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趁着內外穩定,大楚帝國陸軍方面完成了陸軍的整體框架上的改革,把前幾年就已經實施存在,但是沒有正式名義的戰備、常備、守備三級部隊進行了正式化。

由此建立起來了戰備甲等師,常備乙等師,守備丙等師的三級陸軍組成體系。

進一步更好的運用有效的軍費,以完成更多的作戰任務,並更好的完成。

畢竟陸軍的軍費雖然多,但是養着一百多萬人也是亞歷山大……為了節省軍費,陸軍方面都是普遍性的進行軍事屯墾,哪怕是沒有條件進行軍事屯墾的地方,也會讓所在的部隊種菜養豬養雞,為的就是減少糧食上的費用支出。

你可別覺得只是省點糧食錢,不值得這麼興師動眾,但實際上這年頭養軍的費用里,大半開始其實都是人員以及騾馬開支,包括人員薪資以及補貼,還有人吃馬嚼伙,也就是伙食費用。

這一百多萬人再加上幾十萬匹騾馬,這伙食費可的什麼槍炮貴多了。

槍炮這些東西,也就是剛開始的時候採購花錢,而且槍炮的價格一向來都不算貴。

一門115毫米標準野戰炮才五六百楚元而已……還沒炮組半年的人員開支多。

同時槍炮的後期日常使用過程里,其實耗費不多,頂多就是一些訓練使用的彈藥費用而已。

非作戰期間,裝備的損耗率是很低的,不至於說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整體損耗水平也非常低。

一門前裝銅合金火炮,如果你大規模作戰,保養得當的情況下,能用幾十年呢……

而且你還不用擔心十幾二十年後不能用了,因為槍炮的壽命不是以時間來計算的,而是以身管壽命來計算的。

一門青銅火炮,你持續作戰打出去一千發炮彈後,那麼只裝備了幾個月那麼也要報廢了,再不濟也要減裝葯使用,因為發射了這麼多炮彈後,炮管的強度已經不足了,繼續正常裝葯使用的話,有炸膛的風險。

當然了,這是不考慮裝備更新換代的前提下,如果是原時空里,前裝滑膛炮時代用幾十年不過時也很正常,但是在大楚帝國這邊嘛,以大楚帝國目前的工業推進速度來看,幾十年後估計都能進入速射炮時代了……再怎麼樣也能進入後裝線膛架退炮時代。

所以楚軍里的裝備更新換代可能會比較快,但是這是另外一回事了。

整體來說,和平時期的裝備損耗率是比價低的,同時這年頭的槍炮技術水平也就這樣,都是傻大粗的玩意,保養維護都很方便的,不像是後世的那些坦克飛機一樣,維護起來很麻煩,耗費也高。

倒是海軍那邊的戰艦,維護保養起來耗費比較大,尤其是木製戰艦不好好保養維護的話,不用幾年就能變成一堆腐朽的木頭!

所以,海軍哪怕是在和平時期里的維持費用也是非常高的,哪怕水兵們不訓練,躲在港口裡天天無所事事,但是停泊在港口裡戰艦的常規維護保養也花錢的很。

而陸軍方面就沒這麼多的擔心了,火炮這東西撐死了就是給火炮防鏽,然後在軸承里加點潤滑油就完事了。

火槍也是差不多,弄點槍油擦一擦就差不多了。

日常來說,陸軍的最大開始還是人吃馬嚼。

所以,陸軍方面才會大張旗鼓的在各部隊都推廣軍事屯墾,種菜養豬養雞鴨,以節省伙食開支。

效果也非常不錯,大規模的軍事屯墾,也是大楚帝國陸軍能夠在有限的軍費里,維持大量的兵力。

不過饒是如此,陸軍的軍費壓力依舊非常大。

如今進行三級編製,陸軍的一大目的就是在有限的軍費里,獲得更強悍的戰鬥力,或者說,就是把資源進一步向戰備傾斜,讓戰備部隊具備更強悍的作戰能力,然後留用這些戰備部隊奠定戰場上的軍事優勢。

把錢花在刀刃上!

這是陸軍最近幾年內部持續改革的一個重要出發點,對此,羅志學也很支持陸軍內部的自我改革。

不怕你瞎折騰,就怕你坐吃山空混吃等死。

瞎折騰,折騰出問題了,那麼解決問題就是了,而且還可以通過小範圍試點的方式來控制問題,先用小規模的部隊進行試驗,試驗效果好了再推廣到更多的部隊,最後才是全軍推廣,就和之前的戰備部隊、常備部隊的模式一樣。

但是不折騰,就一直這麼固守自封,等到有一天發現敵人變強了甚至超過自己的時候那麼可就完蛋了。

而到時候想要改,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改得了的。

羅志學不希望看見陸軍故步自封,同樣的他也不希望看見海軍自我約束,而是要積極的進行創新,在國內工業技術持續發展的情況下,持續探索發展更好的戰艦以及更先進的戰術。

這也是羅志學直接批准了幾十萬的額外專項經費,讓海軍去搞鐵肋木殼船的緣故。

得到大楚帝國皇帝羅志學的支持,海軍的鐵肋木殼船的研發進度非常快!

海軍艦政部很快就根據了眾多廠商,尤其是大冶鋼鐵公司以及負責加工大型熟鐵零部件的大冶重型機械公司所提供的各項鐵零部件的材料新能,進而在承順十六年六月份完成了第一艘鐵肋木殼船試驗艦的設計。

這艘試驗艦並不大,設計排水量只有六百多噸而已,戰術定位也只是一艘護衛艦,而不是更大的巡洋艦甚至是戰列艦。

這艘試驗艦,將會全面採用鐵料作為主要的承重部件,比如船肋、橫樑框架等,然後在鐵制的承重框架上鋪設木殼、木夾板以及上層建築。

為了減小技術難度,降低研發風險,除了承重結構大量採用鐵料外,其他方面還是變化不大,部署的火炮以及船型等依舊採用了原有護衛艦的諸多設計。

簡單來說,這艘試驗艦,對比大楚帝國海軍正在建造並使用的其他同級別護衛艦而言,只有承重結構材料上的區別,其他的變動基本不大。

初始設計完成後,海軍艦政部把設計方案遞交了上來,羅志學看過後也沒有進行太多的干涉,更沒有對其中的一些設計細節進行干涉。

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這是羅志學的一貫方式,他很少干涉下屬官員們的專業領域裡的具體事項的。

別說這艘試驗艦了,就算是陸軍改革這麼大的事,羅志學也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更不會過多的干涉具體事項。

他可不認為自己擁有了後世的些許知識,就會比這個時代的專業人才更加聰明,考慮的更加周全。

甚至在陸軍的線列戰術研究上,如今的羅志學其實也不如陸軍里的那些專業將領了,人家天天琢磨着研究這些玩意,可不是羅志學依靠後世的一些常識性的知識,來個腦袋一拍就能夠想出更好的辦法的。

因為很多事情都不是說你覺得好就好,更不是後世更先進的東西就一定後。

以大楚帝國的目前的技術水平,羅志學就算提出來什麼陸海空三位一體,步坦協同之類的戰術思想也沒什麼用處啊。

戰術這東西,並不是先進的就是好的,而是適合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