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對於迫擊炮這東西,或者說類似的滑膛短身管步兵支援火炮,也就是小口徑臼炮,其實大楚帝國陸軍並不陌生,相反還非常熟悉。

大楚帝國陸軍在滑膛炮時代里,就裝備了115毫米輕型榴彈炮,這玩意就是非常典型的小口徑臼炮,身管很短,發射圓球形爆炸榴彈,彈道彎曲,最關鍵的是重量非常輕,全炮行軍重量只有兩百公斤左右,而且可以拆分由人力進行搬運機動。

在楚軍里,這種火炮是直接配屬到了團一級部隊的,作為團屬火力使用的,必要時候也會下放到步兵營。

和六十五毫米野戰炮一起,構成了大楚帝國陸軍營團級的主要野戰炮兵火力,主要配屬給團一級,戰鬥時候選擇性下放到步兵營里,直接支援步兵營作戰。

在進入後裝線膛時代後,大楚帝國研發了70毫米步兵炮,並用70毫米步兵炮直接取代了上述兩者。

因此當代的後裝線膛時代的楚軍,其營團支援火力是三十四年式70毫米步兵炮,身為後裝線膛炮的該款火炮,可以進行平射,也可以進行大角度曲射,有效射程最大可以達到兩千米,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步兵支援火炮。

不過其重量依舊達到了兩百多公斤這一級別,哪怕可以拆分進行人力託運,然而依舊算不上輕型火炮,頂多是配屬到步兵營一級,但是很難直接配屬給更基層的步兵連,更別說步兵排了。

而在海外作戰環境下,楚軍所面臨的戰鬥卻是呈現小型化,零散化以及密集的態勢……那些土著們在正面戰場里打不過楚軍,一個個都跑去玩零星襲擊作戰等各種非對稱戰鬥去了。

搞的楚軍也不得不分散兵力,然後以小規模兵力執行任務,這樣也就使得百來人規模,也就是連一級規模的戰鬥呈現了急劇上漲的態勢,甚至幾十人規模,也就是排一級規模的小規模戰鬥非常多。

而本來性能相當出色的三十四年式70毫米步兵炮,在這種小規模戰鬥里就很難用得上了……畢竟不管怎麼說,這玩意都是後裝線膛火炮,輕也有兩百多公斤,哪怕下放配屬,那只能配屬到步兵營一級。

你總不能在步兵連甚至在步兵排上也用這玩意不是。

在如此的大環境下,陸軍方面根據海外駐防部隊的需求,提出來了研發一種配屬給連排級部隊的輕量化小型火炮。

並且自然而然的把目標放在了滑膛炮時代里使用過多年的小口徑臼炮上。

當然了,直接使用滑膛時代的舊式臼炮是不可行的,因為無法使用圓柱形彈體,爆炸威力跟不上,要想保障威力就必須加大口徑,這樣重量也就上來了。

因此,想要輕量化,那麼口徑必須縮小,而口徑縮小又要保障爆炸威力,那麼就必須採用圓柱體的炮彈以確保裝藥量。

而在滑膛炮管里採用圓柱體炮彈,如何確保炮彈的飛行姿態就是個問題了。

同時為了降低成本,也是為了操作更簡單,繼續採用前裝滑膛炮管的模式,而擊發問題則是參考步槍直接使用擊針擊發,這些問題倒不大。

至於炮彈的飛行姿態問題,一群研究人員的腦洞還是不夠大,所以一時半會的也沒什麼太好的解決問題,還是羅志學親自提醒他們:可以通過增加炮彈尾翼的方式,來控制炮彈的飛行姿態。

羅志學雖然不是什麼專業的理工專家,也不是什麼軍事武器愛好者,但是多少也看過一些影視劇,對抗日神劇里經常出現的迫擊炮多少有些了解……至少知道大概外觀是怎麼樣的。

所以羅志學乾脆把後世常見的迫擊炮的外形以及炮彈外形給畫了出來……

當然,羅志學只能給個大概的外觀設計以及思路,至於怎麼實現那就是這些技術人員的事了。

但是以目前大楚帝國的基礎技術能力來看,迫擊炮搞是肯定能夠搞出來的,但是性能也別指望和原時空二十世紀的迫擊炮相提並論,畢竟這涉及到發射葯,炮管質量等一系列問題。

對此羅志學也懶得管那麼多了,反正這些東西對於楚軍而言都是屬於錦上添花的事,這早一天裝備和晚一天裝備都沒啥太大的影響。

真要說起來,光靠七十毫米步兵炮以及單發後裝線膛步槍,其實楚軍就能吊打那些土著了,再多加一個迫擊炮其實影響不會很大。

同樣道理,連發步槍而已同樣如此!

別看軍方那邊說的需求有多麼急迫,但實際上也就那樣……羅志學甚至都不會為此多增加一毛錢的軍費。

所以十八型步兵的改進型號,也就是二五步槍的換裝服役並沒有獲得任何的額外經費,近衛軍也好,陸軍也好都是使用自身的軍費,二五步槍的很多訂單,其實也都是之前十八型步槍的訂單。

簡單來說,軍方其實是把以前十八型步槍的後續訂單,改成了二五訂單而已,軍費雖然有些增長,但是也會在其他方面節省轉移出來,不需要額外的軍費開支……就算軍方想要額外的軍費開始也是不可能的,內閣那邊第一個就不同意。

大楚帝國立國接近四十年,除非大戰,不然別指望內閣同意增加額外軍費,最近一次額外軍費的例子那還是之前打准格爾的時候。

打完准格爾後,已經二十幾年沒有批准過哪怕一個銅板的額外軍費了。

所以,軍方內部管是海軍搞新式戰列艦,陸軍搞新式步槍火炮,都得自己內部解決,內閣不會為此增加一個銅板的軍費。

反正每年的額定軍費就那麼多,多一毛都別想!

當然,軍方也有自己的辦法,在國內弄不到錢,他們就跑到海外去搞錢啊……各種戰利品,抄沒,戰爭賠款之類的都是軍方的收入來源之一……要不然你以為軍方為什麼這麼熱衷於在海外打仗啊,很大程度也是為了賺錢。

這海外戰爭獲得的收入,軍方和內閣通常都是三七或二八分成的,雖然軍方只能拿小頭,但也總比沒有好。

比如現在正在進行的歐洲貿易自由計劃,先後打了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法蘭西,軍方從中獲得的收入加起來怎麼也有兩三千萬……這還不算之前國內各行各業的軍費贊助。

當然也不是所有戰爭都賺錢的,很多地方的海外作戰是虧錢的,比如在非洲以及美洲那一票和土著們打的仗,都是虧本的……因為根本不可能從那些原始土著手裡獲得除了土地之外的經濟回報,而內閣顯然不可能把土地賣了和軍方分錢……

總體來說,軍方的軍費其實長期都維持在比較緊張的情況,以至於軍方在很多方面都是扣扣索索的……

陸軍那邊為了節約軍費,地方駐防部隊一向來都是自行種菜養豬的,在各種演習的時候也會使用空包彈……空包彈這玩意就是軍方為了節約實彈演習經費以及日常實彈訓練經費特地搞出來的……因為空包彈比實彈便宜的多。

海軍那邊最近這些年隨着蒸汽船隻的持續增加,使用煤炭的時候也不是非要使用最上等的無煙煤了,普通煤炭也會使用了,並且除了少數大型戰艦以及內河戰艦外,大部分的船隻依舊保留風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