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巴古老爺的舒服院子,這什麼意思啊?我尋思得多舒服,才把自家院子寫到牌匾上去。”岳二炮看了一眼牌匾,滿臉好奇問道。

克力明顯是知道怎麼回事,朝眾人搖搖頭解釋道:“這倒也不是說院子有多舒服,而是直接用維文語言給直譯了出來,在不考慮美觀的情況下,當然是越簡單越直白越好。”

他頓了頓,語氣嚴肅起來:“如果有精通漢文的人幫他們美化一下,大概就會翻譯成巴古宅邸或者巴古客棧。”

“走吧,我帶你們進去看看,就先在這裡安頓下來。”

克利說完帶着岳觀潮他們走進門樓,進入院落之中,很明顯能感覺到這裡陰涼下來,就好像把外界的燥熱完全隔開了,再不見一絲悶熱,清涼中還帶着絲絲涼氣。

一樓的空間凸出石壁,頂部完全架空扇滿透明玻璃,有爬牆綠藤攀附頂蓋,既能吸熱納涼,又不至於讓屋子裡顯得沉悶黑暗。

沿着四壁,巨大拱窗位置還有不少長桌吧台,吧台之後可見貼牆靠站的長形酒櫃,陳放着眾多瓶瓶罐罐、酒壺罈子、菜缸瓦瓮,這些櫃檯在四壁形成回形空間,將客人和夥計完全隔開。

再往中心看,吧台包圍着的四方平地,擺着十幾張方桌長凳,牆壁上多掛滿他們會的各式菜樣,靠北的吧台有個前後擺動的門,推開門可以走向朝內鑿空的石窟,中間是可以上下行走的階梯樓道,兩側的牆壁上掛滿了菜名菜譜。

疆地人氣候雖然炎熱,當地百姓卻還是喜歡吃些燒烤百味,什麼烤魚、烤牛羊肉、烤羊腿、烤鵪鶉、烤青椒、烤雞蛋,只要是能上火灼燒,都能上到桌面充入菜單。

至於墨玉當地的美食,那就更是數也數不清。

胡辣蹄花湯、麻辣鹽焗花生、鹽焗蠶豆、羊頭鹵肉、涼拌牛蹄筋、紅油牛板筋、酸奶糕、冰渣冷吃粥、瑪仁塊糖、麻辣炸串子、紅棗粽子、火辣肚包肉、鹵羊腸、羊腰子、烤面肺、羊肉烤包子、羊肉烤饢、筋頭巴腦鍋子、綠豆涼糕、鮮美時蔬、藏式酥油茶、咸奶茶、漢式肉餅子、碎肉面、雜醬面、煮餑餑、南疆炒雞……看起來確實沒什麼名菜,卻都是實打實的趕路菜,味道重、分量足,如果是趕路的客商行人,味道絕對不會覺得差。

在吧台後面還有另外一塊板子,巨大木牌繪製着整個七層樓的平面圖,每一層樓的所有房間,都被繪製在版畫中,一眼就能看到房間的規格、住房狀態、樓層方位。

此刻,已經有一些當地人坐在吧台前,喝着喀什水釀造的小麥酒,度數不高,味道確實不錯,幾個絡腮鬍子的行客互相猜拳筆畫,嘰里咕嚕說個不停。

堂中另外的位置,還坐了不少來吃飯的食客,疆地獨有的食物傳出陣陣香味,飄進鼻孔,他們和夥計說明了來意,讓夥計特地挑了個視野開闊的房間,清點銀錢,拿了房鑰匙,店家帶他們進入樓梯,直接走上位於五六層的房間。

前面說道,這些土樓民居多是房聯房,樓連樓,院套院,最高處的客房也是這種格局!

推開院落,可見前後左右都有客房,門口兩側的走廊可以走到屋後,能見到屋後是兩個空中院落,這裡既是下層的屋頂,也是本層的花園,院落里長滿了各式草叢,周圍木架支起頂棚,可見藤條密集穿織,蔥蘢爬行,遮蔽了大部分炎熱天光。

花果房之下,是一套蓋了和田毯子的圓桌矮凳,上面幾個陶罐擺着茶壺,水杯。陳設很是日常。

他們藉由迴廊走進院中,仔細觀察起院落的裝潢風格。

夯土黃的牆壁堅硬光滑,窗帘門廊多是拱形,外圍裝飾着白色花草線條,窗戶間多是琉璃花窗,各種彩色玻璃拼出南疆特有的華麗圖案。

院落有主次之分,靠北的房間為正房,一般是家庭的主人或者父母在居住,左右兩間房是家庭的子女的起居房,再往後的兩間房就到了門前廊下,專門用於傭人或者是客人居住,滿打滿算一座院子至少有七八間房子。

所有房間門都延伸出遊廊棚架,可見葡萄藤攀爬其上,納涼又美觀。

走進正房之中,可以看到屋子裡的擺設接近敦煌的院樓,一應擺設齊備不缺,只是房間色彩要比院樓要濃郁很多,隨處可見花窗、琉璃、地毯、綵綢,有着西域色彩濃艷的風格。

岳觀潮感受着屋子裡的涼意:“我還尋思頂樓會比較熱,沒想到頂樓也算比較涼爽,里里外感覺起來,還算得上是清涼舒服,這是怎麼回事。”

樓房最容易吸熱!

