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不論如何設計世界觀,世界觀都不可能成為一個小說中探討的主要內容,所以本書對所設立的世界觀雖然有所提及,但並不是主要筆墨。這篇後記,我們來整體說說一直在展示的卻又有些隱晦的主題:自我進化。

這個話題分為兩個命題:自我和進化。

拋卻宏觀地球意識,以及超宏觀宇宙意識這兩個可能有爭議的存在來說,人類世界的“自我”,往往存在三個層面:

1、單獨個體的我

2、某個民族文明下代表的整體的我

3、所有人類物種看做一個整體的我

這三個“我”,從實到虛,我們對它們的印象和意識也越來越模糊的,這是為什麼呢?。

里開篇佛祖花了好大的篇幅,好幾次對比來告訴阿難心到底在哪裡——這個故事似乎也可以這麼理解,厲害如佛祖,在教誨弟子明白心的概念的時候,也需要用對比的方法,舉例的方法來讓弟子見心明性,可見舉例和對比的重要性。

有人會問,上面這段話和我們要談的“我”有什麼關係呢?沐雨你是黔驢技窮非要湊字數賺稿費么?

當然不是,關係便是回答上面那個問題:人類世界的三個層面的我中,人們對這三個層面的我的印象越來越模糊,從實到虛的一個原因便是,這三個層面的對比越來越少,越來越難以對比。

不信我們來看看:

1、單獨個體的我的對比:我們每天都在見到各種不同的人,以及他們對我們這個“我”的反饋,如果一個女孩子大清早起來發現臉上長包了,她想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怎麼去治療,而是今天上班同事會怎麼看待自己。一個男人在工作中遇到挫折,被老闆當眾罵的狗血噴頭,他關心的恐怕不止這個錯誤本身,還包括其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什麼樣。——這些都無可厚非,只是想說明一件事情,正是因為我們周圍有無數的和我們個體差不多的其他人,我們才能夠通過他們而自省,反思,認識到一個真實的我。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辦法像達摩一樣,面壁幾年就開悟了。

2、某個民族文明整體的我的對比:這個層面的“我”的體量太大,在世界上僅存的也不多,今天世界上的文明對比,基本上是歐洲的某些文明直接互相對比,歐洲文明與美國文明對比,中華文明以一己之力與全球其他所有文明對比——和歐洲比誰的過去更輝煌,和美國比誰的未來更明朗,和印度比誰對佛教的貢獻更大,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比誰活到現在,和日本比……算了,不談這個——雖然有對比,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這個星球上今天仍舊能發出聲音的文明不外乎那麼幾個,而且眾多文明之間的對比實際上更困難,所以,任何一個文明想通過對比認清自己的難度,其實很高的。

高到什麼地步呢?高到這個文明在某個階段的現實情況,已經從先進變成落後了,自己都不知道。

比如阿片戰爭前後的中國。以及阿片戰爭之後近百年的中華文明沉浮史。——對不起,沐雨需要在這裡聲明,這樣的描述沐雨沒有任何對中華文明不敬的意思,我剛才的措辭是“這個文明在某個階段的現實情況”,這個現實情況只代表那個階段,不代表過去所有時間,更不代表今天。請各位注意。

我們對那段時間中華文明被直接揍得滿頭包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解讀,似乎最多的一個解讀是,中華文明從海納百川變成了閉關鎖國,直接導致了落後。

閉關鎖國為什麼會導致落後?

如果我們把這個民族文明看做一個個體的“我”,似乎更好理解:如果我從一個每天需要出去上班,與他人見面,並且還需要自己與他人互相分享一些工作經驗,學習心得的人變成一個死宅,在家裡連外面的新聞也不看,成天就只看自己喜歡的漫畫書,想象自己在漫畫書里多厲害多牛逼,久而久之,這個我也會變得落後於其他人,身體狀況也會不好。換言之,這個“我”也會出問題。

一個文明,不論多麼輝煌過,多麼源遠流長,如果這個“我”不能保持與其他文明的“我”的不斷交流,或許也會從整體上喪失進取之心,最終落後。

當然,我們通過一段時間,終於醒悟過來,不是么?

那麼第三個我呢?也就是人類物種層面的“我”呢?

如果前面的兩個說法我們認同的話——也就是大多數情況下,“我”是需要與其他類似的“我”進行對比之後才能更好的自省的話——人類物種迄今為止,還沒有直接的以一個整體智慧物種的形態,與宇宙里其他物種進行過對比。

因為這種對比的成本是巨大的。第一是實現難度:我們還沒有能力進行星際航行,見到外星人。第二是見面之後的後果難以承受:一見面可能就是你死我亡。

所以這種對比,大多數存在於今天的科幻作品中,而且大多數以星際航行,外星人為主題來進行想象。

比如,等等,再比如。

而與其他的外星人科幻作品最大的區別是,大劉直接告訴我們了一個事實,宇宙中不同文明的進化等級不同,以至於一個照面很有可能就把另外一個文明滅的渣渣都不剩,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窩着別出來。

好,問題來了:如果宇宙里每個文明保全自己的最好辦法是窩着別出來,換言之,宇宙里每個文明都最好不要通過與其他文明的對比來認識“自我”,但是宇宙里的不同文明的“進化等級”又有高低之分,那麼這些物種的整體文明,是如何在不與其他文明對比的情況下,高效的“自我進化”的?

在中的倒數第二章:本源中。浩寧的弟弟,浩然,以自己的理解,告訴了浩寧另外一種進化方法:在一個物種的時間軸上,通過現在與過去,現在與外來的時空對比,從而高效進化。

也是在這章里,浩然告訴了浩寧,整個架構中的神的存在意義:通過神自身本身所有的跨越時空的屬性,在時間層面給與每個時代的人類文明的個體,也就是人類以靈感,再通過這個時代的人類,推動整體人類文明往更高效的進化之路走。

我們的文明曾經總結過,個體人類如何快速進化的辦法:“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換言之,就是自省的能力。這種自省,是通過過去與現在的人事時地物對比而自省的,那麼如果一個文明不僅通過這些對比,還可以通過與未來來進行對比呢?它的進化速度是否會更有效率?

或許有人會說,怎麼可能通過未來對比?——實際上文中通過浩寧的語言已經解釋了一部分,我們現在做任何一種決策,都是通過對未來的推測來影響現在的決策的,這本身就是大腦層面的對未來的對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