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王建果這個人臘梅知道。是大伯王長凱家王貴猛的兒子。八零年王曉華去世時,王建果才八、九歲,沒想到娶了這麼一個刁蠻的老婆。

“有一個年輕一些的婦女,有一米六五高,梳着一條馬尾辮子,娃娃臉兒,很白凈。你知道她是誰嗎?給我看了半天攤兒,還賣了三十多塊錢的胡蘿卜。”

王貴勇:“很可能是王建喜的媳婦魯平花。這個媳婦心地善良。”

臘梅:“王建喜是誰家的孩子呀?”

王貴勇:“王貴坤的兒子。這個與我的關係比較遠,在六服上。”

王貴坤就是乜寡婦的兒子。那世里乜寡婦要把自己沉坑塘,沒想到這世里卻得到了她孫子媳婦的幫助。臘梅在心裡暗笑了一下。

臘梅:“我還欠王建果的媳婦一百元錢,我想給了她。你給我說她家在哪裡,我給她送過去。”

王貴勇:“就在前面那條胡同里,從北數第二戶,朝西的大門。我給你做着伴兒去,要不她再刁難你。”

臘梅“那太好了。就麻煩勇爺爺了!”

走在路上的時候,臘梅問道:“勇爺爺,咱們這裡不自己種菜吃呀?有好幾個婦女都買了我的胡蘿卜。”

王貴勇:“人們圖省事,把地里都種上了糧食,賣錢。很多戶都不種菜,吃就到超市裡去買。尤其是年輕人,嫌麻煩!”

臘梅:“要是在咱村裡的集上賣胡蘿卜,能賣出去嗎?”

王貴勇:“能,只是比城裡慢多了,還是城裡人買的多。”

臘梅:“那我還是去城裡賣吧!”

王建果的家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兒,三間北房跨着兩個耳屋,只有東廂房。西廂房的位置壘着一間棚子,棚子南面是一拉溜四個用網子圈起來的玉米穗圓囤,上面用苫布蓋着。

臘梅看到玉米穗囤,心裡忽然產生了一個壞念頭:既然你不仁,也別怪我不義,我那是隊上的錢,不能便宜了你。

心裡這麼一想,也就痛痛快快地把一百元錢交給了石大刁。

石大刁還是死鴨子嘴硬,對王貴勇說:“我也是看在她是你的住房兒吧!要不說什麼也得報告公安局,讓公家來處理。公家一處理,就不是這個錢兒的事了。”

王貴勇:“知道。大侄媳婦,她一個小孩子在大集上做買賣也不容易,能不較真就盡量別較真。嬌嬌沒事吧?”

石大刁:“沒事。是血糖低的原因。”

王貴勇:“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經過這件事,臘梅忽然產生了一個好奇的念頭:既然租賃了這邊的房子,又不願意露面,何不在暗中把周圍環境了解一番。

雖然是自己的家,曾經在這裡生活過三十年。畢竟離開了二十八年,年輕人都不認識了。

了解清楚以後,知道了誰是誰家的人,遇見事自己也好拿主意;再有類似情況,也就不悶得慌了。

受好奇心的驅使,離開王貴勇以後,便在空間通道的籠罩下,一戶戶“拜訪”起來。

憑着二十八年前的記憶,三十歲以上的人們都還能回憶起來。年輕的如果與父母住在一起,就知道是這家的後代。單過的就不知道了。

不過,年輕人很少,都出去打工去了。

讓臘梅沒想到的是,乜寡婦的老年很幸福。

乜寡婦八十來歲,身體還挺硬朗,耳不聾眼不花,起居都是自己打理。

她還是住在原來的宅院里,但土坯房已經翻蓋成紅磚大瓦房。兒子王貴坤夫婦與她住在一起。

家裡還有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兒,依偎在乜寡婦的懷裡,一會兒摸摸她的眼睛,一會兒又拽拽她的耳朵,“老奶奶”“老奶奶”地叫着。乜寡婦張着沒牙的嘴,“哈哈”笑個不停。

正要走,上午幫着賣胡蘿卜的年輕婦女魯平花回來了。進門喊爸爸喊媽,見了乜寡婦喊奶奶。看得出,這家婆媳婆奶關係很融洽。

“今天回來晚了?”王貴坤的媳婦耿蘭翠問道。

“加了會兒班兒。”魯平花一邊脫大衣一邊說:“上午買菜時,碰見建果嫂了,非要做伴兒趕集。

“買胡蘿卜的時候,嬌嬌低血糖摔了個跟頭,正好磕在賣胡蘿卜的電子秤上,把額頭磕破了一層皮。

“賣胡蘿卜的是一個八、九歲的小姑娘,建果嫂非拽着小姑娘去醫院。我一看小姑娘的攤兒沒人守着,就在那裡待了半上午。這樣一耽擱,上午的活兒就沒做出來。傍黑加了會兒班兒,也就回來的晚了。”

耿蘭翠:“虧着是計件的,時間由個人安排。要是大鞭趕,累死也不行。大巧那人,不知道麻煩人是什麼,以後見了她,躲得遠着點兒。”

“咳,別提了,我都替她臊得慌。”魯平花厭惡地說:“本來是嬌嬌自己摔倒的,不願人家小姑娘,愣訛了人家二百塊錢。”

耿蘭翠:“這個人就是沾光取巧沒夠。能賴住的,找彎彎理兒也得賴上。誰攤上她誰倒霉。這不是一會兒半會兒了。”

真沒想到乜寡婦的兒媳孫媳都這麼懂事。她的孫媳婦幫助自己賣菜,連班兒都耽擱了,並且沒一句怨言。

真沒想到啊!

前世里,乜寡婦與陳錫林相好了十多年。大食堂時,她一直在伙房裡幫廚。那個時代,幹部多吃多佔很普遍,大災荒時,餓死的都是沒職沒權的老百姓。幹部家屬一個也沒餓死的。

乜寡婦有陳錫林的照顧,一家三口平平安安度過了飢荒之年。後來條件好了,陳錫林也老了,兩個人才斷了聯繫。

之後,乜寡婦守着一雙兒女過日子,沒有抬身,也沒傳出別的風流韻事。

這世自己改變了她的命運,乜寡婦又將是一個怎樣的結局呢?

臘梅忽然間有些原諒乜寡婦:這也許正是乜寡婦的精明之處:用這種方式為兒女保住了一個家。

在孤獨和羞辱中長大的兒子王貴坤,更能體會到母親的不易,所以,也更加孝順母親。

言傳身教,下輩人也孝道為先,形成了良好的家風。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望着乜寡婦幸福的晚年,臘梅不知道現實中自己做對了還是做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