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兩位選手就坐,很快就看到面前屏幕上的遊戲界面,開始作答。

整個過程很複雜,蔣老師和楊順兩人一問一答,再配合其他嘉賓和隊長的互動,將病毒影響細胞的整個過程做了還原。

楊順倒是沒怎麼關注誰快誰慢,他還是挺感謝節目組做了這一期。

科學家也有對公眾科普的義務,他正苦於沒有機會解釋,幫國家闢謠,沒想到節目組用比賽形式很好地解決了科普。

最終結果是詹媛獲勝,她率先控制病毒入侵了細胞內部,經過驗證,回答正確。

點評之後,進入第二組PK。

這一組的選手更專業,一個是中京化工大學的化學系在讀研究生喬夏天,另一個是已經參加工作,泉城第二高學的生物老師宋無缺。

兩位專業人士的加入,學歷高,而且精專,讓大家特別關心題目。

果然,這一題,比《最強大腦》曾經最難的“球型泰森多邊形”還要難。

“這一題考察你們的微觀能力,你們會看到一個培養皿A,裡面是培養液,以及2萬個細胞,這些細胞的分裂程度不一樣,種類不一樣,形狀不一樣,位置也不一樣。”

“嘉賓會選擇定位其中一個細胞,做出標記,你們有一分鐘的時間觀察這個細胞,記住它的形狀和位置,然後嘉賓會旋轉培養皿A,取消標記,你們要先找到培養皿A的標記細胞,再在培養皿B裡面找到完全相同的細胞。”

題目一宣布完畢,全場上百人,嘉賓,隊長,主持人,包括楊順,全都搖起頭來。

太變呔了!

絕對是《最強大腦》史上最變呔的考題,沒有之一。

泰森多邊形是一個聽起來很陌生,但與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算法,它廣泛用於網格布局,無線基站的建立,也就是每個人離不開的手機信號。

這個數學模型在《最強大腦》歷史上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是中外PK總決賽時用到,題目是平面的,在1萬個泰森多邊形找到標記的那個,兩個選手筋疲力盡,精力憔悴,差點崩潰。

第二次是幾年後,換成了偽3D球型,在5000+5000的兩個球體上找到標記的一個,這一期的嘉賓是歌手王利宏,親眼見證了3分鐘內找到正確答案的“非正常人”,嘆為觀止。

第三次,就是現在,升級版,真正的3D模型,難度比前兩次要大很多。

看到台上兩個青春洋溢,意氣風發,躍躍欲試的年輕人,楊順突然明白了節目組的用意。

為什麼要找培養皿里的微觀細胞?

透過現象看本質,泰森多邊形只是出題手段,不是考察目的,這一題重點考的不是微觀辨認能力,而是考察選手的耐心,和細心。

楊順知道自己可以干點什麼了。

“看到這個題目,讓我想起我當年發現貓酮的經歷。”

楊順主動說出這句話,迅速吸引了全場人的注意力。

貓酮?

這可是機密,外界好多人都只聽聞這個名字,卻打聽不到任何細節,發現者親身說法,肯定有看點。

“本草綱目裡面提到過,貓薄荷草對人類有鎮痛的作用,但具體是什麼物質起到鎮痛作用,全世界的科學家都沒找到,因為貓酮的含量特別少。”

楊順介紹道:“我們當時獲得了大量的貓薄荷提取液,準備在裡面尋找秘密,整整用了18個月的時間,我們消耗的貓薄荷提取液至少有2.5噸,最終提取到了0.5ml的貓酮,它在純天然植物里的含量,大約是萬分之一還不到。”

哇……

全場驚嘆起來,含量竟然這麼少?

但這就好理解了,如果含量多,科學家肯定早就提取到了,哪裡輪得上楊順?

其實沒人知道,楊順正在熬香濃可口的雞湯。

一般的貓薄荷確實是含量這麼低,但他催生的貓薄荷,提取液裡面貓酮的含量提高了上百倍,找起來容易多了。

“居里夫人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她是從瀝青原礦裡面提取到了鐳鹽化合物,在最富含鐳的原礦里,一噸原礦含的鐳還不到1克,含量是相當少的。”

楊順繼續說道:“現如今,科學界要想發現一種全新物質,真的很難,一個是要耐得住寂寞,二是要有恆心,以及敏銳的觀察能力,就像這道題目一樣。”

蔣老師道:“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如果兩位選手能從2萬個干擾物中找到正確的細胞,就具備了去你實驗室里做研究的水平?”

