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甘州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偏僻之州,全州人口滿打滿算約莫五十萬人口,和大涼其他各州,動輒百萬以上規模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不僅人口稀少,能適合開墾種糧的土地,規模只等同其他州下一郡左右的產量。

不僅如此,環境很惡劣,一年中,起碼有半年左右是沙塵天氣,要是碰上沙塵暴,很容易迷失方向。

不僅甘州如此,在它上方的蒙州同樣如此,兩州人口加起來,才勉強過百萬,如果說東州是大涼的賦稅的搖錢樹,那西北二州就是大涼的拖油瓶。

每年朝廷向西北二州撥款、撥糧,都占賦稅的五分之一,唯一的優點,也就是提供了大涼騎兵的軍馬。

西北二州產的軍馬,耐力強,承載力更強,是天生的戰馬,用西北二州的馬匹,造就了大涼為數不多的精銳騎兵。

西北二州六萬的部隊,騎兵就有五萬左右,其中還包括重裝騎兵,別小看這五萬騎兵,佔據了大涼精銳騎兵的八成左右。

要知道,對面如日中天的大榮,馬背上的民族,所有的騎兵也不過十萬左右,而這十萬人,不可能全部傾巢而出,還得分布大榮其他地方,負責鎮守。

這樣一來,能夠南下入侵的精銳騎兵,和西北二州的騎兵勉強打個平手,正因為西北騎兵的彪悍,才穩定了西北防線壓力。

西北二州看似是朝廷的拖油瓶,但其地理位置卻是很特殊,是連接西域的交通要道,大涼這麼多年,內憂外患下,還能派兵安心沒有後顧之憂四處征戰,全靠西北二州的對外鎮守。

一旦西北二州有異動,或者是丟了,那大榮騎兵,完全可以避開正面戰場寧州的銅牆鐵壁,直接從西北二州入侵。

不僅京都、晉州,半個大涼都得暴露在大榮鐵騎的攻擊範圍之中,全程基本是平原,鐵騎來個長途奔襲,直插大涼腹地,那大涼才真的岌岌可危。

所以保住西北二州,就是保住大涼的根基,只要西北二州還在,就能給大涼充足準備時間,也能留足廣闊的緩衝空間。

所以,哪怕是不懂軍事的,只要看一眼大涼地圖,就知道西北二州的重要性,這也是為何大涼皇帝,哪怕在昏庸,在無能,依舊會堅持不放棄西北二州的政策,每年都會撥款、撥銀。

在歷代大涼皇帝一如既往的支援政策下,西北二州,已經建立起很完善的攻防制度。

以甘州中心設置掌控二州的都護府,而後沿着都護府為重點,在甘州的各處地理要點,建立防禦重鎮。

如同寧州的軍城那般,在甘州這樣的軍事重鎮一共有七個,每個軍鎮四周,都有若干個相互支援的軍堡。

因為甘州惡劣的沙塵天氣,修建鄉鎮不太現實,而且沒有安全性,從實戰出發,將鄉村修建成攻防一體的軍堡。

在軍堡的地下,有大量連通的地道,配合當地的民兵,在加上三萬的甘州兵,就綽綽有餘。

至於另外一半的三萬人馬,則是駐紮在蒙州,蒙州的防守、修建和甘州如出一轍,雖然蒙州會直面北方大榮的威脅。

但它的旁邊,和寧州接壤,範文忠近二十萬的寧州兵駐紮各個軍城,相互間還能照應,這樣看來,蒙州的安全反而比甘州要好的多。

這也是為何這次西北異動,首當其衝的是和西域諸國接壤的甘州,並非蒙州原因了。

踏入甘州地界,頂着漫天黃沙往前走約莫七八十里地,終於看到了一座軍堡。

按照地圖上的標記,這是踏入甘州後的第一座軍堡,也是蘇祁安和交州兵支援軍隊匯合的地點,叫烏什堡。

看着前方一座座灰濛濛的城堡,蘇祁安命令眾人加快腳步,就在他們即將抵達烏什堡時,灰濛濛的城堡內,有數目眾多,看不清的人影朝他們而來。

謝蒼臉色平靜,剛準備下令全軍戒備,但被蘇祁安阻止了,他目光閃動,看着逐漸朝他們而來的不明身份人員,輕聲道。

“別緊張,應該是接應我們的人。”

話落一會,隨着人影接近,終於看清了面容,為首的不是別人,正是留在交州的陳到、宋彪、二猛。

看着熟悉的面容,三人神色激動,連忙快步上前,對着蘇祁安抱拳行禮。

“先生,真是好久不見啊,我們在交州一直等先生的消息,等了這麼久,終於等到了先生的命令。”

