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秋闈過,便是來年春闈,需北上參加會試,馮大少爺在噩夢裡中舉後,便到京城住進靜國公府備考,至於來年春闈揭榜過後的結果,她記憶有些模糊,也不知是中,還是沒中。

當日晚膳,松椿院便傳了各院齊聚晚膳,果然是馮大少爺折桂成了解元老爺,夜太太笑得全程只見牙不見眼,眾人齊歡。

靜國公高興,是因着姻親子弟中能有出色者,多少將來能為四皇子出力,夜二爺高興的原因同靜國公一樣,夜大爺高興則看到閨女彷彿又長高了些,臉色也紅潤許多,精神更是不錯,就是坐在他與閨女中間的兒子仍喜歡揪他鬍鬚玩兒,實在讓他有些無奈。

餘下邱氏與夜瑞夜祥母子三人也是高興得很,喜事么,雖不太關已,終歸得高興高興,不能掃了夜太太的興。

楊芸釵則一直暗下觀察夜十一,夜十一全程抿唇淺笑,應當是高興的,她也高興地笑了,只是沒高興太過。

夜太太接下來公布再過數日,馮大少爺便會到京住進靜國公府一事兒,眾人驚訝,除了靜國公與夜十一。

此事兒夜太太必得先同靜國公商量,靜國公早知,故不驚訝,連次子身在朝堂,此次都禁不住微訝的神色,於長孫女絲毫無訝色的緣故,他覺得該問問。

晚膳過後,夜十一便被靜國公留在松椿院,祖孫倆同進了內書房說話兒。

夜大爺抱着已會走卻總要他抱的夜旭往內書房方向望,望了許久也不曾移步,夜二爺見狀上前道:

“大哥,別擔心,父親自有分寸。”

夜大爺語重心長:“別說大姐兒年紀尚小,就是將來長大嫁人,我也不願大姐兒思慮過重傷了身子!”

夜二爺亦是為人父的人了:“我明白,可大哥,大姐兒非是一般人,僅是身份,大姐兒將來的路必定是富貴有餘安穩不知,有些事情,大姐兒需心中有數,甚至是越早涉及越好。至於大姐兒身子康健的問題,大哥別忘了皇上早將大嫂的牌子給了大姐兒,方太醫可是隨傳隨到,嚴然同府醫無不同,有方太醫回春醫術在,大哥無需擔憂。”

夜大爺被夜二爺一番話說得提着的心落了落,一同離開了松椿院,難得一回親自將兒子給送回清寧院,且親自哄了兒子睡覺,再坐等閨女回院。

靜國公自知長孫女聰慧,素來是有一說一,從不拐彎抹角,一在內書房坐下,便直接問了夜十一:

“你早知馮大少爺會來?”

夜十一亦知靜國公找她何事兒,早是備了話說:

“武昌馮家乃祖母娘家,門第不如何,財力卻是驚人,縱是以富可敵國形容,亦不為過,此點無需孫女兒再細言,想必祖父已深有體會。”

靜國公點頭,當年他貴為靜國公府世子爺,莫說公候千金,便是公主亦娶得,最終卻娶了馮氏為夜家宗婦,其要便是因馮家財力雄厚:

“當年皇上尚非太子時,夜家便選擇了站隊當時只是皇子的皇上,既是選擇了,必傾盡全力為皇上護航謀劃。但凡成大事者,除了一將功成萬骨枯,無不是收人心鋪人脈,以德服人以能降人,攀上九五之尊一位,過程不但艱辛,所需錢財更是猶如無底洞。”

而當時的無底洞,便由夜家為永安帝舍一個世子妃鋪下馮家這條最佳財道。

自大魏開國,夜家便有從龍之功,時至今日,夜家能成為唯二僅存的公府之一,並非氣運所能道,更非皇恩浩蕩所賜,而是夜家每一代世襲罔替的靜國公竭盡心力所謀。

聽着祖父對她這般剖白,即便心知她在祖父心中早已不同,可到這會兒,方是祖父真正正式地向她挑明,已未再將她當成七齡稚女看待,夜十一心下略喜,只要祖父不再拿她當小女娃兒看,那麼接下來她所言所做之事,便要輕易得多。

她接着往下道:“馮氏子弟素來無高官厚祿之運,財運卻是極佳,世間事皆是得此失彼,馮家較之夜家官運享通,得的卻是財運,這財運便是馮家的底氣,也是馮家的利器。當年皇帝舅舅尚只是皇子時,馮二老爺正初掌馮家產業不久,尚不如現今馮家擴展的財力,就是當年那般尚不如的財力,亦能源源不斷提供金銀支持皇帝舅舅九五大業,現今馮家已成湖廣首賈,其財力之厚,難以想象。馮大老爺乃馮氏一族族長,當年諸子不爭氣,馮大老爺逐將希望寄託於孫子輩上,幸在馮家祖墳終於冒了青煙,出了馮大少爺這極好的讀書苗子,如今考得舉人功名,只剩北上春闈會試。倘有幸在殿試之上,再進一甲三元,馮家在馮大少爺這一輩的官運總算能冒個頭,指不定官運能改一改。”

這個指不定還真是指不定,倘馮大少爺只是個書獃子,非為官之料,那便是一甲狀元,於青雲仕途亦是白搭。

說了一大堆都是鋪墊,夜十一終於說到正面回答靜國公問題的點子上:

“馮家子弟多是地方小官小吏,且終邁不過五品這道坎,更愰論正三品朝廷大員。馮家在朝中並無本家子弟為官者可倚仗,倘要馮大少爺此後在仕途平步青雲,那勢必得攀一攀京中豪門借力,而做為馮家姻親的我們夜家,無疑是最佳選擇。馮大少爺中舉後,馮大老爺將其譴到京城靜國公府來寄居待考,已然開始借力。孫女兒不驚訝,早料到馮大少爺會來,那是早前已聽祖母提起過這位馮大少爺在今年極有望折桂,孫女兒再略作分析,不難得出此論。”

靜國公聽得連連點頭,又問:

“你對馮家情況如此清楚,書上可沒有,這又是如何得知?”

引經據典,見多識廣,皆可推說自書中所獲,然這家族細聞,卻非書中所有,夜十一腦子裡急速轉起來,面上無波,末了道:

“祖父忘了,母親尚在時,長公主府每年據都會收到祖母娘家送來的年禮,不止年禮,便是節禮,一年下來亦從未落下,孫女兒那時無不一刻不跟在母親身邊的,看多了便會問,母親便會像在說故事般同孫女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