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大楚帝國首都金陵城郊外,皇家理工學院的飛行試驗場內,昔日沒什麼人的試驗場今天卻是人多了不少。

這個飛行試驗場,最早的時候是專門為了熱氣球的研發而設立的,為大楚帝國在早期的氣球研發以及後續改進過程里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在發明並在戰爭中大規模使用熱氣球之後,大楚帝國的諸多科學家們就想方設法讓氣球動起來……

因為熱氣球這東西,本身是沒有動力的,為了避免失控只能採取系留的方式,在軍事應用上主要用於偵查,火炮較射。

目前大楚帝國的諸多炮兵部隊以及海軍的戰艦,都廣泛裝備使用熱氣球用於偵查以及火炮較射,效果相當不錯。

後來科學家們在進行研究的時候,發現空氣里的不同氣體的密度是不一樣的,其中的氫氣明顯輕於空氣,裝載了這種氣體的氣球可以升空,而不用和以往一樣需要依靠需要依靠火源產能熱空氣維持升力。

由此進行了漫長的飛艇研究……但是在相當漫長的研究時間裡,飛艇始終難以實用化。

首先是動力問題,早期連小型輕量化的蒸汽機都沒有成熟,因此飛艇只能使用類似自行車一樣的人力驅動的螺旋槳,但是這基本不具備實際使用價值,只能說是證明了在飛艇上安裝動力裝置,驅動螺旋槳這一條道路的可行性。

隨後楚國的科學家們又把小型輕量化的蒸汽機也安裝了上去,不過依舊難以實用化……蒸汽機這東西,還是太大,太重了,而且需要攜帶的煤炭也很重。

但是,這也算是證明了依靠純機械動力也是能夠飛艇按照固定方向飛行的。

再後來,楚國人又在三十年代裡嘗試過使用電動機驅動,沒錯,在大楚帝國大規模應用電氣化之前,就已經開始嘗試着使用電力驅動飛艇了。

使用早期原始的蓄電池,然後搭載一個直流發電機,直接驅動飛艇飛行!

而使用電力的飛艇,某種程度上算是比較成功的,但是距離大規模實用化依舊困難無比……畢竟當代的電氣化水平還是太低了,蓄電池的能量密度也太小,所提供的能力以及續航時間非常有限。

\b一直到四十年代後,汽油發動機技術逐漸成熟並應用後,科學家們把汽油發動機搬上了飛艇,這才讓飛艇具備了真正意義上的可實用化。

在承順四十三年的時候,楚國的科學家們就已經把裝載汽油發動機的氫氣飛艇送上了天空……不過即便如此,也還存在着諸多的問題。

比如起降過程的安全問題,再比如非常重要的飛艇所採用的氫氣所帶來的安全問題……這氫氣可是一種易燃爆燃的氣體,稍微給它來點火星,人家就能給你上演一場大爆炸。

過去多年來,飛艇的諸多試驗里出現事故的次數可不少。

不過即便如此,也沒能阻擋大楚帝國對飛艇的持續研究乃至嘗試應用。

不過現階段的\b飛艇應用,主要還是集中在軍用領域,至於民用領域嘛……也不是沒有嘗試過,但是結果不太好…事故率太高了。

一種事故率太高,而且一旦出現問題就是被一鍋端的交通工具,註定是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公共交通工具的。

在皇家理工學院的飛艇實驗室製造試驗的載客飛艇,在進行頻繁模擬載客試驗飛行的過程里,十艘有四艘都燒毀之後,帝國交通部直接出台了文件,要求任何用於商業運營的飛艇,都必須具備非常嚴苛的安全標準,否則一律不得用於商業運營,包括不限於客運,觀光等業務。

\b客運的飛艇倒是標準低一些,但是也非常苛刻……

因此飛艇在大楚帝國里雖然也陸續研發了二三十年,但在民用上一直都是處於零的

狀態……

但是民用的雖然沒有,然而軍用的卻是已經陸續出現!

一方面是軍方可以承受更高的建造成本,建造使用技術規格更高,相對更安全一些的飛艇……畢竟軍方用飛艇這玩意也沒打算用來搞什麼轟炸或者運兵,而是作為一種偵查,監控裝備來使用的。

對載荷要求比較小,對飛艇的性能要求比較低……而這種低性能也能夠讓飛艇擁有更多的設計餘量,進而更安全。

當然,最重要的是軍用裝備嘛……看的是效果,而不是安全,些許安全風險在軍方看來完全可以接受。

要說安全的話,諸多武器裝備都和安全沒啥關係……比如火炮這玩意,炸膛,彈藥殉爆之類的那都是常見的事,哪怕是楚國里最先進的戰列艦,去年也有一艘二等戰列艦在實彈訓練的時候發生彈藥殉爆事故,導致上百人死傷,戰艦被重創。

四五十年代的時候,楚軍在內戰中還廣泛使用火繩臼炮呢……那鬼東西的安全性,可比什麼飛艇差多了,經常就來個炸膛,或者炮彈剛飛出去就在自家炮兵陣地頭頂上爆炸……

以至於在那個年代,臼炮的炮手被譽為最危險的兵種……比充當先鋒,沖在戰場最前頭的戰鬥步兵們還危險。

不說在技術落後的當代,就算是原時空的現代……很多國家裡裝備的戰鬥機,那也是一邊服役一邊掉……

一些極端的戰鬥機在一些極端國家裡,往往到了服役生涯末期也沒剩下多少架了,而不剩下多少的原因可不是被敵人打下來了,而是它自己掉光了。

如India,一共購買了八百多架IG21,一邊用一邊掉,前後大概掉了四百多架……就問你怕不怕!

所以,軍事裝備和安全談不上,真要安全的話,那它也不是一件合格的軍事裝備了……因為軍事裝備總是需要在技術有限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壓榨出來更好的性能。

而這種極端設計,往往也導致了安全性堪憂……

當然,太過危險的還是不行……所以早年楚國人搞出來了木製引信榴彈後,就把火繩引信榴彈第一時間就全面淘汰了,半點留念都沒有。

如今的飛艇,也是處於類似的狀況……要是安全性自然是差了點,但是其機動飛行的特性卻是軍方非常渴望的。

\b尤其是在土着地區里,土着手裡頭也沒啥能夠威脅飛艇的武器……楚國人自己倒是有可以用來攻擊熱氣球乃至飛艇的重機槍,小口徑火炮……比如四十毫米速射炮,乃至重機槍……尤其是重機槍這東西,隨便改進槍架,可以抬高機槍的仰角之後就能夠攻擊飛艇了或熱氣球了。

但是土着沒有啊……

線膛火炮以及重機槍可是帝國嚴格管控的武器裝備,至今沒有開放出口。

因此土着手中,是缺乏對付熱氣球,飛艇的相應武器的。

這使得了楚軍使用飛行進行機動空中偵查的時候,就顯得非常恰意……

當然,這也只是理論上,實際上楚軍目前使用飛艇偵查也是極少,大部分都是用於戰略性質的偵查,而戰術偵查幾乎不用……不是飛艇不好,而是大部分時間都用不着……

楚軍打仗嘛,一路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用不着搞亂七八糟的戰術偵查之類的東西,有這個偵查的時間,楚軍都已經把敵人滅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