“一接到先生命令,我們馬不停蹄的直奔甘州而來,好在終於等到先生您呢。”

蘇祁安笑着點頭,示意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還是先進軍堡在說,三人明白,立刻回身帶路。

蘇祁安跟在身後,心裡也很激動,這次他向蘇玄庸請求交州兵支援,所有人都知道新晉交州牧霍城,還是因為他的原因才得到提拔。

變相的相當於交州兵是自己的手下,但手下與心腹卻有本質的不同,交州兵起碼有五萬之眾,蘇祁安抽調的一半左右的兵力,這些人是他正兒八經的心腹。

兩萬五千人,分別是他當初在交州組建的東山第二、三師,以及五千人的東山騎兵師。

這些人才是蘇祁安真正的心腹,這次抽調他們,一方面是支援王震山,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訓練他們的實力。

當初離開交州,去東州平定叛亂,之所以不帶宋彪、陳到、二猛,主要還是剛擴建,新兵居多,大部分都是陸地軍隊,去東州明顯水土不服。

而帶戰鬥力最強的第一師,蘇祁安才會安心,如今時隔一年左右,在陳到、宋彪、二猛的訓練下,第二、三師、騎兵師,也可以拿出來驗證訓練成果。

趁着這次機會,可以好好的練兵了,當然有抽調,就要安排其他人回防。

陳到、宋彪他們被調出來,回防的自然就是蘇勇的第一師。

這樣安排,並非不信任第一師的實力,而是經歷了東州大戰,是要給第一師好生修養。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派第一師回防交州,也是為了替蘇祁安坐鎮交州。

隨着東州戰事結束,回到京都,經歷的一切,讓蘇祁安重新認識了三位皇子,特別是不露山不露水的越王蘇康後,蘇祁安愈發覺得,皇權之爭的複雜。

他有種預感,三王相爭,很可能會發生大事,會造成大涼動蕩,為了防止出現第二次的西州事變,自己的後院起火,交州必須要穩定。

而西州蘇祁安不擔心,畢竟有羅清遠這位大佬替他坐鎮,是亂不了的,而交州不同,種族複雜,地理偏僻,真要發生什麼大事,直接佔據隘口,封關割據,那才對蘇祁安大麻煩。

光靠霍城、黃文彥、吳用三人不一定能夠穩定交州,而將蘇勇連同第一師調回,就是一種震懾。

第一師的實力毋庸置疑,有第一師的助力,足以震懾那些霄小,在以霍城、黃文彥的手腕,安定交州,應該不成問題。

聽到蘇祁安這樣一番解釋,原本不甘心的蘇勇,也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明白替蘇祁安看好自己的後院,同樣至關重要。

在三人的帶領下,蘇祁安、謝蒼二人走進了烏什堡。

甘州軍堡基本上都有石磚、土石堆砌建造,形成半圓形的穹頂,每個窗戶和各州府邸不一樣,開個方形小口,既能呼吸,也能做偵查,甚至反擊。

在軍堡的地下,有很多地下通道,這也是為了保證被圍困後,不被一鍋端的保命手段。

這些地下通道分布多層,極其複雜,蜿蜒曲折,哪怕是內應帶路,也不一定能保證,能夠安全出來。

可以想象,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修建這種地下通道,是何等艱苦,據介紹,就這種單一的地下通道,修建完畢,起碼要數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而當初,按照歷代大都護的計劃,本想將這些地下通道和各個軍堡,乃至軍鎮連通,但後面實施起來,發現太困難,地下土質、沙石結構大不相同,想打造一體化的地下通道,無異於異想天開,後面不得已只能放棄。

雖沒連通,但能夠獨立修建這種大規模的地下通道,相當了不起,就算蘇祁安也頗為佩服。

在簡單參觀一番後,蘇祁安開始詢問正事,了解甘州如今的情況。

烏什堡的堡主將他知道的,一一告知,但可惜的是,蘇祁安知道的和堡主告知的,基本相同。

唯一不同有新線索的是,在薩克圖陳兵甘州邊境,和都護率領的騎兵又打了一仗,死傷幾千人後,竟然主動要求和談。

既然對方要求和談,為了甘州的穩定,王震山自然同意和談,算算時間,也就這幾日了。

而蘇祁安來到甘州,堡主也已經派人傳信都護府,估計前來接應的人,正在路上,要不了多久,就把蘇祁安接走,等到了都護府,一些具體的情況,就能了解清楚。

對都護府接自己,蘇祁安不着急,主要是薩克圖的突然和談,讓蘇祁安有些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