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公元年月,北京紫禁城奉天殿內,舉行了新皇登基儀式,裕王即位,改年號為隆慶,年為隆慶元年。

登基儀式過後,群臣陸續退朝,到了外廷,人們才開始三三兩兩說話。

此時有不少人都在注視一個年輕的不像話的朝臣。

此人大約二十歲上下,身穿五品錦衣衛飛魚服,神色間略有些不自在,這些人能看出來,這位年輕的朝臣應該是第一次上朝覲見。

“這人是誰啊,好面生。”

“是啊,錦衣衛的官兒什麼時候開始正式覲見了?”

“你們不知道吧,這人是張太岳的幕僚,還是御醫,聽說是為了給大行皇帝治病,特地從南京接來的,可惜來晚了。”

“哦,就是他啊。”

這些朝臣們都明白了,先前大行皇帝即嘉靖帝病危時,的確傳旨要從南京接來一位神醫為大行皇帝續命,後來卻沒消息了,小道消息說這位神醫在路上迭遭攻襲,險些命喪途中,所以來到京城時,大行皇帝已經駕崩了。

對於此事,許多人都知道,卻都不敢公然宣之於口,用他們的話來說,這裡的水太深,能淹死龍。

況且站在眾多朝臣中,神色是有些緊張,卻不東張西望,他在等張居正出來後一起回去。

既然做了人家的幕僚,當然要跟張居正步調一致。

摸着自己的一身行頭,他沒想到自己居然一夜間成了錦衣衛的人員,這可是明朝很傳奇也被後世所厭惡的一支隊伍。

但其實他並不是錦衣衛的正式人員,只是寄祿其中。

寄祿是明朝的一個特有關目,就是因為編製有限,不好安排正式職務的人就安排進錦衣衛,因為錦衣衛屬於皇帝私人衛隊,沒有編製限制,俸祿在錦衣衛中支取。最便利的地方是安排人員進錦衣衛,可以不通過吏部,就不用擔心諫官的彈劾。

明中期以後的諫官是有事大彈,沒事小彈,閑得慌了也得彈一彈,有事沒事的都得刷刷存在感。

明永樂以後的錦衣衛已經權限不大,經常作惡的一般是東廠、西廠還有錦衣衛鎮撫司,就是由皇上自己管轄的詔獄,這三者並稱為明朝三害。

錦衣衛雖然權勢不如往日,可是這套飛魚服卻最漂亮,比文武大臣的補服漂亮多了,前年禮部尚書、大學士高拱就被賜予飛魚服。

內廷得勢的宦官們也喜歡着飛魚服,更高級些的就是坐蟒服,跟龍袍都有些相似,一般只有十二監的太監才能被皇上賜予。國公、侯爵一般都有坐蟒服。

況且雖然品級不高,這套飛魚服卻很顯眼。這套行頭穿着漂亮體面啊,況且穿上尤其顯得陽剛帥氣,所以才有那麼多朝臣注意他,不然一個五品的官員在朝會裡就是墊底的,跟一般的御史差不多。

況且這是第一次參加朝會,對這氛圍也有些不適應,他不明白皇上為何給他參加朝會、正式覲見的權利,在他而言,這顯然沒有必要。

他現在腰間掛着兩個牌子,一個是證明他身份的錦衣衛的牌子,一個是通籍宮中的牌子,也就是說他隨時可以進入內廷,這可是外廷大臣們沒有的特權。

他現在已經被列為皇上的御醫,可惜到現在沒見到皇上本人,皇上也沒找他把過脈。所以他還是以張居正的幕僚自居。

“你是況允明吧?”忽然一個年老的從一品大員走過來笑着問道。

況且認得,此人正是首輔徐階。

“況允明見過大人。”況且急忙拱手道。

他來到北京後,張居正第一件事就是詢問他的字,開始以字稱呼他,隨後大家都開始稱呼他的字,而不是名字。

這是正常情況,一般來說稱呼的都是一個人的字,只有在正式場合比如上下級之間,或者正式公文里,才稱呼名。

況且來到北京,想以一個新面目出現,就亮出了自己的字,允明。可惜他還不能恢復自己的姓,就是祝允明。

“你的事我可是聽說不少啊,你還是我弟子的學生哪。”徐階笑道。

況且恭謹地點頭,一時間不知說什麼好。

他的確是練達寧的弟子,練達寧又是徐階的得意門生,所以徐階是他的師祖。

“徐大人,你這可是倚老賣老了,允明可是跟我的弟子稱兄道弟的。”

從旁邊又走過來一伙人,領先一人四十多歲,氣宇軒昂,臉上更帶着一股飛揚的氣勢,身後簇擁的人更是比徐階這裡多很多。

這人正是新朝第一權貴人物內閣大學士高拱。

“高大人。”況且又拱手見禮。

“允明啊,不必多禮,咱們都不是外人。我的弟子韋皋可是一向對你都是讚譽有加的。走吧,太岳就在後面,出去等他。”

