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在蒼藍星發現“類恐龍”生物與巨型昆蟲共存的消息沒用多久便傳遍了整個科學界,又順理成章地傳遍了整個互聯網。

再加上之前透露出來的部分關於滄浪星生物與人類呈“高度一致”的傳聞——母庸置疑,相隔百萬光年之外的兩個星球,出現了同樣的碳基生物便是相似,而該生物體系又與地球採用同樣的遺傳系統那就是高度相識。

因此,就算在生物科學領域,一直都被刻意壓制着的“同源說”也漸漸冒出了頭。

畢竟,生命的誕生是無數偶然中碰撞迸發出來的奇蹟,這早就已經是主流觀點。

至於互聯網上,那更是開啟了一場全民腦洞的大討論。

……

一周後,省交腦機中心會議室。

一場匯聚了國內生物領域最權威專家的會議正在召開中。

“這下樂子大了。”

章局長雖然不是生物學家,但他是整個項目組的負責人之一,再加上該發現過於震撼,但凡是個搞科研的都不願意錯過,於是便順路參加了這次會議。

“老許,你們有壓力沒?”章局長望向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負責人許瑞平教授。

“沒壓力。”許瑞平教授是三天前率團來到省城的,在今天這場會議之前,就與返回的墨谷交流了很久,並掌握了全面的資料,此時聞言笑眯眯地望向葉銘:“壓力不在咱們搞生物的身上,在搞天文和宇宙的身上。”

葉銘聽了便一陣勐地咳了起來。

眾人齊齊大笑。

是的,這的確是句大實話。

如果說,蒼藍星的生態與地球完全不一樣,生物也沒有半點相似,那對於生物科學而言,地球上的生物學那一套學說和資料用不上,但研究方法是相通的,剩下的無非就是為該生物圈重新建個體系罷了——如果能夠找到並破譯蒼藍星文明遺留下來的研究資料,那甚至連體力活都省了。

但現在,該星球無論從環境還是生物體系,都與地球上呈高度相似性……

這……就如章局長所言。

樂子大了。

——是如何做到這麼高度相似的?

你說上帝投骰子,結果投出來了兩個幾乎“一模一樣”的星球?

那不科學嘛……

因此,責任就落在了搞宇宙的那幫人身上了。

“我們現在不聊這個,我們聊聊後面的工作。”葉銘擺了擺手,示意大家放過自己——他真不是萬能的,他也無法給出解釋。

“嗯,其實後面的工作就是印證猜測了。”墨谷笑着接過了話題。

她這些天來一直呆在西昌,整個人緊張忙碌得肉眼可見地瘦了一圈,精神卻格外地好:“過去一周,我們已經對蒼藍星的微生物系統做了一個初步的篩查,同時也啟動了生物適應性計劃。”

“大家請看。”

說著她播放起了一個視頻片段,視頻中,一對小白鼠正在鼠籠裡面悠哉樂哉地玩着跑步機,鼠籠中鋪着部分的泥土,還有一些綠色的植物。

“這裡的土壤是我們採集的蒼藍星地表土壤,通過分析,土壤中的微生物與地球含量類似……但目前小白鼠已經與其接觸了一周時間就完成了生態適應——它們並沒有被這些被我們預想中的致命細菌和病毒直接感染。”

頓了頓,墨谷嚴謹地補充了一句:“說準確點,是它們扛過了感染期,但因為它們過於寶貴,我們目前只是在做觀察,並沒有進行其進行其他實驗。”

“而通過對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析,我們發現其與地球微生物同樣呈高度相似性——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某個時間段,蒼藍星的生物系統,與地球的生物系統是高度匹配的。”

墨谷的這句話落下,所有人都默不作聲了。

她的結論,算是給之前的討論做了一個標準的註解,指向了目前最惹人注意的“同源說”。

“所以,接下來,我們的工作就是儘可能快地建立蒼藍星基因庫,並與地球演化過程中的基因做對比,看能否確定最為匹配的時期。”

葉銘眉頭深深地皺了起來,他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能說什麼,只是靜靜地聽着發言。

……

會議結束後,章局長來到葉銘辦公室。

他這次過來,是要參加後天在省城舉行的一場人類太空開發國際峰會——可以理解為g20 10——就是傳統的經濟強國再加上合組織成員中已經開始與國內一起涉足太空探索的部分成員。

而出席的成員,懂得都懂……肯定是太空領域能說得上話的人。

因此,該峰會的級別相當高,高到甚至已經有人把它的意義拔到了世界秩序的重建上。

(有刪改。)

“喲,稀客嘛。”正坐在會客間沙發上的牛主任見到章局長進門便笑着站起身來,一副自己才是此間主人的模樣,笑眯眯地伸手道:“歡迎歡迎,老章,你是第一次來腦機中心吧?”

“是第一次,不過這辦公室我不陌生。”章局長握手後,大笑着指着一旁的無線充電樁:“那邊是尹塔充電的地方——對了,小尹老師呢?”

“她在家裡陪着我爸搗鼓手工呢,不管她。”

葉銘笑呵呵地給二人沏茶,隨後很隨意地落座在兩人身前。

這兩位過來,可不是為了和他扯閑條的,特別是章局長,雖然他還頂着個局長頭銜,但真要叫的話,應該叫他章委員。

牛主任就自不必說,早就是委員了。

這兩位那是實打實地位高權重。

至於葉銘……那就不說了。

理論上,後天召開的“人類太空開發國際峰會”,但真正的內容卻主要出自在場三位之手。

“老美這次主動提起來,很顯然是坐不住了。”牛主任看着房門關上,端起茶杯後好整以暇地抿了一口,笑道:“他們搞不定穿越黑洞的技術。”

“緻密引力恆流引導技術。”章局長笑着補充道:“葉總,是不是這個名字?”

葉銘含笑點頭。

“所以他們再不上車,就只有眼睜睜地看着咱們把蒼藍星的資源吃干抹凈——至少他們以為是這樣。”牛主任說著便鄙夷地搖頭:“小人之心。”

葉銘和章局長同時一樂。

身處不同的位置,負責不同的工作,對於蒼藍星的科考和探索所關注的方向便截然不同。

作為科學家的葉銘和墨谷以及之前會議的所有人,都在考慮兩個星球的生態之間相似度,考慮兩個文明是不是有聯繫,繼而延伸到整個宇宙所有文明的“大”問題……

但牛主任,作為國家機器的中樞神經部門的負責人,他更多的是站在家國立場,以及人類武裝立場。

譬如他就很關注,那些廢棄的戰艦是否可以被回收利用,是否有被人類值得借鑒的技術。

“不過,我也確實好奇,你說蒼藍星文明是如何實現安全地穿越蟲洞的?”牛主任說著望向葉銘:“過去半年,探測器一直在找他們的蟲洞防禦裝置卻一直沒找到——我不認為蒼藍星文明是蠢貨,他們不會想到在進行蟲洞穿越之前做好防備工作。”

葉銘心說那可未必……

人類之所以會如此謹慎,本質上還是他“知道”了某些來自時間光錐之外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