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宋二牛下船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就帶着一票隨從返回家鄉,而是準備到松江城北城區里里久負盛名的高端飯店‘蘇州河飯店’下榻,準備摸清楚本土裡的帆布等重要原材料的供應情況以及成衣市場的情況。

當然了,也沒忘記寄信回家,告知父母以及大哥自己的相關情況,讓他們知道自己已經回到了本土,但是要在松江城裡處於一些生意上的事情,預計要在松江城裡停留少則半個月,多則月余後才能返回蘇北老家。

這一次回本土,相親是一方面,但是趁着這一次回本土打通原材料供應以及開拓本土市場也是宋二牛此行的重要事務。

要不然他也不會帶着秘書室的室長以及兩個秘書一起回來了,就是為了處理商業上的諸多事務。

下船後,宋二牛的私人管家先行一步,通過和太平洋航運公司有合作關係的馬車租車行聯繫,租用了多輛四輪馬車使用。

其中一輛最為豪華的四輪馬車作為宋二牛的臨時座駕,一輛乃是隨行兩個貼身侍女的用車,還有一輛是秘書用車,一輛是管家隨從用車,還有一輛則是安保人員用車。

除了宋二牛的座駕外,其他馬車的尾部也裝上了大量的行李箱,就這還裝不下,不得不租用了兩輛馬車專門裝運行李。

宋二牛這一次回本土,是回家相親兼商務工作,而不管哪一種都需要宋二牛保持體面。

這出行的排場是不能小的……要不然的話,誰知道你一個美洲跑回來的年輕人是哪根蔥啊?

還是那句話,不把排場擺出來,誰搭理你啊,到了松江想要接洽原材料供應商恐怕連人家負責人都找不到……

你說你在美洲有一家大型成衣工廠,牛仔牌帆布衣服暢銷整個北美,但是鬼知道你說的是真是假……

畢竟當代的信息傳遞還是比較緩慢且狹窄的……本土和美洲之間隔着一個太平洋呢。

大楚帝國的時代,乃至原時空的十九,二十世紀里,信息的傳遞其實都局限性非常大,人們的信息來源主要依靠報紙,電視,書籍,人們的認知很有限的……要等到互聯網發展成熟後,大量信息被搬運到網上後,人們才能夠方便快捷的接受到各方面的信息。

所以互聯網時代,也被稱之為資訊爆炸時代,信息,尤其是專業信息或知識變的簡單易得,甚至是免費可得。

在公共互聯網裡,你可以免費的獲得人類歷史上絕大部分知識。

而這在之前的二十世紀是無法想象的,更不是現在的大楚帝國所能想象的。

畢竟現在的大楚帝國,信息的載體還是以紙質文字為主,別說電報了,連圖片都還沒有多少呢。

儘管現在已經有了輪船和鐵路,但是遠距離信息交流依舊比較困難,只能依靠文字信件以及手繪圖片或最近幾年剛出來的照相機拍出來的相片……不過照相機目前還是非常不成熟,主要是感光材料以及基片的技術還不咋地,照相機的使用非常的複雜以及麻煩,而且成本非常高昂。

所以雖然哪怕是在承順三十年初的時候,大楚帝國實際上就已經搞出來了最原始的照相機,拍攝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張照片……但是那張照片光是曝光就花了半個小時。

後續多年的持續改進,雖然情況有所改善,不過當代大楚帝國的照相機依舊沒能發展到後世的那種成熟照相機的程度,價格昂貴,使用麻煩,成像質量也不咋地,並不具備大規模商用的條件。

所以目前照相機只在特定領域裡有所應用,主要還是官方機構使用的比較多,普通人使用極少……很多人連聽都沒有聽過,更別提什麼大規模商業應用了。

沒有圖片的情況下,信息的載體以及只能是文字為主,手繪圖片為輔。

同時信息的遠距離傳輸也非常麻煩,因為目前還沒有電報……

對比機械,尤其是蒸汽機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快速進步而言,大楚帝國在電磁方面的研究還是有所落後……

畢竟大楚帝國的崛起時間其實不長,滿打滿算才三十幾年,這三十幾年裡身為帝國掌控者的羅志學,他不僅僅是要搞出來什麼電報,蒸汽機,實際上羅志學是需要從頭開始建立整個科學體系,從教育再到科研。

某種程度上來說,大楚帝國要做的是在短短二三十年里,迅速填補並跨越人類歷史上數百年的積累。

而帝國的投入力度是有限的,不可能說每一方面都能照顧到……因此帝國在教育以及科研領域方面的投入,長期以來都是傾向鋼鐵煤炭為代表的重工業以及延伸出來的造船,火車,機械等重工業領域。

其次則是重點投入保障民生方面的,比如農業方面的相關研究,其中的糧種培育()包括各類經濟農作物),畜牧培育,水利設施的研究以及建設,農業農具的研究以及推廣等都是大楚帝國長期以來的科研經費重點投入項目。

還有關乎大量民間就業,經濟龍頭的一些行業,比如紡織業……別看紡織業只是個輕工業,乍一看似乎不重要,但實際上紡織業在中前期工業發展體系里是非常重要的,起到的是工業經濟龍頭的作用,在大楚帝國了紡織業長期霸佔帝國工商業經濟體系里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什麼鋼鐵採礦,輪船火車和紡織業一比……那就是個渣渣!

甚至不客氣的說,大楚帝國了的一大堆看似很重要的重工業,其實都是靠着國防工業以及紡織業活着,而國防工業的體量遠遠沒有紡織產業大!

別看一艘戰列艦一兩百萬楚元,出口的楚國軍械武器也都貴的要死,但是能賣出去多少?

大楚帝國海軍從頭到尾,一共就訂購了兩艘萬噸戰列艦而已……就這還嫌貴,如今開始搞七八千噸的次等戰列艦了,就這也沒多少,一共才打算建造六艘而已,最終能建造多少只有老天爺才知道了。

聽上去海軍有六百艘戰艦似乎很多,但是你要知道,這六百艘戰艦可是過去將近二十年積攢起來的……可不是每年都建造六百艘。

出口的武器裝備雖然賣得很貴……但實際上出口總量並不算大,哪怕帝國的各海外軍火商們不惜挑動土著之間的戰爭來獲得更大的武器銷量,但實際出口總量並不大……

而且軍火商賺錢,不代表着兵工廠賺錢……因為軍火商從兵工廠採購的價格,還是以國內價格為主,什麼火繩槍,燧發槍之類的都便宜的很,至於人家拿到海外殖民地賣多少錢,那是人家軍火商的事……

當然了,大楚帝國的所有海外軍火商的背後,都是國內五大武器公司持有股份,海外軍火商賺的錢也能反哺到國內本土的兵工廠。

然而,這量就這麼大一點……對國防工業的上游產業,比如鋼鐵,煤炭,機械以及相對應的交通,採礦等基礎產業的帶動作用很小的。

還說那句話,人家武器公司出口武器大把賺錢,而且把單價賣的跟天價一樣,並不意味着人家武器公司採購原材料,設備的時候也會加價……更不會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