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我們先說量子力學與意識的關係與誤會,隨後再來聊聊三神佯謬。

如果說相對論打破了人們傳統的時空觀念,特別是廣義相對論打破了人們對牛頓的萬有引力的印象,那麼量子力學則是打破了人們以自己的宏觀世界來想象的微觀世界,而給人們展現了一種完全不同的微觀世界。

如果非要給這種量子世界一個特性描述,那就是:這個微觀世界簡直是非常奇怪的,是我們無法用常理進行推測的,但,它就是那樣的,我們只能選擇先接受它,再尋找它的規律。

這大概也是量子力學如此有魅力的地方,它帶有某種意義上的“神性”,以至於很多人會說一句話:科學的重點是神學。

量子力學的神奇之處主要體現在與我們認識的微觀世界完全不同:

首先先說一個最簡單的不同——:這是量子力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這個概念闡述的是一個物理事實:我們在精確測量一個粒子的位置的同時,是不可能同時測量準確這個粒子的速度的。因此,此概念似乎也被稱為測不準原理。

以我們宏觀世界或許很難理解這個事實,我們會認為這是現有科技發展的能力問題,但實際上如果深究,就會發現這本就是一個客觀事實:當我們測量任何一種微觀粒子的時候,都必須選擇一種測量手段,而任何測量手段,都是某種能量方式來接觸到這個微觀粒子之後,“反彈”回我們的接收儀器中,我們通過某些計算,就會知道這個微觀粒子的位置了。

在這個過程中,最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因為我們是需要能量碰撞這個粒子,才能知道這個粒子的位置,可是這個粒子如果太小,被我們探測的能量“碰撞”之後,粒子本身的能量也會發生變化,如此,當我們知道我們要測量的那個粒子的位置的時候,實際上這個粒子早就已經不在這個位置了。

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好像黑夜裡,我們想知道一個乒乓球在哪裡,我們看不見它,就只好用另外一個乒乓球球碰撞它,然後這個乒乓球彈回來之後,我們就能夠根據彈回來的乒乓球的速度來推算我們想知道的那個乒乓球在哪裡,可是當我們知道之後,那個乒乓球已經不在那裡了。

這就是所謂的不確定性原理——這不僅是個思想實驗,而且是個客觀事實。

所以這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為什麼意識是無法被精確計算出來的。

不考慮心理學,生物學,腦神經學,僅僅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人腦的基礎就是神經突觸的微觀運動,人腦的意識就是這些微觀運動在宏觀上的整體展現。

而神經突觸的微觀運動,非常有可能也符合量子的不確定性原理,那就是當我們越想精確地知道人腦在某一時刻的所有神經突觸的運動狀態,我們就越無法知道這個人腦的神經突觸下一刻如何運動,從宏觀上來說,這句話就可以翻譯成——

當我們越想知道一個人想什麼的時候,這個人所想的事情就越可能會發生變化。——當然,這個翻譯是不準確的。

但類似的心理活動我們其實見過很多類似的情況。

比如,你對一個人說:你現在有沒有在想什麼?對方回答:沒有。

然後你如果追問:真的沒有?他想了想肯定的回答:真的沒有!

但是之後呢?他的意識已經被你影響了,他可能會想:我真的沒想什麼么?或者會想:我想我有沒有想什麼,這個算不算在想什麼呢?或者會想:他問這個問題有什麼用意?或者會想:我竟然什麼都沒想,那我是不是應該想點兒什麼了?

也就是說,當我們用一種方式去測量一個人的意識的時候,這個人的意識在下一刻,很有可能也發生變化了——這也是某種意義上的不確定性原理。

所以,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看起來是一個物理規則,但如果深層次思考,其實是一個哲學上的命題。

當然,作為小說,尤其是網文小說,我無法在這方面花費筆墨太多,只是把這個微觀的量子規律,放大到兩個宏觀層面,以期會有不同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第一個宏觀,便是界天師的地球宏觀意識,是無法確切的知道某一個“微觀”的計算設備,或者人的。第二個宏觀,就是宇宙級別的超宏觀意識,是無法確切的知道某一個界天師的存在的。

當然,如果完全按照量子力學的現有理論,這兩個宏觀將無法與人類世界有交集,但這畢竟是小說,所以沐雨設計了一個“後門”,或者叫“漏洞”。

如前面所知,測不準原理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測量微觀粒子的時候,需要某種能量形式來影響這個粒子,所以沐雨就想,如果不是發出某個能量形式來碰撞這個粒子,而是這個粒子本身就會發出某種能量呢?

用前面的黑夜裡的乒乓球做例子的話,那就是,雖然在黑夜裡沒有光,但是這個乒乓球自己會發光,並且這個光足夠大,可以被我們看到,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乒乓球的具體信息,而不必再通過某種能量測量手段,彈到它再測量了。

理想情況下,這種情況下誤差最小,但是我們怎麼可能找到會發光的粒子呢?

所以在整個小說里,選擇了用香火這種能量手段,在極端情況下爆發,來被宇宙級別的超宏觀意識發現的這一設定。

整個小說里,明顯的這種爆發-被超宏觀意識發現,一共有三次:第一次,孫悟空在封神世界裡,面對災難,啟用大寂滅術,引發超宏觀意識發現這邊問題,進而解除災厄。;第二次,浩寧陰差陽錯的山寨了兩個落寶金錢,卻把幾個法寶裡面的香火吸收到浩寧體內,但是浩寧本身是無法修鍊的體質,所以這些法力他只能存儲,無法釋放,積攢到一定程度發生爆發,隨後被他弟弟發現;第三次,是面對盤古幡這等神器,孫悟空化作無數落寶金錢,將盤古幡的法力灌注到浩寧身上,最終被浩寧弟弟發現,才有了後面本源的對話。

這三次里,第一次是偏神學,第二次是偏莫名其妙,第三次,便是有意識的了。

而第二次的莫名其妙,中間有個細節大家可以注意:在黑暗裡,浩寧在他弟弟說了讓他回去之後,是先發現一些大波浪一樣的東西,再似乎被球裹住一般的描述——這個描述,各位可以認為是做夢,但是也可以認為,這是以浩寧這個“微觀”形態,來觀察超宏觀意識下的某種“波粒二象性”的形態。而波粒二象性,是我們人類發現電磁波,或者光的基本特性之一。

總之,基於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沐雨設定了超宏觀,宏觀,以及人類世界這三個尺度下,各自互相無法發現對方的基本原理,同時也給定了發現對方的基本可能性:現有浩寧弟弟的靈魂時空特殊性,再有浩寧幾次的香火爆炸的“自發光”現象,構架了三個文明尺度的的發現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