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老君證道一刻,昆崙山玉虛宮之中,元始天尊喃喃自語道:“大哥證道了?如此看來便是時機成熟之時了,我曾有有感大哥證道之後便是某立教證道之時。”

說罷,元始天尊一腳踏出,立於空中,手持盤古幡,對虛空喝道:“天道為證,吾乃元始,鴻鈞門下,盤古元神所化,今立一教,取闡明天道,順應天數之意,名闡教,以盤古幡為鎮教法寶!”

說著他將手中盤古幡往空中一拋,頓時盤古幡射出萬千霞光,天道有感,降下立教功德與那盤古開天功德,被元始天尊吸收之後證道混元無極大羅金仙。

只是元始天尊乃是完全靠功德證道,實力便不如老君,又因為他斬過兩屍且掌控三界第一攻擊法器,實力便在女媧之上。

又因為元始天尊闡教在於闡述道德,是以元始天尊功德不如老君,需要未來補全自己功德,但是原始天尊闡述功德乃是闡述鴻鈞道德,比起老君和女媧,元始天尊得一個正統大位。

是以,日後封神之時,元始天尊闡述道德,老君和女媧都要幫助他,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幾乎是闡教剛立,靈寶天尊也如元始天尊一般,立於空中,將誅仙四劍及陣圖當空一拋,喝道:“天道為證,吾乃靈寶天尊,鴻鈞門下,盤古元神所化,今立一教,取截取天道一線生機之意,名截教,以誅仙四劍及陣圖為鎮教法寶。”

話音落,那誅仙劍陣放出萬道霞光,天降無量功德,靈寶天尊自功德之中證道混元無極大羅金仙道果。

三清先後證道,一時間三界之中前來問道之人不知凡幾,鴻鈞講道之時多數人沒有證道,他們沒機會問道,女媧以造人證道,只給幾個弟子講道,尋常人沒機會聽女媧講道,三清大開方便之門,自然有無數人來問道。

老君創立人教,乃是庇護人族,只收人族大能,且必須是大智慧大毅力之人,奈何如今人族大智慧之人多不願意祈求他人,是以老君也沒有收到幾個弟子,只收了些記名弟子。

其中有一青牛向道之心堅定,甘願當老君坐騎,有兩隻犀牛精向道之心堅定,甘願做道童取名金角和銀角。

元始天尊證道創立闡教,在於闡述道德,所講述大道非根行深厚之人可以領悟,是以元始天尊收取弟子也都是非同凡響之人,收弟子也分三六九等,先後有十多人拜入元始天尊門下,其中有十二金仙,分別是:

九仙山桃園洞廣成子

太華山雲霄洞赤精子

二仙山麻姑洞黃龍真人

夾龍山飛雲洞懼留孫

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崆峒山元陽洞靈寶大法師

五龍山雲霄洞文殊廣法天尊

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

普陀山珞珈洞慈航道人

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

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

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

此外,有那靈鷲山燃燈道人,本身也是紫霄宮之中聽道之人,先天有一口棺材一盞寶燈為頂級靈寶,也是斬屍大能,加入闡教之後做了那闡教副教主大位。

有終南山玉柱洞雲中子,曾多次拜訪玉虛宮,因其和計都有一段師徒之情,本身法力神通都修鍊,被收為弟子卻不在十二金仙之下,便是燃燈道人也管不到他。

又有南極仙翁乃是當年東王公座下臣子,逍遙自在。

那靈寶天尊證道之後,改名通天教主,教授徒弟有教無類,萬族皆可來拜師,有緣的都可以算是記名弟子,道行深厚變算是真傳,再深厚則是入室弟子。

其座下有多寶道人乃是斬屍大能,和龜靈聖母無當聖母和金靈聖母,合稱為截教四大弟子,一個個法力通天徹底都是有大造化大功德之能人。

多寶道人成名多年不提,金靈聖母乃是天生的星神,天道之下未來北方星空之主,未來可以和帝俊分權的大能;龜靈聖母來歷神秘,有傳言乃是那玄龜得道之後拜入通天門下,天生有大智慧大毅力;無當聖母本是黎山老母,東王公座下大能,拜入通天門下改名黎山老母。

除去這四大弟子之外,通天道人門下又有烏雲仙軋首仙,長耳定光仙,羽翼仙等成名無數年的妖仙或者大妖拜入門下,當真真正正是萬仙來朝熱鬧非凡。

一時間,通天道人弟子只把一個崑崙仙府,仙家聖地搞得烏煙瘴氣,那元始天尊終於大怒,找通天道人理論,兩大聖人因為理念不同而破口大罵,後兩人便找已經去三十三天外的太上老君理論,只見到了那裡的計都。

元始天尊行禮道:“原來是計都道友,我大哥何在?”

計都回禮道:“老君已然知曉兩位矛盾,特意讓我在這裡等候。”

那通天教主最是暴躁,拉着計都道人道:“道兄,你最是講道理之人,你來說說,我二哥罵我弟子是畜生,我當然要反駁,道祖講道有教無類,哪裡有三六九等之說,分明是二哥看不起我弟子。”

計都嘆道:“道祖講道三千大道八萬四千天道,成聖之路三條,都是有定數的,兩位都是頂級大能,兩位闡述自己的大道不同,但是既然天道讓兩位證道,也說明天道承認你們兩人都是對的,是以你們沒有對錯,如果你們意見不和,何妨變分家如何?”

“分家?好好好,反正我看二哥不順眼,二哥看我也不順眼,分家便分家。”通天教主道。

原始天尊也表示同意,回了玉虛宮,通天教主帶領自己的徒弟去東海大洋之上開闢道場碧游宮,隨後又去三十三天外開闢禹餘天,並讓大弟子多寶道人代替自己行教化之責。

那元始天尊也去三十三天外開闢道場清微天,帶領十二金仙和雲中子南極仙翁前往三十三天外,留燃燈道人在玉虛宮行教化之責。

三清分家之後,都去三十三天外開闢道場,概不見客,他們的弟子道行一般,計都作為人教副教主,道行深厚奈何和帝俊矛盾重重,別人也不敢拜訪他,一時間,拜訪三清問道之人少了許多。

三清也不願意和帝俊分權,插手三界大事兒,樂得清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