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朱棣見張安世這個模樣,臉便沉了下去,嘴唇抿成了一條直線。

頓了下,朱棣道:“有話就說。”

張安世道:“陛下,這十三太保,不,這徐某某人等,確實並非是在胡鬧。臣可以拿人頭作保。”

張安世心裡有底氣了。

畢竟有些東西,若是門外漢,是不可能說出細節的。

既然這徐景昌說出了細節成敗

隨即張安世便去朱棣的大帳謝恩。

大概是心情好的預估,朱棣整個人神采奕奕的,看着張安世,笑道:“好啦,不必客氣,這是你應得的,朕還嫌給得少了呢,這三萬戶……要及早送出,朕思來想去,需是良家子。”

張安世道.“陛下,能否將這些遷徙之人……以戶的單位遷徙移動?而非太祖高皇帝時期,以家族的形式遷徙。”

這裡頭是有玄機的,戶是小家,家族是大家。

一般一戶,大抵是在五六口人上下,而家族不一樣,一個大家族,可能動輒就是數百人,甚至數千人的規模也是稀鬆平常。

“噢?”朱棣看着張安世道:“這是什麼緣故?”

張安世笑了笑道·“若是整個家族遷徙去,這新洲,只怕用不了多久,佔據主導地位的,便是那幾家幾姓了,哪裡還有臣的什麼事?可若是只是以戶抽調,絕大多數人沒有血緣關係,楊士奇這個總督,在新洲也好管理一些。”

這也是實在話,張家現在還沒有人丁前往新洲進行統治,這就意味着,現在新洲的權力是不完整的,雖已有了一個總督府,楊士奇也絕對可靠。

可張安世得確保自己兒子成年,或者自己告老前往新洲之前,這新洲不會快速地出現新的世族。

這種世族若是快速地生成,對於張家可不是什麼好事。

“除此之外……”張安世接着道:“若是新洲那邊不是舉族遷徙,那麼前往新洲之人,往往在大明就還有一些念想,臣在想,將來大明與新洲的往來也多一些。”

新洲那地方,地廣人稀,可資源卻是極其豐富,這是一片沃土,可恰恰因為是沃土,就必須得抱着大明的大腿。唯有加入大明的貿易體系,才有前途。

這也是為何,後世的澳大利亞,在英帝國的殖民體系幾乎分崩離析的時候,依舊還能勉強對英帝國維持忠誠的原因。

因此,親情的紐帶是十分重要的,新洲的百姓越是心向大明,那麼就更容易接受大明冊封的張家統治,而大明許多軍民百姓與新洲血脈相連,自然也會影響大明對新洲的國策。

張安世在新洲,顯然走的和其他的藩王不是一樣的路子,其他的藩國,大多是去的是土人較為稠密的地方,他們對大明的依賴,來源於需要大明的支持,才可在軍事上戰勝當地的土人。

張安世所依靠的,也只有這種血脈聯繫了。

此外,張安世還是有一些小私心,這新洲說遠不遠,說近不近,若是彼此聯繫加深,大量的人員還有商貿的往來,勢必對於艦船的需求極大,且更好更快的艦船,也會有着巨大的需求!

這對未來的航運業,也有巨大的發展。

朱棣聽罷,似是也很是認同,沒有過多猶豫,便頷首道:“這個……朕准了。”

“至於這一衛人馬……”張安世頓了頓,接着道:“陛下,新洲那地方,已有一支人馬,臣在想,此衛可否改為備海衛,在新洲的一處港口建立水寨,操練舟船。”

“據臣所知,爪哇、呂宋等海域,海盜猖獗,可趙王和寧王殿下,現在精力都在陸上。新洲那邊,陸上土人不多,只需百姓們自保,再加一些本地設立的巡檢即可解決安全問題,倒不如索性將這一衛人馬改為水師衛,剿滅附近海域海寇。既可肅清海賊,又可協同呂宋、爪哇等地的趙王和寧王軍馬。”

“設立一支水師?”朱棣眼眸微微一張,低頭似是思索了一下,便抬頭看着張安世道:“只是所需的艦船以及其他的火器呢?”

張安世道.“可以想辦法在本地製造,當然,這不耗費朝廷的銀子,這些銀子,臣來出了。”

朱棣便道·“也好。”

海疆太大了,大到朱棣早已顧忌不上。

而隨着大量大明的艦船開始紛紛出海,需要海賊似乎也盯上了這些肥肉,因此時不時有海賊襲擊大明艦船的消息奏報來。

朱棣現在的艦船,一部分需探險,開拓四海。另一部分則是繼續維持下西洋,巡洋的目的是震懾天下諸國。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大量的商船,可商船是很難真正擊殺海賊的,因為商船建造的目的,就是希望吃水更深,容納更多的貨物。

所以這樣的艦船,沒辦法加轉太多的防護,速度也不快,這就導致,即便遇到了海賊,哪怕船上的人足以自保,卻也無法追擊到海賊。

若張安世在新洲、爪哇、呂宋一帶,建立一支水師,進行巡洋,這就可大大地緩解了這一帶海域上航線的安全問題。

朱棣越想越覺得這個提議很好,於是道.“這個朕也准了。”

張安世喜滋滋地道:“謝陛下。”

朱棣隨即道:“你那機槍,威力甚大,每月可造多少?”

很顯然,現在最讓朱棣心心念念的,還是那機槍。

“十幾隻。”張安世道:“這已是最快的速度了,不過在臣看來,這機槍能造多少,反而是其次,其中眼下最難的,反而是彈藥的問題。它的射速太快,子彈的消耗量極為驚人,而這種特供的子彈,製造起來,十分不易,臣……現在也在想辦法,看看能否進行改進。”

朱棣道:“一定要想盡辦法改進。”

朱棣頓了頓,又道:“你說實話,一個月下來,能造多少子彈?”

張安世便道:“只能三五萬發,若是徵發更多的匠人,可能將產量提升至十幾萬發。可這樣得不償失,思來想去,還是得在工具上下一些功夫。不過……陛下,現在東西既已造出來,其實只要肯下功夫,突破這個桎梏,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朱棣想了想道:“每月十萬發,你先招募一批匠人給朕造出來,至於改進生產的事,你也要招攬一批人用功。”

張安世苦笑道:“陛下……這……有點難。”

“難?”朱棣詫異地看着張安世·“這有何難的?”

“沒有這麼多的巧匠。”張安世老實回答道:“畢竟還有其他項目也需研究,除此之外,又調用這麼多能工巧匠大批的生產,又需……”

朱棣·“.”

朱棣背着手,來回踱了幾步,才道.“我大明最不缺的就是人力,你需要多少匠人,朕給你抽調就是了。”

誰曉得張安世卻又搖頭:“陛下,此匠非彼匠。”

朱棣·“.”

“一般的匠戶,他們所能幹的只是簡單的製造而已,可若是涉及到似機槍這樣的東西,憑藉他們的技藝,想要對它進行改進,就有些難了。”張安世頓了頓,接着道:“我大明匠戶,大多大字不識,而且也不懂計算,而要真正成為巧匠,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