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地星國組建遠征太空艦隊,就是為了應對天庭的戴森球計劃。為了弄清楚戴森球的進展情況,魏新宇決定到地星國天文台真北觀測站走訪。

魏新宇從飛機下來,坐上真北觀測站的專車,行車約30分鐘,在真北市以東35公裏海拔4000米的戈壁灘上,一隻巨大的白色圓球聳立在光禿禿的群山之間,裡面包裹着一台太陽射電望遠鏡,日夜不停地巡視着璀璨星河,並用計算機描繪着太陽的觀測情況。

魏新宇走進真北觀測站的辦公室里,一位瘦高個接待他:

“我叫王林,是真北觀測站的站長,昨天接地星國國防部的電話,說你今天要在我們觀測站了解有關觀測太陽的數據資料。我連夜叫我們的觀測員整理資料,我們已經把近幾年對太陽的觀測資料全部錄入了U盤了,方便你帶回研究。”

說著王林站長把一個U盤交給魏新宇。

魏新宇將U盤放進公文包里,問:“這幾年你們對太陽的觀測,發現有何異樣嗎?”

王林用手扶了一下眼鏡,說:“近一段時間,我們發現了大量的遮蓋物出現在地球和太陽之間,造成了亮度大幅下降的現象。不過此事後來我們經分析認為遮擋太陽的只是太陽周圍的塵埃帶而已,並不是外星人什麼超級文明的“戴森球”。”

魏新宇用懷疑的口吻,問:“你確定?”

王林想了想,說:“我不能完全確定,我們真北觀測站雖然是地星國第一台射電望遠鏡,它是通過太陽發射出的無線電波來觀測太陽,可以不受光學望遠鏡的限制,並且能夠看到一些過去用光學望遠鏡看不到的太陽物理現象,讓我們能夠掌握太陽輻射能量的變化規律以及這些變化對地球的影響,但由於我們望遠鏡的直徑只有50米,接收弱信號的能力相對較弱,分辨率不高,所以不能完全否定太陽的亮度大幅下降,不是外星人超級文明的“戴森球”所為。”

魏新宇眉頭緊皺,沒有說話。王林接著說:

“你可以到真西青峰天文台去,那裡是目前地星國最大的能轉動的射電望遠鏡。這台射電望遠鏡口徑為500米,接收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大小,外形與衛星天線相似,它與我們真北觀測站50米的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了20倍。望遠鏡越大,收集的電磁波越強,你到那裡獲取有關太陽的資料,或許能夠找到你所需要的答案。”

於是,魏新宇向王林站長告辭,坐上北觀測站的專車急匆匆地朝真北市飛機場趕去。

由於去真西青峰天文台的路程較遠,從青峰市飛機場下了飛機,還需要坐一天的長途公交車,而且每天只有一趟車。此時,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沒有去青峰天文台的長途公交車了。魏新宇只能在縹緲市暫住一晚,他第二天一早坐上了長途公交車趕往青峰天文台。

真西青峰天文台坐落在青峰群山深處的一片天然的名叫大窩凼的窪地上,它的地形如同一個巨型天坑的大窩凼。大窩凼的三座青山呈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中間的窪地就是FAST’大鍋’落地的地方。三座山峰每峰間距離是500米左右,形成一個天然’鍋架’,將FAST這口’大鍋'穩穩架在上面,填滿了整個山谷。為了保持得天獨厚的電磁波環境,地星國天文管理局,在FAST項目研究之初,就以大窩凼為中心,規划了半徑150公里範圍的射電天文保護區,以大窩凼為中心,方圓5公里範圍之內嚴禁設置任何無線電發射設備。

魏新宇在當天夜晚8時,在青峰小鎮下車之後,靠着體內充沛的能量,在崎嶇的山路上走了不到一個小時的山路來到了大窩凼。這個大窩凼只有十來戶人家,處在大山深處。

坐在真西青峰天文台台長辦公室的沙發上,皋睿台長接待了他。

皋睿台長個子不高,長得很敦實,古銅色的皮膚,方型臉,濃眉大眼,說話中氣十足,他詢問過魏新宇已吃過午飯之後,給他泡了一杯茶,然後坐在他的身旁,從兜里拿出一包香煙,在魏新宇擺手拒絕不抽煙之後,他獨自點燃一支煙,抽了一口煙,吐着煙圈,問:

“我接到王林站長的電話,你到我們天文台是來尋找外星人的戴森球線索的吧?”

