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我怎麼感覺累得很呢,本道爺的身體素質,那可是堪比運動員的存在,這不科學啊……”

諸葛應龍坐在石頭上疑惑的說道,怎麼剛爬了一會會兒,就感覺氣都快喘不上來了,很有必要休息一下的那種。

“爬山是走的,不是用跑的……”李子木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找了個石頭坐着休息一會兒。

這小子剛剛上山的時候激動的不行,一路小跑着就朝上面沖了,仗着自己一身的好裝備,天真的以為自己走的比別人快。

實際上登山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珠峰多高?八千八百多米而已,而珠峰大本營的海拔就是五千二兩多米的高度了,也就是說,爬珠峰不過只是爬那最後的三千多米而已。

三千多米有多遠?按照現在人的走路時速,平地上一個小時五點六公里,三千米放在平地上一個小時都要不了。

當然了這是爬山,所以不能用平地來衡量,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能夠上珠峰頂的人,不過就那麼一些而已,連名字都可以短時間記完的那種。

登山應該是一個勻速上升的過程,保持身體的平穩狀態,慢慢的向上走,而不是像諸葛應龍這樣一會兒快一會兒慢的。

再說這山上空氣本就稀薄,身體內缺少氧氣供應,身體機能遠不如平常,劇烈運動消耗得更快,入不敷出,身體很快就跨了,所以諸葛應龍這才走了一小段路,就感覺到了累,是正常的事情。

同行的人不少,應該有好幾個登山隊,大家都頗有經驗,慢慢的往上面走着。

通往珠峰頂的路有十幾條路線,並不只有這一條,所以倒並不算很擠。

“為什麼每年死在山上的人這麼多呢?有裝備的情況下,累了就休息一下下,再接着出發,應該不會太難吧?”

蚩靈疑惑的說道,她本以為爬珠峰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自從知道了具體的數據之後,完全嚇了一跳。

近五十年死了三百人!這數據,只多不少。

按照道理來說,有裝備,失足的情況應該很少,缺氧也應該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有氧氣瓶,所以按照道理來說,不應該死這麼多人的才對。

“雪崩佔據主要的問題,其次是身體不支來不及搶救,再就是地勢險要失足,還有就是沒有經驗私自登山等等,太多的可能性”

國家規定想要攀登珠峰必須帶一個夏爾巴嚮導,或者是經驗豐富的專業登山運動員。

但是高昂的聘用費用就讓大多數人望而卻步,其中也有不少人自信心爆棚覺得不需要嚮導,所以私自爬山的,這些人大多都死在了山上。

像珠峰這樣的高山,每天發生雪崩的次數很多,沒有夏爾巴嚮導這種熟悉安全路線的,基本上躲不掉,就算是有夏爾巴人做嚮導,但是雪崩這種東西,又不是人可以控制的,運氣不好整個團隊都玩完也有可能。

珠峰七千米往上,基本上就可以看到路邊的屍體了,這些屍體就如同路標一樣在時刻的提醒着登山者們,他們也有可能是同樣的下場。

那些屍體一直都在那兒獃著,沒有人去動過,他們還保持着最後的那個姿勢。

把屍體搬下山的難度太大,所以沒有人會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就讓他在那裡獃著好了……

“七千米往上最好還是不要休息得好”

李子木沒來由的看着諸葛應龍說了一句,按照這小子走一段就要休息的樣子,沒有人帶着,百分之百會死……

那些登山者們也是打着休息一會兒就出發的念頭,不過一般都是閉上眼睛之後,就再也沒有睜開眼了。

“一定要說的這麼滲人么……”

諸葛應龍連忙從石頭上站起來說道,他感覺到了後背一陣陣的涼意來襲,總感覺周圍又無數雙眼睛在盯着他看呢,在他耳邊說著來吧來吧什麼的,想想都特么刺激……

“接着走吧,到雪線的時候我們就拐角”李子木點點頭站起身說道。

現在是三月底,珠峰北坡的雪線應該是在六千七八米左右的高度,而北拗的高度是七千六百多米。

也就是說,他們到達珠峰雪線的時候,差不多就可以繞着雪線往北邊的北拗走了,這樣的話算是斜着過去,難度係數降低了不少。

四個人不緊不慢的往上走着,有了先前的經驗,這下子諸葛應龍也安靜了許多,乖乖的跟在李子木身後走着,深怕一不小心今年的登山死亡人數上就多了一個人……

前面的路段還好,因為沒有雪的原因,所以路不滑,而且因為有前人走過的原因,所以已經有路出來了,跟着往上走就行了,倒並不用另外開拓路線。

而且大家都是才剛剛上山,精力充沛,除了感覺呼吸有些不順暢之外,其他的都還好。

李子木帶頭走在最前面,中間是布丁和蚩靈,最後是諸葛應龍,因為李子木事先有過交代的原因,所以大家都沒有說話,默默的跟着走着。

在海拔這麼高的地方,說話是一件很耗費體力的事情,所以聊天什麼的,最好還是不要的好,除非是一些必要的交流,不然的話都是不怎麼說話的。

夏爾巴人在登山的時候,有一套專門的手勢動作,為的就是減少說話以達到降低身體能量消耗的地步。

登山是一個很考驗身體和精神的運動,在半路上精神崩潰的人不在少數,所以團隊應該互相幫助着,才能有機會登頂。

其實大家都是為了能夠站在頂上那一瞬間的快感和征服欲,漫長的登山之路只不過是為了這一瞬間而做的準備而已。

李子木爬過許多的高山,確實最後的那一刻非常的爽快,彷彿整個人的心境都上升了一個檔次一樣。

路上同行的人慢慢的變得少了起來,大多數人都並沒有打着要登頂的意思,所以在感覺自己快要受不了的時候就選擇了下山,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

漸漸的,人就越來越少了,等着到了快要七千米的時候,周圍就見不到除了他們之外的登山團隊了。

當然了,這也是李子木心裡所期望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