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承順五十一年夏六月,金陵城使館區。

哈爾布蘭德穿着一身得體的細羊絨職業裝,腳上穿着的是擦的發亮的黑色皮鞋,光頭上帶着一頂絲綢制的圓頂紗帽,手中則是拿着一柄水墨桃絲十六股的美人圖摺扇。

這副打扮,乃是典型的大楚帝國里中上層男性的打扮,早期的時候還只是在職場民間里流傳,而官場上的人依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依舊保持着穿漢服的習慣,但是後來也逐漸被改變,大小官員們在日常辦公的時候,也開始穿着職業裝了,只不過即便是穿着職業裝,在胸前也會佩戴他們的品級胸章。

\b這種從軍服里延伸而來的服裝,沒有經過任何人的推動,甚至連羅志學自己都沒有去推動過,但是在數十年時間裡卻是逐步發展完善,然後依靠着廣泛採用呢料所帶來的簡潔整齊的風格,加上上衣下褲的制式也適合日常工作……由此一步一步的向全社會蔓延。

最早的時候,是一些普通的工人,中下層的文職工作者為了方便工作開始穿軍服小改而來的類似軍服一樣的服飾,然後大量中層男性跟進,並推高了這種服飾的發展,因為這種服裝大量的出現在工作場合,這也是這種服裝被稱之為職業裝的緣故。

隨後,職業裝進一步向上層蔓延,哪怕是高層管理以及大老闆們也開始穿這種衣服,同時一些官員,貴族等人員在非正式,但是又不算太私人的一些場合里開始穿職業裝,並把職業裝對細節,布料,版型的要求推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進入四十年代後,官員們哪怕是在尋常上班的時候,也開始穿職業裝了……其實也沒啥太特殊的原因!

主要是四十年代初的時候,一直都在辦公場合里常年穿儒服樣式龍袍的羅志學,開始在一些辦公場合里也穿職業裝了……羅志學開了頭後,下頭的官員們自然也是有樣學樣。

其實在這之前,也少數官員在日常上班辦公的時候,穿着修身整潔的職業裝的,做事情要方便不少……

畢竟官員們之前日常穿的漢服,可不是什麼古代勞動人民的漢服,而是士子等上層人士所穿的那種寬袖長袍,看起來很好看,但是做一些工作的話多少還是有些不方便的。

以前之所以不穿職業裝而是一身漢服……那是因為上級官員們都一身漢服,而上級官員們之所以天天一身漢服……

雖然大楚帝國在官員着裝上,實際上並沒有強行要求官員們在日常辦公的時候必須穿漢服樣式的官袍……只規定了在正式,禮儀場合里必須穿正式的官袍,而這種規定中的官袍其實也不是常服,而是禮服……嗯,比如四品以上官員穿的大紅袍……這玩意可不是什麼常服,而是正兒八經的禮服,哪怕是高級官員平常時候也不穿的……

因為穿起來很麻煩,各種規矩太多,樣式,花紋,乃至配飾都有着嚴格的規定……

官員們以前日常穿的常服,其實都是青色儒服為主……至於為啥,還是因為羅志學,羅志學本人對傳統的書生儒服很喜歡,常年都把這玩意作為自己的常服使用。

然後下頭的官員們自然有樣學樣……

而到了現在的職業裝時代,下頭的官員們同樣是有樣學樣……羅志學開始穿職業裝了,然後太子等一票皇子,以及那些參務大臣,協辦大臣們,沒幾天就穿上了職業裝出現在正式場合里。

然後這股風氣迅速向下蔓延……然後普及了整個官場。

等到了現在,大楚帝國里的官員們在日常上班的時候,基本上傳統的儒服常服以及職業裝五五開……

基本上一些不太正式的場合,沒啥事,或者說需要干一些體力活之類的,就會官員選擇穿職業裝……當然,只是一部分人會這麼穿,還有一部分人依舊穿青色儒服作為日常辦

公常服。

如果是正式場合,如開會,出席一些公共場合的活動等等,那麼就必須嚴格按照官員着裝規定,穿着正式的朝服,那就是大紅袍之類的。

最後,則是最為特殊的祭服,這玩意一年裡也難得穿幾次,因為這玩意只在最正式,規格最高的祭祀場合里穿戴!

比如每年一度的春耕儀式……天子親耕儀式里,天子,太子以及親王,郡王等穿戴皇族專用的玄衣黃裳袞冕,而官員們則是穿着專門的百官祭祀冠服,即青衣赤裳出席……

這種場合,這種衣服可不能亂穿,否則後果很嚴重。

大楚帝國畢竟是一個帝制國家,而且早期的時候因為一大票帝國的開國文官武將們基本都是泥腿子出身,正所謂缺啥就追求啥……哪怕他心裡不說。

帝國早期的高層權貴們,可是很在乎各種禮儀規矩的,甚至有段時間裡,一群連四書五經都沒讀過的權貴們,張口閉口就是周禮……也就是羅志學攔着,不然的話當年帝國的高層權貴們,非要嚴格按照所謂的古禮,把普通人的穿着都給限制,畫上條條框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帝國的早期權貴們,追求這些禮儀規矩,並不是說心態問題,更不是因為那些讀書人瞧不起他們,然後他們自己就向讀書人靠攏之類的……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而是……為了統治的穩定!

如果套用古人的話來說就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如果是用現代人的話來說就是:用繁雜的禮儀來體現上位者的權威!

一個皇帝,平常時候該怎麼體現他的特殊地位,然後讓所有人都認識並認同皇帝的權威?

很簡單的……與眾不同!

皇帝可以穿龍袍,你不行。

皇帝可以坐在龍椅上,你不行。

皇帝可以使用六匹馬拉車,你不行!

還有諸多方方面面的東西……這些所謂的禮儀……實際上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規則認同……它不是一次兩次,一點兩點,而是全方位,遍布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然後長時間的持續下去,十年,一百年,一千年……

當人們認同了這套規則之後,那麼在這套規則里,皇帝就是至高無上的……普通人見着了皇帝都會雙腿發軟,然後不由自主的跪下來……

但是如果你不認同這些規則?那麼皇帝也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而已,一槍打過去照樣爆頭!

子彈之下,眾生平等!

而大楚帝國和所有的封建帝制國家一樣,都很重視禮儀這些東西,而在着裝上的一些規定也是這些禮儀乃至規則的重要體現。

而且這一套東西,它不僅僅對內,隨着大楚帝國的對外擴張,稱霸地球之後,它還對外……

比如在一些稱呼上,大楚帝國方面就非常的強勢,要求那些藩屬國們的統治者們,不能再使用皇帝,萬王之王之類的稱呼……不僅僅是不能再使用中文翻譯詞彙,而且就連原本的土着語言的類似帶有皇帝,萬王之王的詞彙都不能用。

因為皇帝,或類似含義的頭銜,只能是大楚帝國皇帝使用,你土着什麼身份,竟然敢用類似意思的頭銜……如果寧頑不靈,外籍軍團分分鐘殺過去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