢帝入許?”

郭嘉見蔡吉突然提到曹操迎天子的事,倒也並不意外,而是順勢分析起來,“曹操此番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確是下了招先手。然‘奉天子’固然能佔據大義籠絡人心,但說到‘以令不臣’,怕是會效果欠佳。甚至時間一長還會引來公卿、諸侯的不滿。”郭嘉說到這裡,停了一下,繼而轉過頭,鄭重地向蔡吉問道,“主公所言,時不待我,莫不是指袁曹之爭?”

“未雨綢繆總是沒錯。”蔡吉悠然答道。對於郭嘉會做出如此分析,她是一點都不覺得驚訝。畢竟對方是曾在歷史上向曹操提出“十勝十敗”的郭奉孝。也正是因為從一開始就看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利與弊,曹操集團方能面對袁紹大兵壓境而不亂陣腳。所以身處亂世,任何時候多考慮一點總是沒錯的。不過既已提到曹操與袁紹,蔡吉就不免會想到官渡,想到郭嘉遺計定遼東。於是蔡吉不由好奇地問道,“奉孝先生以為何人能勝?”

“那得看主公站在哪邊。”郭嘉淡然答道。

沒想到郭嘉會如此回答自己的蔡吉,先是一愣,“本府眼下只是一邊郡太守,兵不滿五萬,如何能左右兩方霸主勝負?”

“主公來東萊之前,東萊兵不滿萬,城十四座。主公來東萊兩年,而今東萊兵甲兩萬,城二十一座。”郭嘉指着官道兩側的田野微笑道,“袁曹不會即刻翻臉,在此期間,主公尚有時間招兵買馬。所還是那句話,主公會站在那邊?”

“本府當然是忠於大漢”蔡吉不假思索地答道。

可誰曾想郭嘉卻搖了搖頭,“這不算答案。”

“這就是答案。”蔡吉肅然道,“曹操若是有不臣之舉,就算其有天子在手,還是漢賊。袁紹雖與本府有恩,但其若是,那忠義之間,本府只能選忠。”

“若袁紹與曹操都自稱忠漢,且都指責對方不是呢?”郭嘉不罷休道。身為謀士的他很清楚所謂的“大義”不過是諸侯們的遮羞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