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465章我們也有飛機

“情況發生了變化,我們需要全力衝刺南天門項目了。”

海藍,客廳里,陳果神情嚴肅地對陳念說道。

“為什麼?對面已經打起來了嗎?”

“還沒有,但是快了。上級已經做出了決策,決定要用最直接的方式解決問題。”

“有關003號組織的行動仍然在繼續,但降級到了次要級別,我們要以力破巧了。”

“不管他們耍什麼陰謀詭計,我們只管自己的發展,而要發展,就必須把可能爆發的戰爭限制在北美大陸、限制在美國境內。”

“所以到了這一步,南天門空中平台的作用被拔高到了無可替代的程度。”

“我們既不能直接在其他國家駐軍、以免引發次生的政治和軍事災難,又必須長期保持武力存在,那麼,一個超長續航的空中平台,就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上級那邊給星火發出了詢問函,他們要徵求你的意見。”

說到這裡,陳果停頓了一瞬。

他其實有點恍惚,因為這位向陳念發出的居然是詢問,而不是命令.

但,似乎也正是這樣,才算合理?

咳嗽了一聲,陳果重新整理了思路,隨後說道:

“按照南天門項目組的回報,要形成可用戰鬥力至少需要三年,哪怕僅僅是起飛,也需要18個月。”

“這個時間還是太長了,遠遠超過了我們的需求周期。”

“因此,上級組織所有核心參與人員對項目做了重新評估,而評估的結論是:南天門項目的主要時間資源仍然投入在了技術的研發和突破上,基本的生產、加工、建造工作並沒有遇到阻礙。”

“如果能夠把技術研發和應用速度提高一倍以上,南天門起飛的時間,也可以從18個月縮短到9個月以內。”

“你覺得呢?可行嗎?”

聽完陳果的話,陳念的眉頭皺了起來。

9個月的時間,要讓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空中平台實現第一次試飛,這個任務不能說是誇張,簡直是聞所未聞。

誠然,我們的基建能力很強,我們的資源調度速率更高,但問題是,誰也不能保證在這個過程中不發生任何意外,也不遇到任何難以解決的技術難題.

好吧,那看來真的只有自己上了。

現在的源點數量還是非常充足的,哪怕對南天門平台完成百分之百解析,也花不完手頭的6000點源點。

唯一需要斟酌的點,就在於自己之前考慮的,那個“源點總量”的問題。

不過,人力有時盡,這是客觀的規律,自己也沒有必要太過於執拗。

先保證活下來!先保證發展路徑不被打破!

於是,陳念果斷回答道:

“沒問題,我可以全程參與。”

“但是,安全性怎麼保證?之前我們不是還考慮了003號組織滲透的問題嗎?現在怎麼解決?”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來一個,解決一個。如果真的有一天瞞不住了,我們就跟他們掀桌子。”

“好!”

一個極端重要的決定,就這樣在兩人的簡短談話之中被確定了下來。

而很快,有關南天門項目所有的技術發展路徑的簡報也擺到了陳念的辦公桌上。

實際上,一個空中平台最重要的系統有三個,分別是懸浮系統,動力系統和承載系統。

從懸浮系統來說,項目最開始,項目組論證的方案是使用相對傳統的氣體懸浮方案,這能保證整個空中平台在動力系統失能情況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但問題是,氣體懸浮的容錯率雖然提高,但效率卻大幅降低,你能想象一個未來空中平台,居然是一個大型飛艇嗎?

再加上高空環境下氣壓和溫度變化帶來的影響,這套方案雖然看上去靠譜,實際實現起來卻反而面臨諸多問題。

所以,伴隨着聚變技術的實現,和發動機技術的不斷提高,再加上陳念給出的技術論證,這個方案最終被放棄,項目組選擇了更加激進、也更加具有挑戰性的純動力方案。

也就是說,完全靠發動機的不間斷工作保證空中平台的懸浮。

120台TBCC發動機搭配40台LITV發動機,可以保證這個平台無論是在平流層、對流層還是外層空間,都能夠實現穩定懸浮,唯一需要解決的、最核心的問題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

發動機散熱。

要知道,拋開LITV發動機不說,這120台TBCC發動機在渦輪噴氣工況下,是由部署在全艦的12台裂變、或4台聚變反應堆提供能量的,採用的技術則是經過陳念解析和優化後的圖-95LAL方案,但在衝壓噴氣工況下,使用的則是傳說中的液-氣一體化核心衝壓噴氣方案。

這種方案會直接將推進劑加註到液體、或者是氣體的裂變、聚變反應堆中,從而達到最高的內部溫度,比沖甚至可以做到7000以上

但,這樣的方案帶來了重大的散熱壓力,並不是所有的熱量都能被充分利用的,哪怕陳念已經通過技術解析向項目組提供了關鍵的隔熱材料,也還是不夠的。

想要徹底解決問題,就要以系統性的視角,對整個平台的布局進行優化設計,預留出充足的散熱功能冗餘。

而這,就是陳念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他一邊看着簡報,一邊在上面寫寫畫畫,記錄下關鍵的問題點,準備後續統一執行解析。

而除了這個散熱問題之外,氣動布局問題同樣非常關鍵。

在一般的認知里,越大的平台,機動速度就越慢,甚至在很多影視作品中,空中平台在高空基本都是懸浮不動的狀態。

但實際上,這絕對不可能是最佳解決方案。

實際上,保證空中平台的持續水平移動,通過空氣動力學來得到一定的垂直升力、降低發動機載荷,才是最優的方案。

在設計中,南天門平台的最高速度要求達到0.65馬赫,常規巡航速度0.5馬赫。

那麼,如何保證空氣動力學效用最優,同時又不影響承載系統功能,就成了一個設計難題。

而這個難題,到目前位置也還沒有得到解決。

緊接着,就是最後一項,承載系統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核心點就在於,如何在重量、效率和威懾力三個方面達到平衡。

跟海面平台不一樣,空中平台能夠搭載的重量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重量里做到火力最強、威懾力最強、效率最高,還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而歸根結底,要最大限度的接近所謂的“完美平衡”,又必須解決一個技術難點。

那就是:承載系統結構最簡化問題。

一個一個不算太難,但卻都挺麻煩的技術難點擺在了陳念面前,他慢慢梳理、慢慢篩選,最終篩選出了接近40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而這些問題,他顯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一拍腦袋,一天之內就全部搞定了。

“給我.3個月時間吧。”

陳沉開口說道。

“三個月,明白。”

陳果沒有表現出任何驚訝,他很清楚,哪怕對於陳念來說,這個時間也已經接近極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