南疆這種地方既臨近沙漠又氣候乾燥,哪怕身處綠洲之中,走在路上依然是塵土漫漫,只要他們臨近沙漠,位於荒漠之中的沙土會源源不斷被吹來,沉寂在城池中,盪起的所有東西都灰撲撲的。

在吸滿熱量的情況下,位於高處的土樓應該是悶熱的狀態,這種涼爽舒服的體感環境,反倒是讓他們起了疑心。

克利似乎對這一點並不懷疑,繼續朝他們解釋道:“你說那種吸熱的房子多是出現在沙漠中的土樓,這裡處於和田綠洲,植被已經把熱量吸收了一部分,高台民居的夯土牆壁又厚又堅硬,裡面填滿了稻草和石頭,這種東西吸熱快散熱也快,這種建築材料保證了溫度只是停留在建築上,而不會被吸納進去儲存在土樓中。”

“最重要的,是這些高台民居有着獨特的散熱結構,地龕井,坎兒井和地龕井不同,坎兒井是為了吃水用水,地龕井則是為了通風散熱。”

隨後,克利帶着岳觀潮他們,走到靠近北方石壁的地方,這裡有個柵欄做的窗戶不知道做什麼用,看起來,就好像是鋪在炕上的多孔涼席,表面疏鬆多孔,材質類似於竹子木片,鑲嵌在牆壁上挺括堅韌。

走近去感受,能感覺到一股很涼的濕氣從柵欄間吹出來,和他們進屋時所感受到的涼意絲毫不差。

觀潮看着這個東西,也就明白了房間處於高處,還能陰涼舒服的原因。

不過,也正因為這個裝飾很是奇怪,反倒是引起了他們的懷疑和好奇——這裡面為什麼會吹出濕氣?它是通向哪裡?

克力心領神會,打開四角的固定鉚釘,整個格柵板全部被他卸下來,打開手電仔細觀察,隔柵板之後是個一米見方的通道,就好像加寬版的煙囪,四面左右都有通道,能感覺出這個煙囪里簌簌流出空氣,嗚嗚聲響很是清晰。

大概,就是這個四通八達的通道,給房間帶來源源不斷的涼氣。

克力繼續解釋道:“這種地龕井在修建房屋時,就已經提前在房屋背後挖掘好地窖,修建房屋時會把地窖封起來,只留出進出的門廊和朝上的開口,由於這些房屋牆壁很厚,可以很輕鬆造出中空壁龕,只要把壁龕封起來,再屋內牆布開口,就可以形成進出風的通道。

在這樣的結構下,無論修建多少房屋,都可以將每層的通道連接起來,形成互相連接、四通八達的地龕煙囪,用於進出冷風濕氣。

實際說起來,這些中空的壁龕其實就是煙囪,頂部會有出風口,在建築的底部也會有進風口,以此實現壁龕內的濕氣循環。

如果順着壁龕進入底層,就會看到地窖中會朝下挖掘數十米的井口,形成朝下汲水的窨井,同時,地窖附近還有近十個進風口,這樣,從地下冒出來的水汽以及外界的空氣,就會藉由進風口直接吹遍整個壁龕。

如果有更富裕的商人,他們會打更多的地井,也會僱傭僕從在地窖內抽動風箱,將外界空氣抽進地窖再送入各個壁龕。

從這一點來說,這種地龕井不是窮苦百姓可以用得起的,光是這種構造就要花去不少銀圓,如果再加上打井和僱傭家僕,要是耗費的錢更是不計其數。

有這種地龕井的幾乎可以算是南疆的富戶了,如果是普通百姓,也有自己那樣的方法,他們往往是在房間里找出井口,沒有利用井口吹來的濕氣,給房間中降溫,又或者是在房屋之上全部種滿葡萄藤或者爬山虎,用植物來阻擋熱量進入房屋。

“那,冬天呢?”宋思媛問道。

克力點點頭:“如果是冬天的話,基本上不受影響,南疆冬天斷也不怎麼冷,晝夜溫差大的情況下,這些厚重土牆也能保溫,如果是再冷一點,就可以在地窖燒柴生火,熱氣會順着地窖進入地龕井,來到每個房間。

“不過,真到了生火的時候,肯定不是用這種帶格柵的板子,一般情況下是利用箍紮緊實的木板再配合骨膠,直接將洞口封閉起來,只讓熱量傳導進來,把多餘的煙霧藉由煙道完全排出去,不至於讓室內煙火繚繞產生危險。”

“哎,你們看,好像是今天賣藝的那幫人。”

他們在屋子裡看風道時,岳二炮一人在花園裡閑逛,他的聲音傳進室內,叫眾人好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