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四百五十章墨家利弊

話說陳龍對墨休動之以利,那墨休不由心中權衡。青龍軍在長安佔據半壁江山,又有不世出的青龍之主陳龍和一眾軍師猛將,怎麼看對他墨休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就算是賭博,自己也該賭青龍軍贏。

墨休腦中天人交戰,握緊木劍的手終於鬆弛了下來。陳龍知道已經說服了墨休,微微一笑,站起身道:“這個青龍小旗就是信物。如果你陽奉陰違,不但沒有白花花的銀子,還會被青龍之主電出你白花花的*。”

墨休想着自己*四濺的場景,不由打了個哆嗦,心想不可自己嚇自己。王越被擊傷的事情自己是知道的,這老小子聽說連大小便都失禁了,他可不想這輩子遭受到雷電那樣的酷刑。

陳龍順手撈起他的木劍,感覺觸手潤滑,顯然主人經常拿在手中把玩兒,只是分量十分沉重。墨休微一猶豫,終於沒有阻止。陳龍心想加深印象的時候到了,緩緩運起團息功,木劍嘎嘎響了起來,墨休不由注意定睛觀瞧,只見木劍劍身上似乎隱隱出現一絲白氣,帶來一股虛幻感,彷彿是扭轉了時空,特別像是被霧氣籠罩的效果。

墨休心中一震,即使以墨門本身的內功,也不過如此氣象。眼看陳龍手中木劍緩緩一輪,手裡用了八分陰勁,重重砸在眼前厚重的木幾之上。

木幾瞬間無恙,數秒後咔咔兩聲,竟然如同粉末般開始散落。木粉紛紛飄飛之中,露出墨休那張震驚無比的臉,問道:“這位英雄可否留下姓名?”

陳龍跨出墨家院門的那一刻,心中感嘆,墨家子弟之中,也會出現墨休這樣的鉅子,可見物質條件的yòuhuò並非人人都能抵抗。

墨家學說絕對是我國古代哲學思想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墨子的思想涉及哲學、倫理、邏輯、教育、天文、數學、物理、工程技術、軍事等各個方面,可以稱得上是內容豐富,包羅萬象。在那個到處充滿着大國攻小國、大家篡小家、強凌弱、眾暴寡、詐謀愚、貴傲賤的不合理現象、弱肉強食盛行殺伐之風的時代里,墨子作為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位偉大的哲學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和和平主義的倡導者,從超越階級的人道主義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為廣大平民利益着想的解決社會危機的方針和措施,比如“強本節用”就是墨家的超前經濟思想,“強本”就是強調人類從事生產活動的客觀必要性,人們為了生存,必須勤勞耕織,以生產充足的衣食之財,否則就會面臨生存的危機和滅種的威脅。墨子曾說,“凡五穀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以養也,故民無仰,則君無養,民無食,則不可事”,由此可見,生產是百姓與君王生命之所系,是國家多項事業發展之根本,只有大力發展生產,百姓才能無患,國家的政治凝聚力、軍事與國防實力、外交影響力才能得以壯大,才能“國泰民安”,“強本”墨家基本的經濟生產觀。

“節用”把物質生產和節約消費放在同一個層面上講,二者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食不可不務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節也”。他認為節用可以帶來很多好處,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增加國家的財富,他反對任何過渡消費的奢侈行為,墨家力倡儉節節用思想和消費觀念,對我們正處於射huìzhǔyì初級階段的局長中國家來說,倡儉節、用尚儉,才是適度消費,反對奢侈浪費,仍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與墨學強本節用思想相聯繫的是墨子的合理分配思想,墨子強調人人生產,反對不勞而食,不勞而獲。他企盼一種在人人都勞動的前提下實現一種公正平等的分配製度,“以勞殿賞,量功而分祿”。從墨家關於分配的經濟思想中可以看到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就是“兼顧公平和效率”。如果只是單純的強調某一個方面,那麼社會可能會出現畸形發展。

