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666章鳴沙之谷

由於桑啟和百里秀都是會飛的,因此自然也就這麼飛在螢火蟲的身後,雖然飛行的百里秀沒有一會兒就把聯合商隊的車隊給甩出了老遠。

不過百里秀也是不怕聯合商隊的車隊跟丟,畢竟百里秀可是開啟了戰隊群聊的位置共享,所以只要小喬她們在車隊里自然就不用擔心跟丟的問題了。

很快,只是飛行了大概兩個多小時,百里秀就跟着桑啟來到了鳴沙之谷,這是一個四面都由高山環繞的山谷,而在山谷和谷外完全就是兩個地方。

閃谷外面是巨石林立的戈壁雖然說已經沒有什麼沙子,但是氣候依然炎熱乾燥,但是被四面環繞的高山圍繞起來的山谷內部則完全就不一樣了。

在這山谷內部則是綠樹成蔭,谷底中間甚至還有一個不大但是也不小的水塘,當然更為關鍵的是除此之外,在谷底的中還有一顆十分高大的桑樹,雖然桑樹看着不高也就三五百米的樣子,但是它的枝葉卻是覆蓋了五分之一的谷底。

就在百里秀觀察着這顆巨大的桑樹的時候,桑啟則是高興的指着谷底的那顆巨大的桑樹說道:

“大叔,看谷底那最大的桑樹就是我們鳴沙一族的神樹,組桑神樹了!在鳴沙之谷所有的螢火蟲都會在這樹上安家,並且不管它們被帶到哪裡都會向著桑樹的方向飛行!根據我父親的說法,之所以有鳴沙之谷這片綠洲還是多虧了有這顆祖桑神樹的功勞啊!”

百里秀聽到桑啟的話也是沒有反駁而是點頭道:

“真是一顆神奇的桑樹!”

不過百里秀的心裡卻是清楚的很,鳴沙之谷之所以有這片綠意盎然的綠洲並不是這顆祖桑神樹的庇護,而是將這鳴沙之谷環繞起來的高山的功勞!

要知道沙漠之所以是沙漠,主要還是因為沙漠裡面沒有雨雲,而沒有雨雲自然也就沒有雨了。

它的出現主要是由於高空氣流不穩,多距離地面一千五百米到兩千米。

至於鳴沙之谷外面的雲中漠地為何會變成沙漠這就得從沙漠是如何形成的說起了,而沙漠為何是沙漠主要原因自然就是降雨少了,至於為何降雨少自然是因為大氣中形成的高壓帶以及低壓帶了。

當白天沙漠中的溫度升高時,沙漠中就會形成低氣壓帶,周圍的空氣就會進入到沙漠周圍。但問題是,一般沙漠都是位於內陸地區,就比如王者大陸上的雲中漠地就是處於內陸地帶,而不是靠近海邊。

氣體和水流也一樣,都會從高氣壓流向低氣壓,也就是說海洋上方的空氣會流入到陸地上方,此時就會形成東南季風或者西南季風。

濃積雲距離地面一千五百到兩千米左右,可能產生陣雨,但雨量不大。

理解了降雨的過程之後,自然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沙漠里降雨會很少了。

當冬天陸地氣溫變低時,由于海洋的比熱容較大,所以海洋溫度相對於陸地而言更高,以至于海洋會形成低氣壓帶,此時陸地上方的空氣會流入到海洋上方。

當然也不是什麼雲都會下雨的,天空中能夠下雨的雲大體可以分為三類:積狀雲、層狀雲和波狀雲。不同類別的雲距離地面高度不同,產生的降雨強度也不同。

而形成鳴沙之谷的山峰的高度可都是超過了兩千米,因此這也就意味着鳴沙之谷中形成的雨雲不回被風等東西帶去別的地方,而雲的形成自然就是水蒸發而來。

因此鳴沙之谷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套封閉的水循環系統了,鳴沙之谷內被蒸發的水在鳴沙之谷的上方形成了雨雲,但是因為包圍鳴沙之谷山峰的阻擋,所以雨雲自然也就沒辦法飄到別的地方,所以等雨雲積累多了自然就會從新變成雨水落回鳴沙之谷。

積雨雲就是平時我們看到的那種濃密的烏雲,這種雲高度很低,通常距離地面不到一千米基本上看到這種雲也就意味着要下大暴雨了。

所以綜上所述,能夠產生降雨的雲層距離地面通常在一千五百米到兩千米以下,高度越低,降雨強度就越大。

層狀雲分為高層雲、層積雲、雨層雲和卷積雲。

由于海洋和陸地之間的溫度並不相同,根據四同定律,當陸地的溫度越高時,相同體積含有的分子數和海洋相比就會偏少,此時陸地就會形成低氣壓,而海洋形成高氣壓。

積狀雲又分為淡積雲,濃積雲和積雨雲。只有後兩者可能產生降雨。

至於波狀雲,也是產生陣雨的一把好手。

而陸地是由岩石已經土壤組成,晝夜溫差相對于海洋變化較大,年溫度差變化相對于海洋而言也很大。

在藍星上不同緯度地區的冷暖變化並不一樣,一般來說由於水的比熱容較大,所以生活在海邊的城市晝夜溫差變化小、年度溫差變化也較小。

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相同溫度相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含有的分子數相同,因為有四個相同,所以這個定律也被叫做四同定律。

沙漠的晝夜溫差特別大,這是因為沙漠里主要都是沙子,而沙子的比熱容較小,導致白天會因接受過多陽光而快速升溫;晚上又會快速降溫。而其他陸地上的植物以及湖泊等可以調節溫度,不至於讓溫度升得過快或者過慢。

由于海洋上方的空氣中攜帶着大量的水蒸氣,所以這些水蒸氣凝聚在陸地上方時就會形成雨,這也是為什麼夏季雨水多的原因

高層雲、卷積雲和層積雲都不會產生降雨,雨層雲的降雨強度視雲層的厚度而定,一般距離地面一千五百米,雲層越厚,離地面的高度就越低,降雨量就越大。

但是陸地上方的空氣中,攜帶的水蒸氣較少,所以冬季時的季風水汽較少,很難形成降雨,這也是為什麼冬季降雨較少的原因。

也就是說沙漠周圍地區的空氣中攜帶的水汽較少,所以很難形成降雨。再加上白天時沙漠的溫度非常高,以至於沙漠上方的雨滴在降落的過程中又重新氣化,無法以降雨的形式落在沙漠地區。

等到晚上的時候,沙漠由於氣溫變低就會形成高氣壓地區,沙漠中的水汽就會吹向周圍地區。

最主要的是,溫度越高的地區,蒸發量也越大,久而久之導致沙漠地區的水汽變得越來越少,形成超大型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