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這隊蒙古兵共有五十多個,比尹治平以前遇敵的蒙古兵要多上一些。尹治平連殺了三十多個,終於給剩餘的蒙古兵集結起來,十來個蒙兵亂箭齊放。

不過這點兒箭卻給尹治平造不成什麼威脅了,他揮劍在身前舞得幾下,便將射來的十幾支箭全部斬斷或撥落,連他的衣角也未傷到。同時腳下不停,已欺近這十來個蒙古兵身前丈許內。

這麼近的距離,蒙古兵已來不及放箭,便各執兵器一起攻來,有的揮彎刀,有的刺長矛。

尹治平一招《九陰真經》中的“橫空挪移”,身法急轉,已繞到這十來個蒙古兵身後,手起劍落,一眨眼十數劍刺出,便將這剩餘的十來個蒙古兵全部放倒。

“咻”的一聲破空疾響,一支羽箭從後方向著尹治平射來。

尹治平聽聲辨位,根本不必眼看,反手一劍揮出,便將這支向他背心射來的箭斬作兩段掉落。同時間轉身看去,發現有一名蒙古兵沒跟剛才的那十幾名同伴集結,而是躲起來暗放冷箭。

這名蒙古兵眼見偷放冷箭亦沒暗算到敵人,知道敵人太過強大,自己決不是對手。當下又一箭射出,然後策馬便向村外逃去。

“你也吃我一箭罷。”

尹治平看得分明,大喝一聲,伸手一撈,已將射來的這支箭抓在手中,緊接着他以施放甩手箭的手法,甩手一擲,利箭破空急嘯。比那蒙兵方才射來的速度更快,“咻”地一聲,準確地直射入那蒙古兵頸間,將其脖子扎個對穿。

那蒙古兵“呃”的一聲悶哼,雙手漫空胡亂揮舞得兩下,便圓睜着雙眼死不瞑目地栽下馬去。

村民們得救,有的驚嚇過度,雖然得救,還是逃命似地直跑得不見蹤影。有的則被嚇得癱軟在地,半晌起不來。但還留下來能夠走動的,大部分都過來向尹治平拜謝救命之恩。

這些村民們沒什麼見識,眼見得尹治平施展起輕功來腳不沾地,縱掠如風,一動起來猶似毫無蹤跡,便如飛天遁地一般,直把他當作仙人看待。都過來伏地磕頭拜謝道:“多謝仙長老爺救命之恩!多謝仙長老爺救命之恩!”

尹治平也懶得跟他們解釋自己這只是武功,不是法術,只吩咐道:“你們到村子裡搜一下,看還有沒有藏着的蒙古兵,萬不可逃了一個。地上躺得還有喘氣的,也都打死,莫要留一個活口。”

他雖然自信出手的位置極准,每一下都中要害,應該把那些蒙古兵全都殺死了,但保不準其中有運氣好的,稍錯過那麼一兩分而未中要害。而且這世上有人的心是長在右邊的,雖然這種人極少,這些個蒙古兵中存在的概率更少;但為以防萬一,還是要仔細檢查一遍是否有活的,絕不留一個活口。

他之前幾次出手對付小隊的蒙古兵,都是這般處理,全部殺死,不留一個活口。正因他每次都做得乾淨利落,沒讓半個蒙古兵活着逃走,回去報信,才讓他始終沒遭到大隊蒙軍的追捕圍殺。

其實無論之前的金國,還是現在的蒙古,這些異族佔領的漢人之地上,各地都有不少漢人義軍活動。這些義軍規模、聲勢大小不一,雖然都無甚能力跟金軍與蒙軍正面對抗,攻城奪鎮,搶佔地盤,但在後方搞搞游擊襲擾之戰還是沒問題的。

燒糧草、毀糧道、設埋伏、殺落單的或攻擊人少的小隊,這些事義軍們都是做的不少的。義軍中也有不少的江湖好漢,也有沒加入義軍只是三五個結伴成伙甚或單個的江湖好漢做這種事。

所以,蒙古治下的漢人地盤上,幾乎每天都會上演這種事,每天非正面戰場上而死亡失蹤的蒙古兵也着實不少。無頭公案太多,而嫌疑人也太多,各路義軍或一些江湖好漢都有可能,沒有活口逃回來報信的,蒙軍大隊不能得知確切消息,對這種事也沒法大費精力去追查。

一旦大撒人手去追查,必然會分散正面戰場上的力量,給宋軍以可趁之機。何況漢人的地盤,對他們來說,那真是人生地不熟,他們便是去查也未必查得到什麼。所以蒙軍一向都不費精力去查,而是很乾脆的直接報復。

他們查不到殺人的是哪路義軍或什麼人,但總歸是漢人不錯。稟着“寧殺錯,不放過”的主意,哪個地方出了這種事,他們便將哪個地方的漢人屠殺一番,以報復泄憤。不得不說,蒙古兵對漢人的屠戮成性,也有一些這方面的原因在內。

尹治平現在所做的,跟那些義軍與江湖好漢們所做的也沒什麼兩樣。所不同的是,他是路過時遇到而順手為之,而那些義軍與江湖好漢們則是專門做這種事。一個是兼職,一個是專職。

不過對於蒙古人來說,那可分不清楚。所以尹治平犯下的無頭公案,只要不留活口讓人回去報信,蒙古人也查不到他的頭上,最多只能在那些義軍頭上多算一筆。

尹治平也知道蒙古人的報復手段,所以每次救人之後,都會告誡被救之人,讓他們不要留在原地,儘快逃走,最好是逃到宋境去,免得被蒙軍大隊察知後派兵過來屠殺報復。

今次也是一樣,待得那些村民們將村子搜查一遍,沒有再發現躲起來的蒙古兵之後,尹治平便告誡一番,讓他們都趕快收拾東西儘快逃走,不要再在原地多留。

對於尹治平所吩咐的第二點,村民們倒是執行的很徹底,不管那些倒在地上的蒙古兵死沒死絕,每一個都用石頭或鋤頭將其腦袋打爛。村民們深恨這些蒙古兵,便是死了也要多踩上幾腳來出氣。

尹治平告誡了村民們要儘快離開之後,便不再多留,自己先行離去。這一回他沒再騎自己的那頭小黑驢,而是在那些死了的蒙古兵的戰馬中,挑了一匹高大駿碩的騎乘而去。

他之前幾次擊殺蒙兵,其實早有機會換乘馬匹。但因之前的主要目的是上少林寺謀取《九陽真經》,所以他不願多生事端。在蒙古的控制地內,私藏騾馬被發現就是重罪,何況還是搶奪軍馬。這些蒙古軍中的戰馬都是有烙印記號的,極易辨認。一旦被發現,便要惹得被蒙軍追捕,他雖不怕,但着實是場麻煩,耽誤他正事。

現在《九陽真經》已取得,他已無顧慮,何況這時已快至南宋境內。騎上馬快趕幾日,說不得蒙軍還沒發現,他就早已渡過淮河了。

----------------

回來了。

最後一個多小時,想要領精華的,請速到書評區留言發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