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天地玄宗,萬氣本根……”

又一次施展了金光咒,熊岩離去之後,忍不住嘆了口氣,終於結束了!

到了今日,這一次農夫基層調查之旅,總算是結束了。

最初之時,熊岩還很有新鮮感,前幾家每一家都待了至少一個時辰。

到了後來,熟悉了之後,進度便快了許多。一個時辰一家、半個時辰一家,甚至是一刻鐘一家……

在此過程中,老族長得知熊岩的舉動,並沒有設置阻礙,反而陪着熊岩一起,主動地讓村民們配合,為熊岩提供了不少方便。

夜晚,熊岩摟着一匹粗布,背着兩袋十斤重的大米,一步步的回到了家。只不過,步伐卻要比來時穩定的多。

吱呀一聲,門就關上了,在確定外邊沒人之後,櫟花直接就現身了,伸出雙手,接過了粗布、糧食,將之和其他的禮物,放在一起。

這些禮物,有兩百多份。基本上,每一家在熊岩施展了金光咒之後,都會送上這麼一份禮物。

最值錢的,也就是剛才熊岩扛回來的粗布。這種粗布,是農夫的妻子們,自己親手織出來的。這種生活模式,屬於典型的男耕女織。

這些粗布,真的很粗糙,反正熊岩是不會穿的,在市場上也是最便宜的那種,價值二十文到三十文。

而其他的禮物,則是十斤重、八斤重的百米,一斤重兩斤重的海鹽,以及半斤、一斤的肉類、或者兩條鹹魚。

總價值都不怎麼高,不過是十文錢、八文錢的東西,但卻代表了村民們的心意。

實際上,熊岩施法的那個金光咒,就不止十文錢、八文錢。但是,很多事情,並不能單純地使用金錢去衡量。

就像這一次,熊岩放下身段,親自上門,挨家挨戶的詢問,這些百姓的日常生活,形象一下子就高大上了起來。

同時,在老族長那裡的印象,也呈直線上升。

如此,日後機緣巧合之下,掌握整個熊家村,才不會顯得突兀。

……

燭光之下,熊岩趴在桌子上,書寫着今日的調查報告。

所謂的調查報告,便是熊岩的所見所聞,對話內容,自己的收穫。

這些內容,熊岩早就記在了腦子裡。當然,是使用法術記錄的。

畢竟,熊岩雖然天才,但並沒有天生的過目不忘神通。也沒有在後天,刻意的訓練過過目不忘。

而此刻,不過是將法術記錄的內容,給重新寫出來罷了。

甚至,就連書寫本身,也施了法。熊岩閉上雙目,雙手掐印,一縷縷法力不斷地注入毛筆之上。

而毛筆,也自動的動了起來。在沒有人操縱的情況下,開始了自動書寫。

甚至,此刻桌子上自動書寫的毛筆數目,也不是一根兩根,而是二十多根毛筆,分別在二十多張白紙上,同時寫着不同的內容。

每寫完一張白紙,櫟花便會自動的給熊岩換一張白紙。同時,將寫滿了的白紙收起來。

片刻後,書寫完畢,熊岩長長的喘了口氣,來回走了幾步,便開始入定了。

而櫟花,則是拿出了一本無字天書,其實就是拿着白玉煉製出來的書籍類型寶物。

這本無字天書,對着熊岩書寫的記錄輕輕一照,便將其中的內容,徹底複製。而後,便會按照櫟花事先編造好的格式,重新錄入。如此,等到熊岩查詢之時,就方便許多。

片刻後,熊岩接過無字天書,法力輸入其中,一片三維立體圖案,便出現在了熊岩的正前方。

“熊家村的土地情況。”

話音剛落,一段新的信息,便直接傳入了熊岩的腦海之中。

“兩百多戶,三千多口人,總田地數目為四萬畝地。人均十畝多一點,但是實際上,有許多百姓的實際田地數目,卻只有三畝地。”熊岩小聲讀道。

“在耕地上面,朝廷有着底線,每位農夫的耕地,至少會有三畝。低於三畝地的,便會直接將他們遷徙到新的地方,重新安家,重新分田分地。”櫟花解釋道。

三畝地,是紅線,也是朝廷的底線。實際上,在良種、有水、農夫自己又勤奮肯乾的基礎上,三畝地真的可以養活一個人。

每畝地可以收入四石百米,三畝地便是十二石百米,也就是一千二百斤。

而鹽的價格,早就被鍊氣士們打了下來。鍊氣士們,呼風喚雨,偉力無窮。來到海邊,一個大規模製鹽法術,所生產的海鹽,都是以千石為單位的!

有足夠的糧食,海鹽價格也便宜,三畝地真的足夠養活一個百姓了,就是窮了一點,但是又餓不死的階段。

當然,這種百姓,屬於不穩定階段的百姓。一旦遇到了病、災,基本上整個家庭就會經濟破產。

“有一百二十六戶百姓,認為孩子需要多讀書,很慶幸老族長的做法……”

“有九十五戶百姓,家裡的田不夠分,又不願意讓兒子、孫子遠走他鄉,便讓他們進入縣城,當學徒弟子,交錢拜師,學一門手藝……”

“有一百三十二戶百姓,表示很滿足,對目前的生活很滿意。”

“有二十三戶百姓,則是充滿了鬥志,全家上下都鬥志昂揚的……”

“有三十二戶人家,覺得自家的田地缺水……”

“有四十六戶人家,覺得自家缺錢……”

聽着櫟花念出來的統計結果,熊岩一時間哭笑不得,好直白,俺尋思俺家就是缺錢……

可為何會缺錢呢?平均到每個百姓頭上,最少的那一位,家裡也有三畝田。

朝廷的稅收,是階梯式的,對於他們而言,近乎於無。

每個人每年一千二百斤糧食,怎麼也夠吃了。那麼,缺錢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想了一下,熊岩便不再思考這個問題。這根本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想明白的。

“恩,兩百多戶,三千多口人,我就先帶着他們富起來吧。這第一個小目標,就讓大家一起,過一個肥年。”熊岩堅定的道。

說明:每一個朝代,錢的價值都不一樣。所以,在討論物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背景。

以漢朝為例子,漢朝的錢比較值錢,一萬錢(十兩銀子)就已經是很大的一筆資金了。

唐朝時期,一貫銅錢,也比較值錢,貞觀之治的時候,一石糧食,甚至只需五十文錢(糧賤傷農,這未必是好事)。

明朝時期,一石糧食,有的地方,就需要一兩銀子了。難道說,明朝的糧食,比起唐朝直接貴了幾十倍?

幾十年前,萬元戶便是一個縣裡面,很有名的富豪。

但是到了現在,隨便一個縣,首富都得上千萬,甚至是上億,難道說,現代的人,都比幾十年前,富有幾百倍,幾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