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湖廣武器公司製造出來了導氣式風冷機槍樣槍後,很快就進行了頻繁而高強度的內部實彈測試。

而測試結果非常喜人。

其關鍵性能的重量上,雖然沒有冷卻水套筒,但是為了改良風冷散熱性能,加裝了五個散熱片,同時為了在風冷散熱性能有限的情況下,為了保證足夠的持續射擊能力,採用的是厚槍管。

因此湖廣武器工事的導氣式風冷機槍,其重量和陝甘武器公司的槍管短後坐水冷式四二機槍相當,槍身重二十九公斤,搭配三腳架後,全重為五十六公斤。

這兩種機槍的重量基本是同一個水準,因為槍身重量只差了零點幾公斤。

而三腳架的話,兩者的三腳架也是差不多的三腳架,並且採用的軍方強行規定的標準槍架和槍身的接口,因此三腳架的重量其實也類似。

軍方現在對各種所謂的通用標準非常熱衷,啥玩意都想搞個通用化,以此來降低成本……

甚至都想要在同口徑炮彈上都搞通用化,而實際上這很難辦到,哪怕是同樣口徑的七十五毫米山炮和七十五毫米野戰炮,別看兩者口徑一樣,但實際上因為膛壓不同,葯筒的長度也不同,看似口徑一樣,但實際上根本無法通用。

目前真正能做到同口徑炮彈通用的,只有兩廣武器公司生產的三十五式75毫米山炮和湖廣武器公司生產的三十四年式75毫米山炮……而這兩者用的炮彈之所以能一樣,那是因為兩廣三十五年式75毫米山炮,其直接根據陸軍制定的標準75毫米山炮彈,也就是三十四年式75毫米山炮彈設計研發的。

而子彈通用化也是一樣,都是先有11毫米金屬子彈,8毫米金屬子彈,然後再根據這些子彈進行槍械設計,同類型槍械就能發射同樣的子彈。

但是只局限於同類型槍械,同樣11毫米,天五式手槍就無法使用十八型,十九型,二十五型各款步槍的子彈……因為子彈雖然口徑一樣,但實際上子彈長度不一樣,天五式手槍11毫米子彈的長度要更短一些。

手槍彈和步槍彈,兩者區別可大了去,別說用了,彈體尺寸都不一樣,你裝都裝不進去……

同樣的,山炮炮彈和野戰炮炮彈也區別大了去。

所以,陸軍那邊妄想以後同一種口徑就是用一種炮彈或子彈,那純粹是痴心妄想……但是,現實哪怕不允許,你擋不住陸軍的大佬們依舊一門心思想要搞彈藥通用化啊。

不過子彈、炮彈這些不好搞通用化,但是一些接口什麼的還是可以搞的,所以兩款重機槍的接口是一樣的。

如此也導致了兩者的重量高度一致。

在實彈測試中,同樣採購了短點射以及長點射還有自動射擊模式,理論戰鬥射速可以達到五百發每分鐘,當然了使用的射擊間隔結構不一樣……沒辦法,湖廣武器公司這邊需要規避陝甘武器公司的子彈射擊緩衝機構的專利。

不僅僅是緩衝結構不一樣,就連供彈也沒有使用帆布彈鏈,而是另外弄了個直板彈夾供彈,供彈量為三十發。

不過他們還在搞一種可以容納更多子彈的圓盤式彈簧彈匣,預計供彈量可以達到五十發,只是一時半會還沒有能搞出來。

因為自身提供的直板彈夾不咋地,所以湖廣武器公司的工程師們在設計供彈接口的時候,搞成了可以兼容彈鏈的模式……

意思就是,我們湖廣武器公司不出售彈鏈,但是用戶自己搞個彈鏈使用,那是用戶自己的問題,和我無關……人家軍方購買了湖廣武器公司的機槍,再購買陝甘武器公司的彈鏈,然後搭配在一起使用,你也沒辦法指責不是……

當然,彈鏈畢竟是別人家的,他們自己還是想要把自己的圓盤式彈匣給弄出來。

不過就算是有彈鏈或大容量的彈匣,但也無法持續射擊太多子彈,畢竟風冷模式擺在這裡,短時間內的散熱性能不行,所以短時間內持續打幾百發子彈後就無法繼續射擊了,不像是四二機槍一樣,能輕輕鬆鬆連續打個一千多發的子彈。

持續的實彈測試里,讓湖廣武器公司的高層看到了這種機槍的極大市場前景,同時也讓工程師們持續發現了一些之前沒有發現的問題,然後針對這些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詳細改進設計。

就當湖廣武器公司內部正在緊張研發和測試的時候,軍方那邊也得到了消息,尤其是比較關注新式機槍的陸軍。

沒多久就有陸軍的代表跑了過來詢問情況並觀看了測試。

看過測試後,陸軍的代表對這款機槍表示了認可,認為這玩意雖然持續射擊能力差一些,槍管很容易過熱,但是這些缺陷依舊無法掩蓋其最大的優點:不用冷卻水!

在缺水地區里使用這種機槍是極好的,根本用不着擔心沒有冷卻水的問題。

同時也不用擔心在嚴寒地區里冷卻水結冰的情況,陸軍最近對四二機槍進行了廣泛的測試,而這種測試並不是在固定一個武器測試場里進行,而是在不同環境氣候,不同地區,不同使用情況下進行測試。

比如之前在沙漠地區進行測試的時候,就發現在當地缺乏水源,四二機槍無法獲得冷卻水的情況下,這玩意就是個擺設。

又比如不久前跑到了北極地帶進行了嚴寒測試,結果發現冷卻水結冰後使用很不方便,雖然也找到了辦法,比如添加一些添加劑不讓冷卻水結冰,或者是採用一些方法讓冷卻水快速解凍等辦法,但總歸是有問題。

四二機槍的水冷卻扇熱模式,優點和缺點都同樣明顯。

而湖廣武器公司的風冷機槍,則是優缺點反過來,不用冷卻水,隨時隨地都可以用,但是火力持續能力比較差。

軍方代表也不傻,只是簡單看了看參數,然後看了實彈測試後,就把基本情況給摸清楚了,隨後迅速向上彙報。

很快陸軍方便就直接派人了一個團隊過來,提供一些軍方的實戰經驗來協助他們開發,並且承諾研發完成後,只要各方面的性能達到設計指標,那麼陸軍就會採購一批這種風冷機槍,主要用於裝備嚴寒,缺水等地區駐防的部隊。

陸軍的表態,讓湖廣武器公司大為興奮,其項目的負責人更是感到慶幸,好在馬克勤的老家就在隔壁,新設計出來後第一時間就找到了他們,而公司高層也沒有任何託大的心態。

迅速的拿出了豐厚的條件拿下了這一款導氣式風冷機槍的所有專利。,

為此,他們付出了一次性八萬楚元加後續專利有限期內,所有機槍售價百分之五的分成。

看似這個百分之五的分成,和陝甘武器公司獲得四二機槍核心專利的百分之五售價分成要低。

但是四二機槍的核心專利授權分成,是有數量限制的,超過這個數量後續就沒有分成了,而且不僅僅有數量限制,還有時間限制,只局限於十五年,因為專利有限期就只有十五年而已。

而湖廣武器公司的分成模式,時間還是十五年的專利有限期內,但是卻取消了數量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