楊順微笑道:“我可以給他們一次面試或實習的機會,但我的考核肯定會很難哦。”

全場鼓掌,兩個選手更是心情激動,看着楊順,握緊拳頭,暗自鼓勵自己加油,真要是被楊順選中,加入他的抗癌實驗室,絕對是前途無量的一件事!

等選手就位,楊順走到舞台上,準備標記。

楊順控制搖桿,像開潛水艇一樣,很快進入到培養皿內部,幾番旋轉,他自己都暈了,完全沒有坐標點和方位感。

楊順選擇了其中一個點,圈起來。

計算機鎖定,程序開始運行。

兩個選手要在2萬個干擾物中間記住目標細胞的樣子,還要記住四周的樣子,在心裡計算出泰森多邊形的小範圍圖陣,再想辦法在新培養皿中找到對應的細胞。

三個隊長齊齊搖頭:“難,難,難。”

王甌看着楊順和黃壘,半張着嘴,可憐兮兮道:“我恐怕得了密集恐懼症,一看見就暈。”

黃壘側過身問道:“楊老師,你平常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全都是這樣子的?”

楊順道:“沒有這麼多,我們不是整個培養皿同時觀看的。但原理大同小異,我們的工作就是萬里挑一,甚至十萬挑一,誇張點就是在沙漠中尋找一粒沙。”

黃壘感嘆不已:“原來科研人員這麼不容易啊……”

“那當然了,在此,我正好藉助《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向全社會呼籲,希望大家能給予知識分子應有的尊重。”

楊順對着鏡頭感謝,也引起黃壘和王甌的共鳴:“我們美好生活中的許多東西,都是科學技術的成果,凝聚了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

“不要以為科學離我們很遠,其實科學就在身邊。”

“讓科學流行起來!”

這幾人的明星效應還不錯,其實只要名人們聯手呼籲,持之以恆地宣傳,相信時間長了,肯定會對社會現象有一點點改觀,許多青少年也會被吸引,進入到科研的行列。

嗯,很多年輕人就是被《時間簡史》吸引了,崇拜霍金,奮不顧身投入到物理學領域,過着……相當苦逼的生活。

台上還在比賽,兩個選手差點崩潰了。

細胞,細胞,各種細胞。

放眼望去,全是各種多邊形細胞。

他們緊繃神經,仔細觀察,將視線所及之內的全部干擾物去掉,可仍然有1/5是可疑選項,也就是4000個長得相似的細胞。

雖然畫面上什麼都看不出來,但他們的大腦中正在瘋狂計算,在形成烙印的記憶中,找到完全符合的那一塊碎片。

終於,過了十八分鐘,中京化工大學的喬夏天率先提交答案,泉城二中的老師宋無缺在五分鐘後提交。

揭曉答案的過程很快,現場拍攝和後期播出不一樣,節目要營造緊張氣氛,後期鏡頭多的很,一個個嘉賓都要出現,答案不斷拖延,中間還要穿插廣告,明明“對”或“錯”一個字就能給出結論,製作組偏要拖延三分鐘,賺足廣告費再說。

嗯,楊順也很想學着求一**薦票。

兩人都尋找到正確的細胞,但化工大學的喬夏天速度更快,獲得此輪勝利。

等宣布完結果後,楊順站起來表態:“小喬,還有宋老師,節目錄完後,你們要是有空的話可以去紅楓找我,說不定我們還能有機會成為同事。”

兩人激動的不行,連連說著感謝,全場歡呼,楊順也是頻頻向四周作揖,這才是最好的結局。

第三題,又是一道生物題,也是和DNA宣傳有關,很精彩,但不細說了。

這一期錄製完畢後,楊順和幾人交換了聯繫方式,很順利地回到紅楓。

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或許參加這檔節目,能讓我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敏,回去我就找到寫論文的靈感了呢?”

靈感確實有,文思如尿崩,楊順寫的很嗨,幾天都沒出實驗室的門。

又過了十天,這一期《最強大腦》播出。

藍海衛視耗費很多資源宣傳這一期,全國電視觀眾們已經期待很久了,許多家庭守在電視機前,全家人一起觀看節目。

汪卉早就出院了,在家裡帶着孩子,陳梅伺候月子,對待她就像對待自己親女兒那樣好,無微不至的呵護,大人恢復的很快,小孩健康成長。

另外還有苗芳菲經常相陪,有時候她還會在楊家住下,因為楊順回來後又忙碌起來,有時候晚上還不回家,就住在實驗室。

“《最強大腦》開始啦,卉卉快出來看!”

苗芳菲在客廳里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