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十一娘的確不願秦氏居貴妃之位,倒不是因為如太后所說,將秦氏視作威脅,而是因為私怨——她沒有忘記秦氏諸多暗算,好些回完全可以斬草除根,都因為燕國公一門與賀燁之間的君臣關係而網開一面,但並不代表着她的胸懷便開闊到了不計前嫌的地步,她不喜歡秦氏,甚至可以稱得上厭惡,所以她真心不想讓秦氏為四妃之首,更有底氣在她面前耀武揚威。

不過她知道賀燁對秦氏雖無男女之情,卻甚為感念燕國公祖孫三代的忠心輔佐,事實上如果沒有燕國公一門,賀燁的確缺乏與韋太后宣戰的基礎力量,賀燁善待秦氏,是無可厚非,十一娘壓根沒想過賀燁會為了她的喜惡,便克意打壓秦霽。

“可是燕國公……”

“燕國公滿門雖為忠勇之臣,秦氏卻居心不良,寬容她錦衣玉食已為底限,如果放縱其貪慾膨脹,將來難保不會再生惡念,不利於你與遲兒,我會厚待燕國公府,但無意縱容秦氏,她若被封為貴妃,難保奸小不會趨附,秦氏又非善良之輩,必然會企圖掣肘後位,與你爭鬥,是以我考慮着貴妃之位,莫若交給六姐,六姐既為你臂助,後宮人事也會順利不少。”賀燁說道。

十一娘卻覺不妥:“六姐若居四妃之首,韋太后雖不會動疑,然而六姐也會成為眾矢之的,如秦霽,必定不會甘居六姐之下,她針對我倒不需擔憂,我也擋得住她那些陰謀詭計,可六姐賢良,待人寬善柔和,萬一疏忽大意中了算計,我如何對得住她?從前是莫可奈何,現今,我當然不能再讓六姐替我抵擋明槍暗箭了。”

便說她的計劃:“陛下莫若封六姐為淑妃,秦氏為德妃,也不用擔心太后動疑,我會告訴太后,乃我建議:倘若秦氏得子,再擢為貴妃,聖上雖頗猶豫,三思後勉強認同。”

在韋太后看來,賀燁已經冊十一娘為後,為安撫燕國公,當然會封秦氏貴妃之位,她雖提醒十一娘必須諫阻,卻並不認為一定得逞,其實誰為貴妃對太后並不重要,她之目的,無非離間帝後之情罷了。

又哪裡想到,賀燁竟當真不願讓秦氏為四妃之首。

賀燁的妥協,就必須讓韋太后覺得順理成章,那麼如果十一娘提出:此時便封秦氏貴妃之位,將來秦氏得子,又該怎麼封賞?總不能立秦氏為後,抑或許其子嗣儲君之位吧?不如先封為德妃,才有封賞的餘地,賀燁如果駁回,豈不就此讓皇后憂疑?緩兵之計才是穩定之道,如此便顯得順理成章了。

十一娘既已經有了主意,賀燁當然不會反駁,頷首道:“就依你所說。”

橫豎這些內情與說法不會昭告天下,無非應付韋太后而已,秦霽當然不可能得知一旦有子便將晉位的說法,她若能體會聖意,就此循規蹈矩,這後宮之中,總不會沒她立足之處,賀燁當然信得過十一娘,不會無端端迫害秦霽,秦霽就算不為四妃之首,總不至於會受冷眼嘲笑,之於燕國公府的勛功,原本便不該由秦霽一個女子領受殊榮,事實上賀燁對當初燕國公逼迫聯姻的做法仍然耿耿於懷,更不說秦霽還曾暗害十一娘,他深深以為如此對待秦霽,已經是不計前嫌寬懷大度了。

“另有齊姬、謝姬、靈藥等人品位,陛下可有主張?”既已經談起後宮名位之事,十一娘乾脆詢問仔細。

“靈藥還活着?”賀燁緊蹙眉頭。

十一娘:……

好番斟詞酌句,方才回應道:“她雖乃太后安插耳目,倒也懂得明哲保身,又並沒行為暗害陛下之事,在晉陽這些年,尚能聽我驅使,大無必要害她性命,陛下若是厭煩,大不了我知會她遠離聖駕便是,她到底……”雖說只是侍妾的身份,確然與賀燁有肌膚之親,總不能許她如扈娘那般,在宮外婚嫁自由。

只後半截話沒及出口,十一娘便見賀燁的神色有若陰雲密布,知道又觸及了這位的逆鱗,只好含糊過去:“若此時還不予她品位,只能讓她往感業寺落髮為尼,靈藥那性情,必定不安佛堂清寂,心中不甘,反倒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莫如給她一個恩賞,許為才人,容她居一宮苑養尊處優,亦算聖恩浩蕩。”

賀燁擺擺手:“後宮之事都由皇后做主,你既要恩賞靈藥,讓她向你謝恩便罷。”

“齊姬乃忠烈之女,衡陽侯驍勇護國,卻被太后以抗令不遵之罪處死,陛下雖可赦免衡陽侯之罪,然忠魂已歿九泉,再難回天,陛下當對忠烈之後加以安撫,故,諫請封齊姬為九嬪之首。”

賀燁倒不厭煩齊姬,又的確欽佩衡陽侯之忠義,但他明明不存抵觸,卻總覺得心情頗為壓抑,又說不分明到底是哪裡不如意,勉強頷首表示認同。

“至於謝姬、元姬,正四品美人即可。”

這下賀燁倒深覺訝異了:“從前我並沒察覺皇后對謝氏不滿,怎麼差別竟如此懸殊?她與齊姬潛邸時同為媵妾,一個九嬪之首,一個連婕妤都不是,堪堪只比靈藥一介侍妾高上一階,這當中又有什麼說法?”

“潛邸時,謝氏雖與齊姬平起平坐,但兩人身分並不相同,謝氏可是太后耳目,雖她也是個明白人,不敢為太后刀匕,單只是循規蹈矩,哪裡值得恩封?再說她不是還比靈藥高上一頭,也不算辱沒。”十一娘解釋道:“再者我有意打壓謝氏,其實另有想法,如今聖上已然為九五之尊,她再無必要克意疏遠,居低位,更易顯露心性,若她死心踏地效忠陛下,不為**利益所誘,將來自然應當晉陞品階賜予恩榮。”

賀燁便再度喪失了興趣:“隨皇后安排吧,好了,別再說這些瑣碎,好容易盼到皇后入主蓬萊殿,我午膳便沒吃飽,等着晚膳大快朵頤呢,快些傳膳。”

十一娘:……

“怎麼?”

皇后汗顏:“我剛入宮,今日一番打點忙亂,尚未顧及皰廚,晚膳仍乃尚食局進奉,怕是……怕是依然不合陛下口味。”

大明宮有尚食局,負責各殿膳食,不過后妃居所往往也會另設皰廚,當然不可能操辦一桌符合規格的御膳,只限於日常羹湯、茶點、粥飲,以及調理身體又符合口味的葯膳,而內殿皰廚並非必需,能夠設置的資格雖有規限,如皇后這樣的後宮之主,若想省心,各項需用當然也可盡皆授令尚食局呈供。

當然多數后妃都不會放棄這一“資格”,因為尚食局的御廚雖說手藝絕佳,進獻飲食卻必須遵守宮規禮矩,往往過於精烹細制,后妃們山珍海味吃得多了,往往會懷念簡單樸實的家常菜肴,又難免人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喜好,關於這些又不能一一告訴御廚讓他們按需烹制,交給身邊親近的宮人在內殿皰廚備膳,便能滿足口腹之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