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在格拉斯哥大學聽完演講後,李諭便要動身前往歐洲大陸。

雖然現在斯德哥爾摩還沒有放出人選,不過其實英國的高層已經得到了一些可靠消息,大概率會將化學獎授予拉姆齊以及瑞利爵士。

諾貝爾獎經過三年的頒發,已經奠定了在科學界無上的地位。而按照此時歐洲政壇的尿性,一定會將它納入競爭範圍內。

歐洲各國現在都明白科技的強大代表什麼,自己國家多整幾塊諾獎是非常有面子的。

早期的諾獎的確屢次受到政治的左右,以後幾年還會遇見好幾次。

不足為怪。

在前三年的諾獎中,代表科技力量的自然領域三大獎項物理獎、化學獎、生理或醫學獎,僅有一個英國人羅斯在1902年因探明瘧疾病因上的貢獻而獲得了生理學獎。

這對於一直自詡歐洲科技霸主的英國人來說,是完全無法滿足的,尤其是沒有物理獎或化學獎,實在是讓英國人感覺掛不住面子。

德國、法國、荷蘭都拿到了,堂堂帶英沒有,肯定不能給瑞典好臉色。

於是乎瑞典王室早就在高層的交涉中默許今年必須給英國一塊諾獎獎牌。

拉姆齊的想法是先去一趟最近的法國,見一面居里夫婦,有一些學術問題要同他們探討。

李諭沒啥意見,反正歐洲不大,在哪兒先落腳都一樣,而且正好可以去阿歇特出版社商量商量星戰系列的發行情況。

至於瑞利爵爺,則不慌不忙,要等瑞典發來正式函件。

一行人在倫敦碼頭登船,這次他們選擇了一條更快的路線,並沒有沿着塞納河直接去巴黎,而是在海峽對岸最近的敦刻爾克港口下船,乘坐火車前去,這樣在時間上快得多。

敦刻爾克距離英國大陸非常近,只有七十多公里,和香港與澳門間距離差不多。

下了船,拉姆齊先深深吸了一口氣:“果然還是沒有霧霾與濃煙的法國更加適合生活。如果當年查理二世沒有將這塊土地賣給法國人,說不定我每年都可以更加方便地過來度假。”

近衛昭雪並沒有來過法國,如今登上法國領土後,異常興奮,聽了拉姆齊的話,好奇道:“原來英國人以前也賣過土地。”

李諭說:“孩子沒娘,說來話長。”

歷史上英國並不是孤懸海外的島國,他們曾經在歐洲大陸擁有非常廣闊的領地,直到敦刻爾克以40萬英鎊賣給法國,才喪失了在歐陸最後的橋頭堡。

這些領地的存亡可以說很大程度上講述了英法之間長達幾百年的恩怨。

但是對於一個日本間諜,李諭可沒有心情和她聊英法之間的陳年往事。

他們坐上火車,徑直前往巴黎。

來到巴黎大學時,卻並沒有找到居里夫婦。

李諭在理學院碰見了一位老教授,李諭上前問道:“先生,請問皮埃爾·居里先生以及瑪麗·居里女士在哪裡?”

老教授看了一眼李諭,認了出來:“你是李諭?”

李諭說:“正是。”

老教授說:“上次你來巴黎大學時,正好我去了馬賽度假,未能見面,本來十分遺憾,沒想到這麼快就又能見到。”

李諭依稀認出來了:“您是李普曼教授?”

“幸會!”李普曼伸出手與他握了握,“你竟然認得我。”

李普曼是19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是首位創造彩色照相技術之人。

只不過他的辦法十分複雜,需要很長時間曝光,更重要的是不能重複印製,以至於不能普及,更多地屬於一種科研上的創造。

李諭拿出隨身攜帶的柯達便攜照相機:“光學上的事情,怎麼會不知道,我還等着彩色照相機問世哪。”

李普曼見過這款相機,說道:“我正在與盧米埃爾兄弟研究彩色相片的事情,他們似乎已經有了不少進展。”

李諭笑道:“祝你們成功,我迫不及待想要拍攝彩色的人像。”

大概再過兩三年,就會出現第一批現代意義上的彩色照片。

李普曼說:“如果你們要找居里夫婦,可以去他們的實驗室。哦,那是一個看起來很像倉庫的地方,希望你們不要搞錯。”

李普曼對居里夫人態度很好,去年居里夫人剛剛拿到巴黎大學的博士學位,答辯負責人就是教授李普曼。

也是通過他,人們開始改變此前的固有印象:瑪麗·居里並非只是皮埃爾的助手。從而肯定了居里夫人的重要地位。

至於居里夫婦的實驗室,說是倉庫也有點抬舉,畢竟就沒有這麼亂的倉庫。

居里夫婦已經獲得了諾貝爾獎,不過他們還是無法獲得一間更好的實驗室,巴黎大學雖然同意興建新實驗室,不過建好還要過好幾年。

李諭卻並不准備讓呂碧城和近衛昭雪一同過去,攔下了她們:“你們在這裡等着更好。”

呂碧城通過年初李諭寫的關於諾獎獲得者的新聞報道,對居里夫人簡直佩服到五體投地,基本已經當成了女神看待,她可不想放過這個機會,於是堅決道:“為什麼不可以?我一定要見她!”

李諭無奈道:“實際上,那裡有很強的放射性,對……額,對未生育的女性並不友好。”

“不友好?為什麼?”近衛昭雪也發出了疑問。

李諭說:“因為放射性對人體存在危害。”

“可我聽說放射性是神奇的東西,還能夠治療絕症。”呂碧城也站在了近衛昭雪一邊。

早在提純出鐳的那一年,記者就已經報道了此事,而且文章中直接說:“一位年輕的賢妻良母,經過四年的努力,終於發現了神奇的鐳,且可以治療癌症。”

李諭感覺有口說不清,只好說:“那我們短暫停留。”

到達實驗室,李諭還是感覺到了一種寒酸,堂堂居里夫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女科學家,就是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完成了偉大的發現。

後世凡是涉及放射性的地方,不管是普通人可能接觸到的醫院X光片、CT等,還是其他科研機構,對人的防護都是非常到位。而現在,李諭甚至可以直接看到屋外的那堆飽含放射性的礦渣——就是從這些成噸的礦渣中,提取出了鐳。

屋中,皮埃爾·居里剛從法國科學院回來不久,他坐下喝了一口水,對居里夫人說:“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我們依然無法獲得科學院的院士職銜。”

兩人對名譽看得很淡,但他們是真的缺錢,想要搞一間像樣的實驗室。

科學院的院士擁有比大學教授還要豐厚得多的酬勞,折算一下,每年可以高達上萬美元,可能更高,一切都跟科學院的經費掛鉤。

李諭現在還沒滿一年,到時候他就會收到英國皇家學會、法國科學院、聖彼得堡科學院的巨額酬勞。

居里夫人嘆道:“巴黎大學在局維埃路給我們的兩間房子,需要七八年後才能建成實驗室,太久了。”

皮埃爾·居里說:“要是我們沒有把諾貝爾獎獎金的一部分捐給那三家科學組織,或許還可以節餘一點錢。”

瑪麗·居里卻說:“他們比我們更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