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因為李天樂、李天佑兩兄弟和Antonio關係很鐵,自然沒有理由Antonio在斯坦福的中國舍友關係不好。

好朋友來到了自己的地盤,齊亦自然是要請吃飯的。

齊亦請“熱狗青年”和“機器人兄弟”吃飯的那一天,顏灧本來是要單獨請自己的堂哥吃飯的。

顏凌也是在那個時候過來美國,找她探討Y·Y這個品牌未來發展方向的事情。

齊亦在斯坦福大學的好基友,除了Antonio之外都沒有見過齊亦女朋友。

一通揶揄,還有各種不要藏着掖着的打趣之後,齊亦就打電話問顏灧要不要一起吃飯。

最後,兩個飯局就組合成了一個。

五男一女,除了顏灧之外,清一色的男同胞。

這些“大男孩”坐到一起,很自然地就會聊到機器人的話題。

齊亦精於算法,在斯坦福的時候也參與過很多人工智能項目。

計算機再怎麼厲害,頂級的算法都還是人類提供的,至少在目前是這個樣子的。

計算機也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叫做機器學習,需要不斷地給計算機“喂”大數據,才能夠讓他茁壯成長,越來越智能。

最初級的人工智能,比如你看了幾本書之後,計算機就知道要給你推薦什麼樣的書。

你看的書越多,計算機推薦的書就越準確,你個人的喜好是一個具體的數據。

所有看書的的具體數據,就組成了一個大數據。

這個基數越大,計算機的推薦就會越準確。

一開始,數據少的時候,計算機也很笨,經常瞎推薦。

慢慢的,計算機就可以在大數據裡面去偽存真。

而它去偽存真的最終能力,又取決於算法。

如果算法不夠好,數據再多,也沒有用。

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計算機就會停滯不前,甚至越跑越偏。

如果算法對了,每一個數據都可以讓機器變得更聰明。

齊亦之前在學校用自己的算法寫了一個軟些。

可以讓計算機通過使用者對四組圖片的選擇,就推算出使用者喜歡的裝修風格是什麼樣的。

然後這個學習過人工智能的計算機,在使用者提供自己房子的具體測量數據之後,就能把裝修和施工圖直接給使用者畫好。

整個一個奔着讓室內設計師失業的方向去的。

齊亦如果留在硅谷,研究人工智能,也絕對會是一個大牛。

只不過,齊亦志不在此,他還沒有畢業的時候,就把這個算法和軟件賣給了一家在線的裝修公司。

就算齊亦沒有研究人工智能的興趣,也不妨礙他和Antonio還有李家兄弟,非常越快地聊格鬥機器人。

聊着聊着,“喜歡打架”的顏凌也加入這個有點熱血的機器人格鬥話題。

一堆人聊機器人聊得太High,多少就有點把顏灧晾在了一邊的感覺。

等到眾人“良心發現”的時候,就有意識地照顧了一下,一直都沒有辦法加入到兇殘暴力的格鬥機器人話題裡面的顏灧。

開始聊點和顏灧有關的話題。

顏凌也把他這次來美國,希望能夠解決的,Y·Y品牌目前遇到的困難說了遍。

但話題還是很快就回到了機器人身上。

顏灧有點無奈。

為了表明自己特別想要加入,對她來說完全陌生的機器人世界的討論,顏灧就沒頭沒腦地問,能不能通過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來解決她和顏凌分身乏術的問題。

顏灧開玩笑說,Y·Y需要一個,人形的、一絲不掛的、360度無死角的、可以替代工廠質檢員的立體掃描機器人。

一聽到一絲不掛這幾個字,李家兄弟就來勁了。

…………………………

格鬥機器人,名字裡面帶個人,但實際上就是機器,從外表看起來,和“人”這個字,壓根就沒有什麼關係。

格鬥機器人從來都是那種造型詭異的“機器”,和人類在外貿領域,沒有任何的共同點。

把從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學到的本領僅僅用在做格鬥機器人上,絕對算得上是一件暴殄天物的事情。

李天樂和李天佑這兩兄弟設計的人工智能格鬥機器人,離開了手工操作,自己主動找人“打架”的本領,也已經是相當強悍的了。

之前儘管沒有拿到過世界冠軍,但有好幾次都已經非常接近了。

這件事情,遠比聽起來要更加了不起。

如果你是跆拳道黑帶,世界冠軍,你和練跆拳道的人打,你可能很有勝算。

可機器人格鬥這種,你是壓根不知道對方是什麼形態。

高的矮的長的短的圓的方的,是拿錘子錘還是拿鏟子撬,是耐力型的還是爆發力型的。

這就好比是讓一個跆拳道世界冠軍,輪番去打扒相撲的、擊劍的、太極的、拳擊的、武術的……各種各樣的世界冠軍。

如果“大家”的長相和功能都一樣的話,是不是有遙控操作,其實並不算是太高的難度。

只要歷史數據足夠多,很容易就能找出自己“同類”的破綻。

機器人格鬥大賽的這種情況,要比跆拳道宗師輪番打的難度還要高。

人類的形態變化,無非也就是高矮胖瘦,總不可能有機器那麼多奇形怪狀的人出現。

在拿到世界冠軍之前,李天樂和李天佑只醉心於研發“更聰明更能打”的格鬥機器人。

並沒有興趣把自己在機器人領域的造詣運用到其他方面的想法。

這次到紐約參賽,兩兄弟的人工智能格鬥機器人終於摘下了BattleBots的桂冠。

拿到機器人格鬥大賽的冠軍之後,李家兄弟就覺得需要找點新的興趣愛好。

他倆感興趣的事情不多,除了機器人,就還有女人。

顏灧作為高級定製級的設計師,測量過很多超模的尺寸,製作過很多超模的人台,對於最完美的人體比例,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

就因為這樣的“人體測量”細節,李家兄弟,第一次把自己在機器人製作方面的才華,從長相無比“磕磣”的格鬥機器人領域,延伸到了人工智能仿真機器人上。

然後就有了Master?Y,這個讓Y·Y品牌,以全新的商業模式在潮牌界異軍突起的,“大師級”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