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承順四十五年的冬天,對於大楚帝國而言,是正式開啟電氣化的時間節點。

這一段時間裡,電力開始應用於一些特殊行業的工廠,用於工業生產,提升了生產效率。

也是這一段時間裡,電力照明開始整整走出實驗室和頂級戰艦,開始真正的進入人們的視野,儘管只有皇室以及財大氣粗的富豪權貴、商業性建築使用燈泡,距離進入尋常百姓家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要走,但是不管怎麼說,電力照明已經算是進入了商業應用。

同時,還有更多的廠家正在為他們的產品提供電動機版本。

如大楚帝國里的首屈一指的升降梯廠家,廣州天河升降機公司,就在原有的蒸汽機動力的升降機為基礎,進行改裝,準備向市場推出了採用電動機的升降機,‘電梯’預計在年後就會出現在市場上。

同樣的還有製冷設備,製冷設備最核心的零部件就是壓縮機,而壓縮機是需要外部提供動力的,之前的時候使用的都是蒸汽機動力,而這個蒸汽機動力是可以直接替換為電動機的。

帝國里最大的製冷設備企業,貝爾製冷公司已經上馬了電力製冷設備的研發項目,因為只是簡單的替換動力,所以研發進度也不會太慢,預計年後也能夠順利推向市場。

這個冬天,隨着松江電氣公司正式向市場推出新式發電機,並且應天機電公司也及時向市場推出了新式的直流大功率電動機,電力在工業上的應用非常迅速。

儘管諸多項目都還在研發當中,暫時還沒有整整投入市場,哪怕是很多企業的電動機為動力的生產線暫時也還處於設備採購,安裝調試階段,真正實際應用電力的企業或產業極少極少。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幾乎整個工業界都已經知道了電力時代已經來了,並且是以一種不可阻擋的勢頭迅速襲來。

電力的工業應用以及電力照明還有其他的一些零星的電力應用,在承順四十五年的冬天裡以井噴的方式出現,這讓羅志學很欣慰。

努力了這麼多年,總算是把電氣化給搭起架子了。

哪怕這種程度的電氣化實際上是非常落後且原始;同時受限於成本,技術等限制,想要大規模的推廣普及應用電力設備還有非常長的一段路要走,簡單預估至少要十幾二十年的時間才能夠完整整個電力設備的工業化普及,至於電氣設備進入尋常百姓家恐怕還要更久一些。

但是,不管如何總算是起了頭,後續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繼續走下去就行了。

等到明年各種電力設備陸續出現的時候,羅志學甚至都可以自我吹噓一句帝國已經正式開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之所以只是自我吹噓,而不是真的這麼認為,那是因為還缺了個內燃機……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標誌就是電力應用以及內燃機應用,缺了其中一種的話就不夠完整。

針對這種情況,羅志學吩咐了翰林院對帝國國內的內燃機研究進行摸底,他首先需要知道內燃機目前的研究進度如何了,然後才能夠針對性的做出相應的措施進行扶持,刺激發展。

而這一番摸底比想象的更加簡單……因為目前國內進行內燃機研發的企業,只有三家……那就是國內的三大農機企業,並且研發方向也是高度統一,那就是煤氣機……畢竟三十年代他們開始搞內燃機的時候,石油工業都還沒有開啟呢……更沒什麼汽油和柴油,至於煤油倒是有了,不過在石油提煉煤油之前,煤油這玩意是從煤炭里提煉出來的,成本非常高昂,難以普及。

所以當時的三大農機公司想要搞方便的小型高效率動力系統,受到燃料問題,除了煤氣機外也沒啥其他的好路子。

所以才出現了三大公司都一股腦跑去研究煤氣機的緣故,只不過這三家企業的煤氣機研究都談不上順利,遼東河口機械公司的煤氣機研發進度算是最不錯的,甚至還搞出來了四衝程的內燃機結構呢。

但是他們的研究也是最失敗的,搞出來的煤氣機安全性非常堪憂,三次實機測試三次失敗,妥妥的的坑貨。

其他兩家公司搞出來的煤氣機也不咋地,連個四衝程都還沒有呢。

除了這三家企業外,帝國國內研究內燃機的機構或企業就非常少了,只剩下一個皇家理工學院……畢竟皇家理工學院基本啥玩意都有人研究,內燃機也不例外。

不過皇家理工學院內部對內燃機的研究也沒什麼太大的成果……理由也很簡單,之前連石油工業都還沒有,汽油和柴油這些東西都還只存在於實驗室里,可別提大量向市場供應了。

要搞的話也只能搞煤氣機了,但是研究進度也就那樣,對比三大農機企業而言,理論成果領先不少,但是實際應用成果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羅志學摸清楚了帝國國內的內燃機研究情況後,開始指示了皇家理工學院那邊加大內燃機領域的投入,同時也指示了工業部那邊,要適當的扶持內燃機領域的發展。

羅志學的簡單幾句指示,卻是給內燃機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首先是皇家理工學院這邊,皇家理工學院雖然科研人員眾多,經費豐厚,但是他們的科研項目也超級多。

在動力系統研究上,皇家理工學院就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蒸汽機領域裡進行研究,這也是大楚帝國的蒸汽機水平越來越高,甚至達到了遠遠超過其他領域的緣故。

但是隨着羅志學的指示,哪怕只是簡單的幾句指示,皇家理工學院這邊也是迅速提升了內燃機領域研究的權重,更多的人員以及經費開始向內燃機領域傾斜。

除了皇家理工學院外,帝國官方科研機構,主要是一些大學裡從事內燃機研究的教授們,也是陸續獲得了大力的科研經費支持。

除了科研界外,在產業界里的扶持力度也非常大。

三大農機公司,則是很意外的陸續有上級的官員開始進行視察,視察的項目也是直奔內燃機研究。

這讓遼東河口機械公司都很無語……哥,我們的煤氣機研究都已經停掉了好幾年了,如今除了一大堆沒啥卵用的煤氣機專利外,啥也沒剩下了。

如今你要來考察我們的內燃機研究?我都沒項目組給你看了。

不過作為純官辦企業,人家工業部的上級官員要來考察,而且指名道姓要考察內燃機項目,他們有啥辦法,只能是把塵封了好幾年的內燃機項目組重啟,把早已經分流到其他項目的研究人員臨時召回來了二三十個人做做樣子。

原本以為只是應付了事,然後大家該幹嘛幹嘛。

沒有想到的是,考察剛結束,上級官員就很貼心的問他們有沒有什麼困難啊,要提供什麼幫助啊,研發資金夠不夠啊,需要不需要協調項目研發資金啊……

這一副過來做好人好事的模樣,讓遼東河口機械公司的人都愣住了,公司成立幾十年,風風雨雨經歷過不知道多少事,哪怕是他們最風光,成為農機市場龍頭企業的時候也沒見上級官員這麼客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