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皇家理工學院生物醫學系,一名穿着傳統儒服,頭戴方巾的年輕儒生,正在講台上不斷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寫畫畫,而下頭則是有二十多名同樣年輕的學子們正在認真聽講,不少人還在用手中的蘸水鋼筆做着課堂的筆跡。

台上的儒生講師一邊寫着,同時口中還在不斷的說著:“經過我們的多年試驗研究,尤其是針對人體內的各種細胞以及細菌進行長期的觀察,我們已經很確定,人們相當多一部分的疾病都是由細菌所引起的,比如最常見的風寒感冒,我們從感冒病人的唾液里發現了大量健康人唾液里不存在的細菌。”

“很遺憾,到目前為止,我們尚未搞清楚這些病菌為什麼會導致人體發病,暫時也沒有找到完善的解決方案來杜絕這些細菌致病,但是卻是可以很肯定的認為:大部分疾病都和細菌都有着直接的聯繫。”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人體內的各種細菌非常多,並不是每一種都會引起疾病的,這一點必須牢記,細菌有很多,有些是有害的,有些是我們健康人所不可或缺的,有些則是可有可無的,而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把一些有害細菌找出來,然後幹掉它,恢復人們的健康!”

“這將會是一項漫長無比的研究工作,可能持續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所以我們暫時不用太糾結這些,展開漫長的細菌學研究之前,首先來讓我們親眼看看細菌是什麼樣的!”

“而今天,我們將會正式認識我們人類的敵人以及朋友:細菌!”

“為了認識細菌,我們需要用到一種科研工具,顯微鏡,如今我們手中的這種顯微鏡,是鎮江光學儀器公司生產的800型顯微鏡,儘管這種顯微鏡還不是最先進最頂級的科研用顯微鏡,但是也足以讓你們看清楚細菌了!”

說到這裡,講台上的講師臉上露出了一些笑容:“說起來我們的細菌學,還得多謝鎮江光學儀器公司,正是他們所生產的一系列顯微鏡,從最開始的數十倍的原始顯微鏡,再到現在的數百倍,甚至上千倍的顯微鏡,才能夠讓我們知道一系列的微觀世界,知道了什麼是細胞,知道了什麼是細菌!”

隨後,年輕的講師在台上對一架體型不算小的顯微鏡進行了調整,調整好之後,這才道:“輪流上來,都親眼看一看樣本吧,哦,對了,這份樣本是我的唾液……相信你們會大有收穫的…”

看着學生們輪流上前觀察,宋蘇謙帶着澹澹的微笑,這些都是今年剛考入皇家理工學院,然後根據個人意願以及學習成績報讀生物醫學系細菌學的學生。

雖然看着只有二十多個人,但是也不少了。

畢竟他們細菌學的人一共也沒多少,教授以及留校任教的研究生們,一共也才二十多個人而已,而在讀的本科學生則是有八十多人。

全部加起來也就百人出頭!

實際上,如果只算小分支的話,細菌學的人數已經不算少了,隔壁搞神經學的人更是只有區區六個人,就一個老師帶着五個本科生!

倒是生物藥劑學的人很多,老師連帶學生加起來兩百多號人……不過人多有如何,這麼多年了,錢燒了不知道有多少,但是根本就沒有搞出來重量級的研究成果……

天天說製藥,但是除了你都不知道具體什麼成分起了作用,甚至都不知道有沒有用,充滿了各種玄學的中藥方子所製成的各種所謂中成藥外……真正的創新葯一種都沒有……

系裡每次開會的時候,系主任都逮着生物藥劑學的人開噴……說哪怕一堆狗屎花了這麼多錢,這麼多年時間也能做出成果了,結果你們連屁都不放一個……

成果甚至都不如和生物醫學不沾邊的化學系……隔壁化學系的人,做試驗的時候無意中發現苯酚還能用來殺菌,並且效果極好;此外化學系的人也通過詳細的試驗以及數據證明了,酒精的廣泛殺菌作用。

這些都為外科無菌環境提供了理論基礎以及實際解決辦法。

畢竟科學家們已經知道了細菌是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為了確保病人的健康對周邊環境,也就是手術室,病房進行廣泛消毒,能夠有效的抑制疾病的擴散和傳染,避免病人的感染。

這也直接導致了手術室這種無菌環境的誕生!

以往進行外科手術,嗯,主要是軍醫做截肢、挖彈或縫合傷口的時候,都是隨便找個地方隨便消毒就行了,現在嘛,則是更進一步,發展出來了多重消毒,專門的無菌手術室等等。

此外還研發出來了乙醚這種麻醉藥,讓手術的展開變的更方便!

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但是讓生物醫學系這一堆自詡自己才是研究疾病和治療手段的人很尷尬的事……這些醫學技術上的進步和他們沒啥關係,因為這都是化學系的成果。

一票玩各種化學,連人體有多少塊骨頭都不知道的煉金師,竟然變成了治病救人的醫學專家……這怎麼看怎麼扯澹!

而且化學系那邊已經在籌備化學病理學這門專門的學科,明年就開始正式招生了……

尼瑪,這不是搶他們生物醫學系的飯碗嘛……

宋蘇謙心中對化學系那群人很不爽,但是卻又無可奈何,這醫學發展搞起來太麻煩了,尤其是他們搞的還是生物醫學,那就更難了。

知道了細菌又如何……他們現在連細菌導致的發病原理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該如何有效的滅殺人體內的這些有害細菌!

總不能直接喝酒精殺菌不是……別說人頂不頂得住酒精,關鍵的是治病的病菌也不僅僅是在口腔以及消化系統里有啊……常見的還有呼吸系統甚至體內各處地方,這些地方酒精可去不了……

總不能往氣管里灌酒精不是,那不是治病救人,而是殺人了。

生物醫學的困境,讓宋蘇謙知道光靠一個人兩個人是很難獲得突破的,必須有更多的人去研究,去做各種試驗,然後才能夠得到重大的突破。

細分到細菌學上也是這樣,現在的人手不夠,那麼就繼續招生,把人數提上去,然後把其中的優秀學生留校任教研究,逐步擴大細菌學的中堅人才力量。

只是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出一個重量級的成果……他就沒什麼信心了。

不僅僅細菌學這個小分支如此,擴大道整個生物醫學系都是如此,在大楚帝國的當代里,純粹的醫學研究比冶煉機械等領域要更難。

這不,隔壁的物理系裡最近又搞出來了一個大新聞,他們搞出來了一個大型的熱氣球,而且還實現了載人升空試驗。

並且在系留載人升空試驗成功後,他們又展開了非系留載人飛行試驗。

這一試驗吸引力眾多人的注意力,就連皇帝羅志學問詢,都是準備參加並觀看這一次的試驗!

承順十七年冬十二月二十三日,年關時節,位於金陵城郊的近衛軍大型訓練場里,上千名觀眾出現在這裡並準備觀看熱氣球飛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