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去兵部抄錄陣亡將士名錄的僧眾,埋頭抄到天近傍晚,從開寶寺等其它寺院挑出來的僧人,趕到兵部,從頭一批僧眾手裡接過筆,接着抄。

動用迎祥池以及太學門口那塊地方,這件事兒,黑馬跑了趟府衙,找師爺說了聲。

當天傍晚,府衙的推官、師爺就帶着諸衙役,將迎祥池一帶算命的、打卦的,賣小吃的,賣假古董的,往外驅趕。

被驅開的算命打卦的,各種小販聽說清出來要做七七四十九天的大法會,頓時興奮不已。

好了,干一個月吃半年的機會來了!

沒到第二天清早,當天後半夜起,可宜和尚就聚齊了開寶寺等各家大寺小寺的知客僧,呼啦啦幾十人一起,趕到迎祥池,看位置列清單派活兒。

午後,李桑柔晃過去,遠遠看着人人一身輕薄短打,來來往往全是一路小跑的僧眾,和招募來幫忙的各色工匠和幫工。

高高的蘆棚已經支起了一排排的立桿,李桑柔仰頭看着攀在高高的架子上,個個都是武林高手的搭材作架子工,又想嘆氣。

大常說,光搭蘆棚這一項,就是五千多銀,說要是趕着平時,三千多銀就夠了,這都臘月里了,再讓人家出來幹活,工錢不能不多給些。

可她瞧着,這些搭材作的工匠們,高興得很呢,聽聽,都唱起來了!

李桑柔買了碗漿水,蹲在兩個算命攤兒中間,鬱悶的喝着漿水。

唉,這是她見識少了,以為做個法事,最了不起,也就是大雄寶殿里擠滿人,院子里再站一堆。

敢情這大法事,動靜這麼大!

“過來瞧生意的?”旁邊看熱鬧的算命先兒和李桑柔搭話。

李桑柔似是而非的嗯了一聲。

“不用瞧,這生意好做!

“你要是沒手藝,就去各家大點心鋪,趕早,買些點心,不拘什麼,像酥螺這種極貴的,也行,拿過來,加上一成兩成的價,好賣得很!

“你要是有本錢,現在趕緊就去定好,就能拿好貨俏貨,要是沒本錢,就沒法挑了,只能跟人家商量商量,大多都能賒帳,都知道這生意好做。

“不用看,是吃的就行,喝的也行,不過喝得重,得有車。”算命先兒挺健談。

“大過年的,還出來幹活。”李桑柔指了指在高高的立桿上顯擺的年青架子工。

“瞧你說的,大過年就不吃不喝了?大過年更得吃吃喝喝!不出來幹活哪有錢?

“你是外地的吧?聽口音不像我們建樂城的。”

“嗯,揚州過來的。”李桑柔看着身後跟了一大群工匠頭兒的心宜和尚。

“唉喲,揚州可慘!逃難來的?唉,可憐,當初南梁人禍害你們揚州,那一場事兒,我還捐了十個大錢呢!

“這大法會,七七四十九天,你知道吧,聽說是獨姓法會呢!

“不得了!這人吧,錢多,膽子大!”算命先兒嘖嘖。

“怎麼膽子大了?”李桑柔頭也不回的問了句。

“你是外鄉人,當然不知道!”算命先兒翹着腿,很是自得,“這些年,一直打仗,雖說咱們全是大勝,可打仗這事兒,就是大勝,那花的銀子,一樣是海了去了!

“咱們皇上!”

算命先兒拱着手,往上舉了舉。

“那可是賢明的不得了,千古明君頭一家!為了這打仗,聽說節省得很,說是一天就吃一頓肉!

“你說說,皇上都這麼節省,一天就一頓肉,滿天下,”算命先兒湊近李桑柔,壓着聲音,“滿天下就算了,出了這建樂城,那就是天高皇帝遠,看不見那就管不着!

“可咱們建樂城,天子腳下,誰敢不節省啊?你說是吧!

