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哈凱斯堡戰役,對於西班牙方面不亞於一場超級大地震,哈凱斯戰役剛結束,消息傳到馬德里的時候,就引起了馬德里方面的極大恐慌,國王和諸多權貴們匆忙調集更多的兵力囤積在馬德里,同時開始派人聯絡楚國人,試圖進行和談。

但是這一場戰役對於大楚帝國方面而言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這只是大楚帝國多年來在海外征戰里所打過的諸多戰役的其中一場而已。

不管是規模還是烈度其實都非常低。

類似這樣的戰役在大楚帝國進軍南洋開始,基本上隔一兩年都要打一次,早期進軍南洋時期的一系列戰役,尤其是南洋大開發計劃里吞併整個中南半島地區的時候,和暹羅,緬甸兩國所進行的一系列戰爭里,其實規模還要更大一些,烈度也更大一些。

後續進軍印度的時候,也和印度當地的土著王國們打過不少仗,尤其是和莫卧兒帝國的一系列戰爭。

儘管在大楚帝國國內里對印度那邊所爆發的戰爭沒什麼感知,很多普通人甚至都不知道楚軍駐防印度的諸多陸軍部隊,三天兩頭都在打仗,而且和莫卧兒帝國已經打了好幾次大規模戰役。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楚軍在印度地區里是戰爭非常頻繁的,只是很多時候這些戰鬥大多都是由印度僕從軍打的,作為主力的楚軍正規軍一般都是作為督戰隊,技術兵種支援而存在,很少說直接動用正規軍的步兵和莫卧兒帝國的步兵們戰鬥。

這主要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畢竟在楚軍大規模列裝後裝線膛槍炮之前,楚軍裝備的主力步兵武器也不過是火帽擊發槍以及前裝滑膛炮而已,儘管技術已經大幅度領先各國土著,但依舊有着前裝滑膛武器的諸多局限,比如射程近,射速慢等。

採用這種武器以及線列戰術的楚軍,哪怕能夠獲得巨大的戰略以及戰術優勢,但是運氣不好的話也會遭到大量的傷亡。

哪怕敵軍只是一群使用弓箭長矛的冷兵器軍隊,但是運氣足夠的話依舊會給楚軍造成一定的傷亡。

如此情況下,楚軍也就在印度半島地區大規模組織建立了印度賤民為主要兵源的印度軍團。

從開始的一個團,再到如今的十多個師。

如今的印度軍團實際上已經承擔了在印度地區的主要作戰任務,尤其是步兵作戰任務。

從而大幅度減輕了楚軍不必要的傷亡。

再到後來攻略非洲的時候,楚軍也派遣了印度軍團前往非洲和當地土著作戰,以減少正規軍里不必要的非戰鬥減員。

在印度地區也好,在非洲地區也好,印度軍團都獲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大幅度減輕了楚軍不必要的傷亡或非戰鬥減員。

這也導致了楚軍在印度半島,非洲地區里形成了一整套使用印度軍團的戰術。

基本核心就是以印度軍團的步兵為主要作戰兵力,楚軍正規軍則是充當督戰隊、技術以及支援兵力,如派遣騎兵以及炮兵督戰、支援作戰。

使用這樣的戰術,楚軍在印度半島地區里先後和莫卧兒帝國打過了不少仗,如此才能夠迫使莫卧兒帝國和大楚帝國簽署了一系列條約,包括全面開放市場,限定關稅,去帝號,放棄對大部分印度地區的主權和宣稱,割讓孟加拉地區等恆河入口地區,放棄孟買周邊地區等。

後來又被迫接受大楚帝國的保護,喪失了軍事指揮權、外交權,甚至連普通內政等權利都需要接受大楚帝國方面的監督。

為此,大楚帝國還特地派遣了一個莫卧兒監督,以監督莫卧兒帝國方面的舉動。

利用這一系列的戰爭獲勝以及簽署的條約,大楚帝國還順帶把莫卧兒帝國進行了分割,昔日掌控了中部以及北部地區的莫卧兒帝國,如今已經淪為只掌控了部分北部領土的小帝國了。

而在莫卧兒帝國分裂之後,大楚帝國把其中的一部分沿海地區直接收入囊中,設立了若干直接掌控的殖民地,如孟買州、夢孟加拉州、印東州、果阿州這四大州。

此外又扶持成立了大小十多個當地土著的王國,如吉吉拉特王國等。

至於直接設立行政機構,進行大規模移民統治的地區,則是印度南部地區,不過面積其實不大,直接掌控這個地方,更多的還是為了直接掌控保克海峽,確保航線安全。

這個直接統治的地區又被稱之為印南省,大楚帝國在這裡直接設立了印南巡撫,設立各府、縣,並大規模移民。

上述一系列的過程里,自然少不了戰爭。

所以別看大楚帝國國內一片祥和,但實際上楚軍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海外打仗,一些戰爭規模也是動不動就好幾萬人的。

只是國內很多人不知道而已,或者說知道了也不太關注……

如今在歐洲地區發生的哈凱斯堡戰役,對於大楚帝國國內來說也差不多……看似戰鬥規模有好幾萬人,但實際上烈度非常有限,己方傷亡才十多個人……這種戰鬥往真的說,還不如一次失敗的小規模戰鬥行動。

楚軍在海外,也不是所有時候都一帆風順的,有時候倒霉的遇上了土著伏擊,土著一噸弓箭直接射過來,死傷的楚軍正規軍將士數量都不止這點。

楚軍強勢,其實是強在正面戰場上,而一些小規模零星的戰鬥力,尤其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遭到土著襲擊埋伏的時候,也很容易陰溝裡翻船的。

要不然,楚軍為什麼大規模組建印度軍團這種僕從軍啊,就是因為需要印度軍團這種僕從軍去承擔大量的巡邏、小規模戰鬥任務,進而避免自家正規軍士兵不必要的傷亡。

強悍如楚軍,依仗着絕對的武器以及戰術優勢,能夠在正面戰場上橫推任何一個土著國家,而且是輕輕鬆鬆……但是遇上零星襲擊一樣很頭痛。

今天被冷箭射殺幾個巡邏士兵,明天哨卡被土著偷偷摸摸的用簡易火炮炮轟又死幾個,過兩天又被打黑槍死幾個……縱然影響不了大局,但是也是很噁心人的。

為了防備這種零星的非對稱襲擊,早期的時候楚軍往往需要動員大量的兵力,耗費大量的軍費,長久下來就得不償失了。

針對這種非對稱零星襲擊,楚軍的解決辦法是組建大量的印度僕從軍,然後用這些印度僕從軍進行日常的巡邏,小規模戰鬥。

當然也會加上一個超高壓的鎮壓措施,比如有巡邏隊被襲擊,那麼就會對周邊的土著村鎮進行肅清作戰……

賤民出身的印度僕從軍士兵們,他們自己很樂意前往那些昔日他們都不能進去的村莊和城鎮,把那些昔日看不起他們,高高在上的所謂高種姓人挨個槍斃掉。

有時候楚軍的軍官一再嚴令不允許濫殺無辜之類的,但是卻很難有效管束這些印度僕從軍。

這些印度僕從軍的士兵們,他們的低賤出身再加上楚軍對僕從軍的慘無人道,幾乎磨滅人性的殘酷訓練,會導致這些僕從軍士兵面對當地高種姓人的時候,往往表現的異常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