“嗯。”魏新宇毫無掩飾地點頭回答道。

皋睿台長又抽了一口煙,說:

“FAST既是一個射電觀測中心,也是一個巨型數據處理中心,所有觀測到的數據都會一輪輪用各種算法反覆進行過濾。通過觀測數據演算,我判斷太陽正在被外星人包裹,這是外星人的戴森球所為。首先我們發現,太陽的光變曲線裡面存在兩次大的下降,一次在第190天左右,變暗了15%,在第  320天左右,光變曲線又下降了22%。在第二次下降前後還伴有很多次幅度比較小的下降,我舉個例子來說明:像木星這麼大的行星,在合適的位置上,它最多也只能讓太陽的亮度下降1%,這種異常引起了我們的興趣。”

皋睿台長打開了沙發前牆面屏幕,調出了有關資料,繼續說:

“如圖:縱軸表示恆星的亮度(“正常”情況下的亮度為1),橫軸是時間,單位是天。看不清楚?把縱軸放大一些看看:截取其中兩次比較大的下降:我分析了儀器出錯的可能性,認為觀測誤差無法解釋這個現象,因此必須考慮其背後可能存在的物理機制。通常情況下首先都會考慮太陽周圍的一大團塵埃雲或者塵埃盤,比如著名的御夫座的ε  Aur。如果太陽的亮度下降是塵埃遮擋引起的,由於塵埃粒子的溫度比較低,恆星必定在紅外波段比正常情況下稍微亮一些,這種現象稱為“紅外超”,通常用來檢驗恆星周圍是否存在塵埃盤。可是遮擋在太陽前的物體並不存在紅外超,這就顯得有點蹊蹺了。因此,我認為從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看,一個比地星球人類先進數千年的文明是有可能為了能源目的建造戴森球的,我判斷有人正在建造戴森球,現在這個物體已經擋住了我們一些陽光。不知道,你是否認同我的看法。”

魏新宇點頭認可,說:“你的分析正確。”

皋睿台長說:“如果這是真的話,太可怕了。我查閱過有關戴森球的一些資料,有科學家認為戴森球就是將一個恆星包圍起來,不斷的吸收這個恆星的能量,供自己使用,這個要人類文明發展的速度達到二級文明才有能力實現。如果能夠製造出戴森球,那麼說明這個文明已經非常厲害了。一個文明的發展是離不開能量的,利用母星的能源只是初級階段,也是一級以下的文明,目前地星球還未達到一級文明,從一級到二級文明我們大概需要一萬年左右的時間,所以地星球人類有能力建造戴森球還需要一萬年的時間。地星球上的能源遲早是要用完的,所以最終還是要走向星空和宇宙才可以從太空中開採能源,宇宙中最不缺少的就是星體。”

魏新宇糾正說:“你說錯了,就是這個戴森球計劃,他們拆解了多少顆星體,他們缺少的就是能夠拆遷星體,現在已經危及到地星球了。我們現在就是要制止這個瘋狂的戴森球計劃。”

皋睿台長驚嘆道:“他們瘋狂,你們更瘋狂,試想一個比人家落後一個級別文明的地星球人類拿什麼來跟人家斗?你們只有被人侮辱的份,我們不如與他們合作,共同建造戴森球。”

魏新宇喝了口茶,說:“這是你一廂情願,對方建設戴森球,並不光是解決他們的能源問題,他們想一箭雙鵰,想借戴森球一舉消滅地星球人類。”

皋睿台長罵道:“這個計劃太惡毒了。難道高等文明就不能與低等文明共同發展嗎?我一直認為人類只要進入二級文明之後的高層次智慧生物,他們絕不會像我們現在人類那樣爾虞我詐,奉行森林法則,真沒有想到他們會幹出戴森球這種毀滅太陽系人類和生物的傷天害理的事情來。”

魏新宇告訴皋睿台長:“他們奉行的就是黑暗森林法則,他們建戴森球就想再次毀滅地星球上人類的文明,這是天庭兩派鬥爭的結果。”

皋睿台長嘆息道:“哎,宇宙就像是一片黑暗森林,對於某一高級文明而言,其他的文明是永恆的威脅,而最好的方式,就是毀掉他們賴以為生的主恆星,難怪,這幾年地星球人類災難不斷,都是拜他們所賜。”

魏新宇說:“所以我們必須抗爭,我們雖然弱,但我們不怕,至少能讓他們有所忌憚。”

……

兩人談着談着,不知不覺到了深夜,魏新宇為了不影響皋睿台長休息,沒有繼續再談下去了。皋睿台長將FAST探測到有關戴森球資料證據全部拷貝進U盤裡交給了魏新宇,然後叫他的助理將魏新宇安排到青峰天文台招待所去住宿。

第二天魏新宇告別了皋睿台長,坐上了長途班車,然後輾轉乘坐飛機等交通工具,最後返回到了曼特斯城。等了幾天的魏新宇終於在地星國聯盟大廈主席辦公室里見到了從外地考察回來的王守仁主席,他向王守仁主席彙報了真西青峰天文台所探測到了天庭戴森球建設確實已經進入最後階段,並遞交了他關於發現天庭戴森球建設的報告,並初步提出了他針對天庭戴森球計劃的作戰計劃,他在報告中認為由於地星國與天庭的力量懸殊太大,不能強攻,只能智取,先派出微型機器人進行偵查,待摸清對方的底細之後,找到天庭的薄弱環節,然後出兵從他們的弱處下手,採取突然襲擊,爭取一擊必中搗毀戴森球,詳細的作戰計劃正在醞釀中。

王守仁主席感覺時間緊迫,地星國必須趕快行動,地星國的太空部隊,接到命令之後,一時間派出了大量的微型機器人飛向了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