“這好幾年了,連個辦壽的都沒有。

“嘖,你瞧那小子,樂成啥樣兒了!說不定一年兩年都沒開張了,聽說這施主,大方得很,工錢翻倍給的!”

算命先兒再次嘖嘖。

“你這算命生意好不好?肯定不錯。”李桑柔回頭看了眼算命先兒。

“好什麼啊!我這眼不行,總看走眼!我這張破嘴!”算命先兒在自己嘴上拍了一把,“我這一門,最擅六爻,從來不靠看人下菜抖機靈騙人騙錢,我這都是真本事!

“我給你算一卦?”

“從前這裡有個瞎子,聽說也擅六爻?”李桑柔喝完了漿水,將碗遞給漿水小販。

“咦!那瞎子可厲害!一把錢撒出去,用手一摸,來的人是男是女,多大年紀,一口道出,從沒錯過!

”他是我師兄,我比他也就差一點點,我給你算一卦?“算命先兒摸出大錢。

”下回吧,我去瞧瞧哪家能賒帳拿點心,多謝您。“李桑柔站起來。

”不謝不謝,有空再來說話。“算命先兒沖李桑柔揮着手。

第二天午後,李桑柔再過來時,迎祥池和太學門口一大圈兒,已經紮上迴避牌子,再扯上粗繩圍起來了。

府衙的衙役們手裡拎着兩三尺長的細竹桿,繃著臉,來回走着,看着繩圈兒,時不時呵斥幾句,揚起細竹桿把越過繩圈兒的敲回去。

高高的蘆棚已經搭起來了。

李桑柔坐在棵樹上,看着那些蘆棚感嘆。

她頭一回知道,感情這蘆棚,還能搭出明瓦飛檐,搭得跟房子沒什麼分別,那飛檐上,連指路仙人都有!

飛檐下,工匠身上纏着厚厚的紅綢,熟練之極的從身上繞下來一長段,結成個大紅繡球,一團團繫上去。

真是好看!

一擔擔紙糊絹做的蓮花挑進來,遞上去,一盞盞掛在大紅繡球之間,垂下來,隨着風,微微搖動。

燈籠鋪的夥計舉着長長的竹桿,竹桿上串着一隻只紅燈籠,一路小跑送進來,掛上去,一擔擔蠟燭挑進來……

各色各樣的東西流進來,白花花的銀子流出去!

怪不得她從來沒看到過大法會!

第三天一早,陣亡將士的名錄全數抄錄好。

一對一對兒,總計七七四十九對一身嶄新大紅袈裟的僧眾,由開寶寺主持慧明大和尚領頭,敲着木魚,誦着經文,從東華門出來,往迎祥池過去。

四十九對僧眾後面,同樣一身嶄新大紅袈裟的僧人,兩人一隊,舉着供台,供台上放着一卷將士名錄。

李桑柔擠在人群中,看着肅穆而過的隊伍,心情略好。

這幫和尚,雖然很能花錢,不過這事兒辦的,也確實相當像樣兒。

………………………………

萬勝門城樓上,禮部宗尚書和潘相併肩站着,伸頭往下,看着往迎祥池緩緩而行的僧眾隊伍。

“真是不錯。”宗尚書嘖了一聲。

“你不用愁了。”潘相微笑道。

“是你跟我!”宗尚書一臉笑。

眼看就要天下一統,今年陣亡將士的祭祀,皇上說了,得隆重些。

要隆重就得有銀子,偏偏老戴那廝,說什麼世子大軍屯在江南,耗費巨大,他恨不能把皇城裡大傢伙兒的伙食都停了,哪有錢給他!讓他自己想辦法。

他只好去找潘相,他這禮部,歸潘相管!

潘相讓他等等,說大當家快回來了,到時候,找大當家商量商量。

還沒等他去找大當家商量,好了,現在辦法自己來了!

………………………………

陣亡的將士名錄被請進搭的飛檐挑角,富麗莊嚴的蘆棚里,一張張懸掛起來,蘆棚四邊,懸掛着建樂城、安慶府等各地名稱,兩邊柱子上,掛着翰林們擬的寫的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