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李館主交待了一點事情很快就走了,宋添目送他遠去,之後拉了拉父親的衣袖道“爹,我分到什麼班了?”

兒子滿臉期待,宋二才默了默,開口問道“你自己怎麼想?想去什麼班?”

這個問題不是他所能決定的吧!

宋添聽父親提過鎮上的分班制度,蒙學班跟私塾一樣,都是十歲以下的小娃。長學班就分甲、乙、丙、丁、四個階層。甲班為首,丁班為末。

蒙學班就不提了,長學班這邊每個班級所教的內容跟難易程度各不相同,聽聞甲班都是已經通過縣試跟院試的童生,教授的內容以八股文、詩賦、策論、治事為主。

而丁班,便是四書、試帖、經義、等基礎教學。

雖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分到何處,但宋添已經不想再跟蒙學班的小娃娃們坐在一起了,他想從丁班開始,學四書。

宋添心有忐忑,試探着問道“爹,我能上丁班嗎?”

宋二才淡笑,揉了下兒子的發頂。

“如您所願。”

父子兩人去理事的堂舍交了束脩跟雜費,之後領了東西便可以回了,明日再過來上課。

宋添背着印有蒼山學館的書簍,手裡捧着一本剛領到的大學,還沒出大門便迫不及待地翻看了起來。

這書也是剛剛拿到的,雖然是舊的,卻是官書,拿在手裡他只覺得寶貝。

“爹,你看這裡還有兩張釋義書籤,應該是前人留下來的。”

宋添有些竊喜,轉頭去看宋二才卻發現他沒有跟上來,而是立在幾步外向教舍那邊看。

不遠處,宋虹站在那,見着那父子倆,人都愣了。

“宋兄,那不是你二叔嗎?”

姜博淵拍了拍宋虹的肩膀,再看過去時,便見一直在前面看書的小少年轉頭看過來了,露出臉上那條長長的傷疤。

那人便是宋虹的堂弟!

沒錯了,他提過堂弟臉上有傷。

“你們先回號舍吧,我去向二叔招呼一聲。”

宋虹交待完,便向宋二才跟宋添走去。

別人家的家事,姜博淵幾個自是無法參與,相互看看很快就走了。

“虹哥兒,近來可安?”

宋二才背着手,看見侄子日漸豐盈的臉笑問道。

宋虹拱了拱手“二叔,你跟三弟這是?”

又是書簍又是學子衫,宋虹不需要想都能猜到怎麼回事。

怎麼會這麼快,才分家不到三月,二房的銀子就夠了嗎?如此迫不及待!

宋虹的臉色十分難看,一顆心也是蹦蹦直跳。

宋添向他舉了舉手裡的書道“大哥,從明兒個起咱倆便是同窗了。”

不是蒙學班,他居然也來了丁班。

整整小了四歲的堂弟做他同窗,宋虹怎麼想都覺得臉燒。

他艱難扯出一個笑容,問道“號舍安排了嗎,住在哪房?難得你也進了學館,要是我們能住在一間號舍就好了,可惜我那邊鋪位已經滿了。”

宋虹不知此時自己在說些什麼,腦子很亂。

宋添看着他慢慢漲紅的臉,也回以一笑道“大哥,我不住號舍,住鋪子里。”

“鋪子里?二叔的藥鋪嗎。這樣也好,你辦走讀能省幾個銀錢。”

“不是藥鋪。”宋添的眼中藏着少許陰霾,糾正道“是布莊,北街那間,我們新接手的布料鋪子。”

“布莊?”宋虹不可思議地笑問“二叔,你們開鋪了,什麼時候的事?”

他是有一個多月未歸家,可二房的變化太讓人莫名了,不光送宋添上鎮,還開了鋪子?

家裡出了這麼多事,為什麼沒人跟他提過,前不久母親還來給他送糧送銀子了。

宋二才點頭“後天開張,你要是有空中午出來看看吧。”

真的,原來是真的!

宋虹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他匆匆說了幾句喜慶話,逃也似的離開。

宋添看着他的背影冷冷哼了一聲,見父親不解看過來,斂了笑道“大哥他不是好人。”

宋二才蹙眉,跨步去到兒子身後道“兄道友,弟道恭。”

宋添回“兄不友則弟不恭。”

宋二才“……”

父子倆回到北街那邊,阿綉正在前堂掃塵除灰。

“添哥,爹,你們回來啦。”

阿綉放下手裡的布巾快步迎了上去,笑問“考試怎麼樣?”

宋添翹唇,笑得有點不好意思,見父親徑直回了後面,回道“明兒就能去進學了,不過是末班。”

“你進長學啦!”

宋添點頭“雖然是末班,不過你放心,月考、中考、年未考、我都會考甲給你看。”

他會比宋虹更利害。

“成,快說說明兒個上學要帶什麼,下午咱們就去制辦。”

阿綉沒聽出男娃較勁的話,那日宋虹在她面前顯擺的事,轉頭她已經忘記了。

兩人回了後院,常氏聽聞兒子進了長學,也是高興,吃完飯便帶他去制辦了些筆墨紙硯,還有明天拜師的六禮。

河口鎮因着有一家不錯的學館,難得這個小鎮上也有兩家一大一小的書齋。

大的那家裡面有不少書本,很多還要是刻印體。

小的那家主買筆墨紙硯,以走量為主,價格相對實惠。

宋二才下午回了藥鋪,不陪兒子去了,由常氏帶着宋添出去逛了下。

母子倆去到那間小點的書齋,常氏買了宣紙跟筆墨,臨走時還問兒子要不是買把紙扇。

現下天氣已經熱了,常氏看見那些學子人手一把扇子,上面寫着字,畫著墨寶,看起來很是風雅。

宋添才沒那個興趣,在書齋里待了會,他倒是對那些抄書的學子多看了幾眼。

從書齋里借書出去抄,即能多一本書看,還可以掙點手工費,宋添感覺挺不錯的,只可惜他伸長脖子看了眼那字跡,眼神就暗淡了。

那些字跡筆力勁挺,筆峰已隱隱有游蛇劃龍之勢,不是他所能比的。

不過看對方的樣子已經是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了,等他到了這個年紀,特定會比這人寫得更好。

“添兒,真不買把紙扇?”

常氏還在門口的攤面上挑那些扇子,宋添走過去本想直接說不要,結果發現裡面還混着女子用的團扇。

“要這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