在政治上,墨家的思想可概括為“尚賢尚同”四個字。“尚賢”即任用賢能,墨子認為賢是為政之本,決定着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所以,一個國家的當務之急是選拔使用大批賢能人才。用賢才經邦治國,救世濟民,國家才能興旺。墨子的尚賢主張,反映了平民要求提高社會政治地位與平民參政的主觀願望,在當時的社會狀況下根本不可能實現,但是它卻代表了一種進步的社會理想,“尚賢論”、“任人唯賢”觀點成為春秋之後歷代政治家追求政治文明的基本理念,體現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也成為了墨家最脫離當時實際的思想,哪個世家大族願意與賤民一起為官,甚至受賤民的指揮?即使陳龍,也要找個不存在的先皇護衛做自己的祖先,才能將陳家、荀家、郭家、鍾家這些精英聚在帳下聽令。

墨家“尚同”理想,主要是指以“仁義來統一天下”,希望把賢人政治推廣到全國,讓賢能之人做各級正首,作為下級的楷模,從而達到社會穩步發展的目的。尚同思想從基本內涵是自下而上,逐級統一思想和行動,即在集中的指導下發揚一定程度的mínzhǔ,這裡基本反映了墨子主張集中統一,墨子主張尚同,但並不主張在下者無條件地服從在上者,同其上的前提條件是:在上者必須是大家公認的賢者,而且必須了解下情,順從mínyì。

想當官就要樹立良好的官德,以自己的優良品行和實際行動,為世人百姓樹起楷模,影響和扭轉社會不良風氣。

《墨學》中的《兼愛》篇,就是墨子門徒對其演講所作的記錄,兼愛理想貫穿於墨子的全部學說,也是墨子終生的熱忱和執著追求。墨子所處的時代,正是一個社會大動蕩,大改組的時代,墨子學說的主旨是為醫治各種社會疾病開出良方,在他看來,社會上之所以出現各種弊端,其總病根在於人們之間“不相愛”,“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弱,富必侮貧,貴必傲賤,詐必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來實現.因而把所有“有道者勸以教人”,他還形象地把人受教育比喻為染絲,人通過教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人生下來。善少惡多,只有通過教育培養才能成為對社會服務的有用之人。總的來說在他看來,“教育是興萬民之利,除萬民之害”的有效手段,他一生身體力行,以身施教,以自己執著精神蠢言傳身教達到“從屬彌眾,弟子彌半”。墨子的一生把廣大平民教育對象,為實現其“興利除害”的社會抱負,從育人出發,為改造社會奠定基礎,他認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主張教育平等,受教育平等,被舉薦平等,要打破傳統“宗法”等制度,給人民群眾平等的受教育權利和機會。

墨家軍事思想的核心內容是“非攻”。墨家的這種軍事戰略與戰術思想的基本特徵——是建立在“兼相愛、交相利’’思想基礎上的。“非攻”的主旨是反對攻伐掠奪的不義之戰。墨子認為,當時進行的戰爭均屬掠奪性非正義戰爭。在墨子眼裡,兼愛可以止攻,可以去亂。兼愛是非攻的倫理道德基礎,非攻是兼愛的必然結果。

但是,儘管有如此多精彩絕倫的思考,墨子還是把事情看簡單了。在他那裡,人民群眾似乎只有物資需求,沒有精神需求;只有經濟利益,沒有政治利益;只有物質文明,沒有精神文明。什麼思想權利、言論權利都可以不要,因為非如此而不能“尚同”。“君權重於民權”,人民群眾將思想言論的權利交給統治者,自己只承擔反映情況提意見的義務,這就是墨子的主張里最大的敗筆,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陳龍走出墨門的那一刻,史渙也回到了曹安民的身邊。曹安民消瘦的身影捻須而立,似乎能洞察一切,史渙心裡微微惶恐,自己該不該把陳龍放過自己的事情全盤相告呢?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