高拱說完,拉着況且就走,根本不理依然還是首輔的徐階。

徐階也不動怒,只是神色間有些落寞。

周圍的人都看着首輔大人,心裡為他感覺悲哀,一朝天子一朝臣,首輔在位的日子看來不多了,不然高拱不至於如此囂張。

徐階神色坦然,絲毫不以為忤,也向外邁着方步走去。

“已經過氣的人物,不用理他,除了倚老賣老還會什麼。”高拱拉着況且一邊走,一邊說。

況且苦笑,這話他可不敢搭腔。

他對徐階還是很尊重的,不單是因為師承關係,嘉靖帝的遺詔和新皇的登基詔書都是出自他的手筆,尤其是新皇登基詔書,革除嘉靖年間的積弊,那真叫穩准狠,可見徐階對嘉靖時期的積弊還是一清二楚的。

這倒也不能說明嘉靖時期有多麼不好,一個朝代久了,必然就會有種種積弊,這是沒法避免的,就像一個房子住久了,總會有各種垃圾,許多不顯眼的地方也會有灰塵甚至蛛網,一個王朝產生積弊的地方就太多了。

登基詔書一出,天下稱頌,隆慶元年必定是萬象更新的開始,是否預示着盛世的來臨,現在還不敢確定。

況且被高拱拉着,愈發有些不自在,現在高拱和張居正的關係有些緊張,他可是張居正的幕僚,跟高拱走的過近,張居正那裡會不會多心?

此時忽然人群聳動,高拱這才放下況且的手,回頭看去,卻見一人邁着大步走出來,神色卻特別嚴肅。

況且看後,心裡有些激動,這位引起朝臣聳動的人物就是海瑞。

嘉靖帝病危時期,海瑞一直被關押在刑部死牢,徐階等人始終在找機會援救他,不過嘉靖帝的駕崩倒是真的救了他。

據說嘉靖帝駕崩的那一天,一個獄卒帶着酒肉來到海瑞的囚牢,給他恭喜。

海瑞以為自己馬上就要被處死了,因為當時的慣例是對死囚犯都要恭喜,而且發給最後一頓豐盛的斷頭飯。

他大口把酒喝完,把牛肉也都吃下,準備慷慨就義了,獄卒卻笑着對他說,皇上駕崩了,大人很快就能自由了。

海瑞聽說先皇駕崩,如雷轟頂,痛哭不已,傷痛欲絕,把酒肉全都嘔吐了出來,氣急之下,又大口吐血,險些不治身亡。

新皇登基後,並未怪罪他把大行皇帝氣死了,反而恢復他的官職,以昭示皇上的寬厚仁慈之心。這次朝會上,又任命他為江南巡按御史,算是一步登天了。

高拱等人都笑着跟海瑞說話,海瑞能恢復官職而且成為新貴,高拱也是有貢獻的,當然這裡還有徐階和張居正的功勞,尤其是徐階,對海瑞有救命之恩。

海瑞看到高拱等人,面色緩和一些,點點頭直衝而過。

高拱笑了笑,攤開兩手對身邊的人說道:“海剛峰這脾氣是沒的改了。”

此時張居正出來了,和高拱親熱地說了幾句話,然後就帶着況且走出去。

“允明啊,家裡都安頓下來了吧,家小怎麼還不接來?”張居正一邊走一邊關心地問道。

“多謝大人,基本都安定下來了,家裡孩子小,暫時還不準備接他們過來。”況且道。

“哦,我倒是忘了,你現在有三個兒女了,不對,還是兩個,給慕沙兄過繼了一個。”張居正笑道。

況且被張居正的記憶力所折服,只要他聽過一遍的事,絕對不會忘記。關鍵不在這裡,張居正每日所要關心的事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都是國家政務,卻能把別人的一件家庭小事都記在心上,這可能就是這些大人物特有的能力吧。

他來到北京後,在張居正住處附近買下一套住宅。

北京雖說是寸土寸金,只要捨得花錢,還是能買到好房子的,他恰好是不缺錢的主,花了一萬兩銀子買了一套三進的四合院。

只是家裡的人就太少了,只有他跟周鼎成、蕭妮兒三個人,只好又買了兩個丫環、幾個僕人,一輛馬車,還有車夫,南京那裡雖然閑着的丫環僕人都能組建一支軍隊了,可是他總覺得形勢還不夠明朗,不想讓家裡的人過來。

“多謝大人關心,還想請大人給犬子起名哪。”況且笑道。

“起名?要論學術,我不如慕沙兄,論文采我還不如你哪,這種事我就不獻醜了。”張居正說著,跟況且一起上了馬車,回住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