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行知,就說最後這次改革吧,”能擠入在座的行列,多不是簡單人物,鄭朗先行放出兩監股契,又放出一個利好的消息,今天又說了這麼多,不會為均輸法,均輸法雖有爭執,但這兩年來爭執還少嗎,因此接下來的改革必會更麻煩,富弼感到擔心,皺眉說道,刻意將最後二字咬得極重。再不能再折騰了,再折騰下去,鄭行知,你那點人氣馬上就散了,會與韓琦一樣,成為千夫所指!

“共四條,先是陝西一耕二封,”鄭朗道。

針對陝西供給而去的。

物資到達陝西運費太高昂了,先到達三門,轉上陸地,再從三門峽上游搬上小船,運向渭水,然後再經過六七百里,甚至近千里的旱路,一小車一小車將物資運到前線。

不僅是糧食,還有武器盔甲帳蓬等等,兵士的衣被鞋襪,生活用具,酒水,藥材,馬匹吃的雜糧,雞子,草料。隨軍的商人,家屬,軍妓,為運輸服務的民夫,他們皆需要供給,糧食僅是其中的一部分。

慶曆戰爭結束後,逐一裁軍,裁得越多,隨行的相關成員就越少,供給會隨之減少,又有了一個三白渠,除了遇到乾旱之年,否則陝西至少在糧食這一塊上能勉強持平。僅此一項,就節約了大量費用。

可隨着李諒祚再度用兵,韓琦為了防禦,居然備戰兵四十五萬,二十多萬禁軍。十幾萬鄉兵,十萬蕃兵。還不算陝西的義勇,壯丁,弓箭手以及廂兵。費用於是再度急劇膨脹,兵士越多,帶來的相關人員也越多,所需物資又需要更多的民夫搬運,形成惡劣循環。這成了治平財政黑窟窿之一。鄭朗赴任後,逐一裁減。可是面對兇殘的梁氏,他也不得不保留了幾十萬軍隊。

現在陝西依然成為宋朝財政沉重負擔之一。

因此有了這個一耕二封政策。

耕非是耕,而是水利。

朝廷分兩年撥出一千萬緡錢帛,讓程師孟去陝西,尋找一些易於修堰的地方引河水修建一些水庫。不直接於河段上建堰,泥沙太多了,而是引水。通過蓄沙池蓄沙,再進入水庫,於下游引修河渠。更多的地區得到灌溉,即便是旱災之年,也因為這些水庫會保證一定的收成。再與三白渠配套起來,即便如今陝西增兵。只要不是災年,也能勉強將糧食持平。

這是開墾,開墾了必會破壞本來很薄弱的水土,因此二是封,封山!

強行封山是行不通的。也有辦法,將一些百姓分布很少的山區百姓遷移出來。在這些山坡上廣植棘刺,這些棘刺生命力強,生長起來很快,幾年後就能將所有山道堵塞上。那麼不管是什麼人,想進入這些山區砍伐木材,都不會成功。用此來保護水土。

原來若是鄭朗說,大家會忽信忽疑。

陝西已經在執行類似的保護環境措施,一些荒山漸漸綠了起來,上有樹木,下有苜蓿,在一些人煙比較少的地區,因為水土得到保護,河水渾濁現象逐步減輕。

鄭朗此次做法更極端,索性用棘刺將一些價值不大的山區一起封死成無人區。

這一條爭議不大,就是錢,趙抃遲疑道:“一千萬非是小數字,若是以前倒不存在問題,眼下財政吃緊,又為安撫民心,僅是償付利息,一年就得幾百萬緡。是否遲些執行?”

“閱道,欠負巨大,非是一年兩年可以償還的,今年銀行監利潤騰出來,國家會出現盈餘,可以撥一部分款子出來。梁氏野心勃勃,西北估計不能平靜了,早一點執行,暫時是支出,以後會逐年產生大量節約,而且也造福了陝西百姓。自建國以來,唐朝關中開發成熟,陝西條件是好的。然隨着西北戰事打響後,陝西百姓承擔著大量兵役勞役,其他諸路大踏步地發展,唯有陝西停駐不前,也要適度地給予一些善政,利於他們修生養息。”

趙抃不能作聲了。

總的說,這一條不但在都堂上,就是執行後,都不會產生很大的爭議。

但鄭朗實施它還有一個用意,乃是為了下面一條,榷茶。

國家經營,效率低下,貪污與浪費嚴重,早晚收益會隨之下降。不過榷茶之利破壞最嚴重的,還是鈔法。

當初執行時趙匡義是好心。

西北用兵,運費驚人,若動用國家力量運輸,因為效率與貪污,成本會變得很高。若真正購買,不用多,一斗出價三百文,相信商人自己就會有辦法將糧食運到陝西前線,而且還是上等的糧食。但那樣的話,必擾亂整個陝西糧食價格,讓百姓民不聊生,首先生活在城市裡的百姓日子就沒法過下去。於是趙匡義想出一條變通之法,先是發行茶鈔,後是鹽鈔,讓商人通過換鈔,將糧食運到前線。軍糧與民糧區別開來,既保證了兵士用糧,又沒有擾亂民間糧價。

起初是好的,但有能力做到的,只有那些豪強大戶,漸漸茶鈔與鹽鈔被豪強把持。被他們把持會有什麼後果?有後台啊,肆無忌憚,甚至運的是不能吃的霉變陳了不知多少年的糧食,或者往糧食里摻沙土,摻土罷了,還能淘洗掉,摻了沙子怎麼辦?誰有本事一粒粒地擇乾淨?甚至有的商人就地在陝西購糧,連運費都節省了,然後往裡面灌一些沙土,當成鈔糧,送到軍營里。而且也波及到陝西民用糧價,使百姓苦不堪言。

榷茶很有可能產生的兩千多萬緡利潤,漸漸被豪強全部把持,兵士食用糧還有一半以上生生糟蹋,不能吃倒掉。現在還造成一個十分尷尬的難題,朝廷自己運糧。不用說,又回到原來的話題。浪費貪污嚴重,又必會加重百姓力役之苦。若購買糧食,更加擾亂陝西糧價。知道這個弊端,沒有人敢作聲,鄭朗也不能作聲,因為沒有好辦法解決它。

這次的大修水庫,能化解一部分糧食所帶來的困擾,但想糧食徹底解決。只有一條,平滅西夏,徹底減少駐軍,再出台一些政策,讓西北自給自足,那麼無論什麼茶鈔,或者鹽鈔。都不需要。

朝廷之所以對茶法改來改去,不是前線將士的抱怨聲,而且豪強們越做越過份,國家為了榷茶,不知動用多少官吏,最後結果一年僅盈利幾十萬緡。實際將雜費與官吏薪酬扣下來,已經嚴重虧本。一個榷茶,損害了多少茶農與中小茶販的利益,想一想李順與王小波為什麼起義就知道了。這是何苦來哉?

於是自劉娥時折騰,一直折騰到趙禎晚年。才實施了通商法。韓琦通商法茶政為三條,第一條以三司歲課均賦茶戶。凡以緡錢六十八萬有奇,使歲輸縣官,比輸茶時,其出幾倍,朝廷難之,為損其半,歲輸緡錢三十三八千有奇,謂之租錢。

所謂的租錢就是當初宋朝鼓勵茶農種茶,給了一些本錢支援,然後進行茶政專營。也就是名義上茶園也有朝廷的一份子,實際這是變相地加稅。茶農也必須交納兩稅的,在兩稅之外再交納這三十幾萬租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