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要知道朱標這個皇太子那為是史上最牛太子也不為過的。

別的皇子當上太子那可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受到皇帝猜忌,認為其有奪權的傾向,畢竟自古無情最是帝王家啊!

然而可能是朱元章出生於貧民之家因此特別重視親情,在朱標二十二歲的時候,也就是自洪武十年起,朱元章幾乎就當了“甩手掌柜”,負責整個大明運轉的,是他的太子朱標,直到朱標病逝,朱標當了洪武朝幾乎十五年的“二皇帝”。

這也是為何會百里秀的搖搖椅先得到的會是太子朱標了,因為朝中的大臣所有的事情都是先向朱標回報的,此時的朱元章已經當了甩手掌柜,只在戰略上坐坐指導,比如換都這事。

當然朱元章之所以會如此器重朱標,主要還是因為他是朱元章和馬皇后的嫡長子,在思想較為傳統的朱元章的眼裡,朱標就是他一切的繼承人,是他最寵愛的兒子,於是朱標在朱元章吳王階段就被封世子,毫無懸念,即便其他的兄弟也優秀,但比不過朱標得寵。

但所幸的是,朱標也是個有才能和上進的人,不會仗着寵愛為所欲為,也沒有發生李建成和李世民式的兄弟奪嫡的悲劇。

公元1368年,洪武朝建立,朱元章此時的文臣班底,幾乎都有教導過朱標,當時中書省提議學習元朝,讓十三歲的太子朱標成為中書令,意義是給予“監國”的便利,但是朱元章沒同意,他仍舊讓朱標深造,給朱標打造了不同於、更高於貞觀朝太子李承乾的“太子天團”。

首先是太子少師、少傅、少保,分別由李善長、徐達、常遇春這三人擔任,這三個人自然也不用說,是朱元章開國的國柱,可見朱元章對朱標是毫無保留地培養,除了三人外,還有數十位朱元章的功臣,成為太子門客,例如馮勝、鄧愈、劉......地救下一些人。

就是一個人唱紅臉,一個人唱白臉,朱標的仁厚獲得了眾多大臣的青睞。

很難說朱元章到底是有意為之,就是為了打造朱標的“仁慈”形象,還是真心政見不合,就要和太子對着干,反正歸根結底,朱標的聲望已經不需要朱元章的輸送,自己出面就能掙來。沒有洪武二十五年的病逝,朱標登基當皇帝是一點懸念都沒有,因為在大家眼中,他都已經當了十幾年皇帝了,只不過是換了個稱號罷了。

為了調和大臣和皇帝的矛盾,朱標費盡心機,獲得了大量臣子的支持,朱標有一個天然的優勢在於,朱元章不會打壓他,和後世的康熙打壓太子胤礽不一樣,朱元章從來沒有打壓過朱標,而朱標和胤礽也完全不同的是,朱標在兄弟中的威望很高,幾乎不可動搖,朱樉、朱棣、朱棡和朱元章出現矛盾,也是他出面解決。

因為朱樉、朱棣等人都是藩王,已經帶着大量的部隊就藩,雖說朱元章想要打造家天下,但和兒子之間也不是沒有矛盾,例如朱標的二弟朱樉,他在軍事上才能要比同時期的朱棣還要高,不過為人脾氣暴戾,對下面的人很殘暴,比朱元章還要過火,於是朱元章有一次把他從藩地召回,朱標負責巡查當地實情。

不過後來朱標有自己的判斷,給弟弟開解了,這樣一來,朱樉對朱標非常感激,這也是後來秦王朱樉一脈都仍舊效忠明顯看起來錯誤百出的建文帝的根源,所以朱標在兄弟們的心中,是備受愛戴的,這裡也包括了燕王朱棣。

文武百官崇敬,藩王兄弟擁護,皇帝還不曾打壓,要說朱標不是二皇帝,誰也不信。

所以朱標被譽為史上最穩太子,最有權力的太子,朱標算半個建國皇帝,因為開國的是朱元章,但是完善明初洪武朝的主導者是朱標,以及朱標的“太......子天團”們,朱元章雖然也刻苦勤奮,但和自幼便熟讀聖賢的朱標還是不一樣的,朱元章不懂了,可以交給太子,而太子則只能靠自己。

然而當百里秀沒有想到的是,朱標在看到了百里秀搖搖椅之後,頓時就眼裡放光,因為朱標知道雖然他爹朱元章把他的那些兄弟都分封出去了,可是幾代人之後,皇帝和他們這些王爺的親情也就隔了好幾代了,自然也就不像他所在時是親兄弟了。

子天團”們,朱元章雖然也刻苦勤奮,但和自幼便熟讀聖賢的朱標還是不一樣的,朱元章不懂了,可以交給太子,而太子則只能靠自己。

然而當百里秀沒有想到的是,朱標在看到了百里秀搖搖椅之後,頓時就眼裡放光,因為朱標知道雖然他爹朱元章把他的那些兄弟都分封出去了,可是幾代人之後,皇帝和他們這些王爺的親情也就隔了好幾代了,自然也就不像他所在時是親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