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爺爺:

回答=》

你怎麼沒有兩天就開始破壞規矩呢,說好的每天都是一問一答。

你在非提問環節提出的問題,我是不是不應該回答你呢?

不過,話又說回來,你最近的智商好像確實是不太高。

明明是一個問題,還在提問和回答裡面各說了一遍。

你是有多擔心我不和你商量呢~

我保證,從今往後囉里八嗦、事無巨細什麼都和你商量。

只要你不怕被我煩死就行。

我現在就在想,要不要和你商量一下,今天晚上應該吃什麼這個特別嚴肅的問題。

建立自己的研究體系是一個什麼概念,好高大上的感覺,再一次,不明覺厲。

我對投行和金融數據分析這些還真的是一點都不了解呢。

我以後會把自己的知識面往金融方向傾斜,爭取跟上你的步伐的。

我剛收到你郵件的時候還想說,有時間的話,就再去念個金融碩士什麼的。

不過,剛剛研究了一下,我現在念的這個時尚碩士,好像也一樣可以選修一些管理和融資方面的課程和實踐。

接下來的兩個學期,我盡量多選一些和你未來從事的金融行業比較搭邊的課程來修一修。

雖然你說這些事情要靠實戰,但我反正也就只打算先學點“專業術語”,剩下的就等着聽你的實戰講解啦。

這樣的話,回頭作業不會做,報告不會寫,我就直接賴上你。

不知道為什麼,想到課程上有不懂的可以去問你,就覺得特別開心。

哦,對了,我昨天已經把你拉進班級群裡面了,不過你大概還沒有開QQ的習慣。

我呢,把你拉進去之後就“跑路”了。

你回頭自己在群裡面冒泡的時候,一定會收到同學們的列隊歡迎的。

你可別說是我把你私藏的哦~

做人要誠實,知道嘛!

我可不想因為莫須有的,私藏你的罪名被群起而攻之~

提問=》

你回國過年,通常都做些什麼呢?

…………………………

顏灧的爸爸媽媽來墨爾本買房,肯定不可能像鮑鮑一樣,選擇在市中心買公寓。

對於大多數的中國移民來說,有天有地有,帶永久產權的別墅才是國內沒有的。

除此之外,就還需要考慮學區的問題。

國內好幾年前,就有了很多專門做澳洲的房產的中介公司。

顏灧的父母在顏灧來墨爾本念書的時候,已經找人了解過墨爾本的房子。

這次過來,希望可以實地看看在Toorak,Hawthorn,Malvern這三個區的房子。

早年來到墨爾本的華人移民,因為大多都有語言不通之類的問題,很多人都會把BoxHill作為自己來墨爾本的第一站。

博士山是墨爾本最大的華人聚集區,這個區裡面的商場、醫院和餐館大部分都是華人開的,請的也是華人的員工,就算是完全不懂英文的人,在這個區也可以生活得很方便。

但最近這些年,BoxHill的很多有條件的華人家庭都已經開始搬離,歐洲人更是如此。

BoxHill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也因為這些人的撤離在逐年下降。

簡單地來說,BoxhHill是一個已經完成開發,並且有點走下坡路的區。

不管是從學區還是從環境的角度來說,博士山都不再是華人移民的最佳選擇。

Toorak,Hawthorn和Malvern這三個區,是墨爾本最傳統而且比較著名的富人區。

Toorak被大多數人認為是墨爾本的第一富人區。

Hawthorn作為富人區,沒有Toorak那麼有名,但顏灧最開始來到墨爾本的時候,就是住在了Hawthorn的一個著名的建築師的家裡。

Malvern有墨爾本排名第一的小學。

顏灧現在住的SouthYarra雖然也是墨爾本的富人區,但這邊有在出售的主要是頂級的公寓。

從學區的角度來說,並不是太好的選擇。

自從中國人的購房能力“享譽全球”之後,很多澳洲的地產公司,都找了國內的房產代理。

賣房子的人最會做營銷。

如果沒有在墨爾本生活過,基本上很難知道墨爾本真正的好房子都在哪裡,因為房產代理非常善於把每一個地方都說成是天上有地上無的樣子。

與富人區相匹配的,自然是富人區的房價,Toorak的房產,就算是均價,也已經超過了300萬澳元,更不要說區裡面比較大比較好的別墅。

這幾年,Toorak和Hawthorn那些成交價超過兩千萬澳幣的房子的買家,大多都是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

顏達邦夫婦一直忙於顏路機械的發展,從小廠到大廠,從普通的公司到需要招攬高科技人才的現代化公司,二十幾年,都沒有停下顏路鞋機發展的腳步。

顏達邦夫婦也沒有什麼業餘愛好,就喜歡偶爾抽空出去旅行的時候,順便看看別墅。

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要買,三亞這樣的旅遊城市也要買。

這個愛好對於溫州的實業家來說,是普遍性的,一點都不特別。

在溫州炒房團比較興盛的年代,自己去旅遊的時候,看到房子才買的,已經算是級別比較一般的了。

很多人都是托去旅遊買房的親朋好友幫忙“採購”。

人家出去旅遊買房的時候,這些人就順便也和齊亦點咖啡一樣,來一個“Make-it-two”。

自己忙到連去旅遊的時間都沒有,既然朋友有空出去旅遊買房,就趕緊讓人順便幫自己也“要個一樣的”。

說話的語氣也和齊亦前幾天,在意大利甜品店要杯一樣的咖啡,是沒有什麼差別的。

顏氏夫婦並不善於做投資。買了別墅也就是放着。

好在,別墅是那種就算放着不管,它自己也會增值的東西。

只是買房子等升值,和做實業賺錢一樣,是很多真正有錢的溫州人早就已經“不屑”使用,這樣慢悠悠的賺錢方法。

蔚然成風的溫州炒房團,已經是往事。

如今剩下的都是小打小鬧。

說到底,買房賣房其實都還算是比較麻煩的事情,尤其是在各種限購的政策出來之後。

投身金融,以錢生錢,才是最簡單最快速的賺錢方法。

只是利潤大的行業,風險也是同等級別的。

人有的時候,“笨”一點,“傻”一點,不跟風進入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才是最能夠“長治久安”的選擇。

顏灧的父親,曾經有一個小小的夢想。

九十年代,在他剛開始創業的時候,顏達邦覺得自己如果哪天能夠賺到一百萬,就可以退休,然後一輩子衣食無憂地帶着老婆遊山玩水。

可隨着時代的發展,小小的一百萬,在房價高的地方,可能連個“廁所”都買不起了。

所以,顏達邦賺到一百萬之後,並沒能如願以償地早早就退休了。

顏路機械發展到今天,顏達邦已經有了足夠的“退休金”。

他退與不退,已經不再取決於“退休金”的數額,而是自己唯一的女兒對於未來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