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好消息來得很快,就在十月國慶剛過,上面就宣布正式立項研製國產第三代殲擊機,代號十號工程,並且這個型號是由六一一所和一三二廠為總師單位,六零一所等相關單位參與設計研製。

李曙光作為新殲的優化設計方案提出者,又是航空工業最年輕有為的科技委員,即將擔任十號工程的專家組副組長,參與新殲的研製工作。

接到上面的通知後,李曙光就回到了部里,準備參加大會了。

要知道這次立項動員大會,可是非常熱鬧,有五百多人參加的會議呢,新殲項目參研單位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這次上面是下了決心,一定要研製成功第三代殲擊機,追上世界先進水平的。

不僅如此,還有一個好消息,也在開會前一天就來了,李曙光提出的航空武器裝備發展戰略規劃,已經得到了上面領導的認可,接下來只要通過專家論證,便可以正式的逐步開展實施了。

這個好消息,可以說比新殲立項還要來得讓李曙光驚喜,因為這一旦正式通過就意味着中國航空工業甚至是整個國防工業的未來將會有重大的改變,它對未來的影響太大了,甚至是包括經濟方面都有極大的影響。

新殲項目涉及到全國幾百個單位,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技術和材料都是新的,所以這次任務可不簡單,李曙光身上的責任也不小,畢竟宋總師現在可是把他當成了值得信賴的顧問,有很多新技術新材料還得靠李曙光來解決。

畢竟這是最省時間,也是效率最高的,如果真的完全靠各個單位自己去開發研製,不知道要多少時間呢,特別是航空發動機,那沒有李曙光是不可能解決的。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中國航空工業搞了那麼多年也沒有一個搞成的,倒是現在大家都看到了曙光。

比如還有先進的飛控系統,那也是靠李曙光了,電傳飛控系統在殲八殲七上都要應用,這是很好的基礎,為新殲做參考。

還有先進的機載火控雷達系統,那離開了李曙光也是沒辦法搞的,總之幾大系統的總師單位,現在也是等着請李曙光幫他們搞技術攻關呢。

今天是十月十日,是新殲正式立項的日子,在一個諾大的會議室里,坐滿了五百多人,李曙光今天也來了,他的座位被安排到了最前排,就靠着新殲項目總師單位的。

古總師也來了,雖然說現在新殲項目讓老宋拿走了,他心裏面還是有點酸酸的,看到李曙光和老宋在一起,交談得很愉快,他還是有點感慨的。

不過好在,李曙光也給他說了,下一步肯定要搞雙發重殲了,到時候六零一所肯定沒問題,這樣不就搬回一局嗎?那六零一所還是老大哥啊,畢竟雙發重殲,它的地位相當於F15,肯定比F16要來得重要啊。

就好比殲八戰鬥機比殲七戰鬥機重要。

大家都在交頭接耳,就等着領導們的到來了。

不一會兒領導們便出現在了會議主席台上,今天來的領導真不少,有十幾位很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