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歪歪:

回答=》

你怎麼知道瑞銀和巴克萊有很多美女的?為什麼我都沒有聽說過呢?

而且就算是有,也和我沒有關係的。

我知道,你大概會說,我這麼說是為了讓你放心。

但我剛剛寫的那句話,純粹就是在陳述事實。

我覺得你可能誤會了我未來的工作。

我確實收到了瑞銀和巴克萊兩家投行的Offer,但我想,你說的需要考慮顏值的,應該是負責投資的崗位,而我進去之後是做數據建模和風險研究的。

我的崗位可以叫研究員,也可以叫數據分析師。

應該沒有太多直接接觸你聽說的美女的機會。

在去機場的路上,我們聊到,笛卡爾覺得可以把任何代數問題歸結為一個方程求解。

但實際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以通過數學的方法找到規律的。

經濟學也需要建立在數學的基礎上。

你之前還問過我,為什麼考北大的時候,不直接報金融數學。

概率和統計屬於基礎數學。

基礎是應用的前提,而金融環境卻是一直不斷地在改變的。

學校並不能教會我們太多的東西,需要去真實的經濟環境裡面才能探索。

我個人的看法是,數學的基礎,要比金融本身更重要一點。

只有通過數學找到規律,才能把規律應用到金融領域,進而產生金融收益。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規律的,那些現在看起來沒有規律的,只是還沒有人能夠找到而已。

數學建模,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找到別人還沒有找到的規律。

我大概又和你說了一件很無聊的事情。

感覺還是沒有找回之前給你寫信的感覺。

大概是你忽然又出現在我的生活里的這件事情,美好得讓我很難再想起,過去那個患得患失的自己。

提問=》

誰告訴你瑞銀和巴克萊有很多美女的?

…………………………

顏灧之所以會在溫州市的郊區念小學,是因為顏路鞋機廠的位置,就在顏灧那時候念的黎明路小學的邊上。

可郊區從來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如今溫州房價最高的江濱路和甌江路沿江路段,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也就是個地地道道的“郊區”,而且還和顏灧念的黎明路小學,是同屬一個“郊區”的。

溫州的地,是不是全國最貴不好說,但反正溫州這樣的二三線城市,土地的價格是要比上海還貴的。

貴到什麼程度呢?

美特斯邦威這家如今已經是上海的著名大眾服飾品牌的公司,實際上是一家創立於1995年的溫州企業。

九十年代末,因為在溫州買一畝地的價格可以在上海的浦東買到三畝地,再加上考慮到公司的未來發展,這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才逐漸拋棄了溫州,投入上海的懷抱。

當然了,美特斯邦威離開溫州的時候,上海的浦東也還不是如今這般模樣。

但無論如何,那個時候溫州有點離奇的地價也已經很能夠說明問題了。

導致溫州地價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溫州這個城市太小,主城區“鹿城區”又尤其地小。

那個時候,市區的土地稀缺到,就算你願意出三倍於上海的價格買地,也不見得有可供出售的地塊。

當年屬於“郊區廠”的顏路鞋機在黎明路的工廠,如今絕對可以算是,比較少數的,在溫州市區擁有大型廠房的“市區廠”。

拋開公司的價值不說,光顏路機械廠房和公司底下的這塊,在1990年花幾十萬買的“農地”,在二十幾年之後的今天,小几個億什麼的,是根本拿不下來的。

九十年代,把耕地轉換為商業用地,還算是一件不太困難的事情。

可是,廠房所在的土地的升值,就和你自己家住的房子升值是一個道理,你如果不賣掉,升值的部分就等於是不存在的,沒有交易,哪來的價值?

顏家就顏灧一個孩子。

顏灧小的時候,她家裡的廠子的效益就不錯。

但顏灧一點都不像是一個富裕人家的小孩。

從小在工廠裡面長大,上小學的時候,身上還時不時在廠里的哪個角落不小心碰得髒兮兮的,她的媽媽路冰然也沒有空時時刻刻看着她。

所以顏灧時常會穿一些好看卻碰髒了的衣服去上小學。

到了顏灧念初中的時候,一家人已經是沒有在廠里住了。

顏灧的媽媽可能是出於補償的心理,給顏灧買了很多高端大氣上檔次,又有些超乎那個年齡該有的比較時尚的衣服。

顏灧初中的時候,因為著裝問題被針對的這件事情,她媽媽是絕對應該負主要責任。

所以說,顏灧沒有辦法直接回答。齊亦問的那個她是不是“一個從小家境優越的人”的問題。

整天混工廠的人,能叫從小家境優越嗎?

反正顏灧不這麼認為。

可如果這個問題稍微改動一下,問顏灧現在是不是家境優越,就會比較好回答。

顏灧的家境會不會在短期之內變得特別的優越,完全取決於顏灧對於自己未來的人生規劃。

顏灧如果要回國繼承家裡的實業,那反正還是一樣,每年賺很多錢,但賺來的錢,大多都還是被別人欠着,沒有踏踏實實地進到顏家人自己的口袋裡。

顏灧也一樣需要需要一年從頭忙到尾,尤其是年底的時候,時不時地還得做一陣子”孫子”去找人要賬。

顏灧如果不想做實業了,顏家把公司賣掉,再把公司底下的地給賣掉,置換出來的現金,在溫州的富豪榜上排個相對比較靠前的位置,應該還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的。

八九十年代開始創業的溫州企業家,多半是做實業的,但實業已經是一個公認的、越來越不好做的事業。

拋開大環境不說,應收帳款是很多實業家的噩夢。

很多做實業的人,明明自己產品的銷量很好,卻在銷量越來越好的時候,被銀行和應收賬款給折騰得破產了。

應收賬款,年底的時候天天做孫子都收不回來,銀行又不會管別人欠你的錢有沒有收回來,也不會因此給你的貸款延期。

這些年全國各地實業家的日子,都有點不太好過。

尤其是那些技術含量不高、利潤又比較薄的企業,倒閉掉的比沒有倒閉的還要多。

好在顏路鞋機是國內標杆級的機械公司。

作為高科技企業,顏家生產的機械,在國際鞋服機械製造領域也有一定地位,並沒有什麼即將面臨倒閉之類的嚴重危機。

只是,做實業,畢竟是個苦差事,顏達邦夫婦也並沒有一定要自己的獨生女兒繼承顏路機械的想法。

一邊是對自己一手創立的顏路機械的感情,一邊是不捨得女兒在機械生產這樣特別不適合女生的實業裡面挑起重任。

顏達邦夫婦決定把關於未來的選擇,交到顏灧自己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