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王圖本身就是個有野心的人,而在金陵城翰林院秘書處任職的經歷,不僅僅增加了他的見識,更加增長了他的野心。

曾經在頂級政壇看見過高層風雲的他,無時不刻都在想着重返帝國的政壇中心金陵城。

而這種重返金陵城,並不是說單純的返回金陵城任職,如果只是返回金陵城擔任普通職務的話,其實以他的關係人脈早兩年就能夠回去了。

但是他不願意啊!

他所期待的重返金陵,是以帝國高官的身份,擔任的是權重職務。

而不是以中級官員回去,成為金陵城裡無數中低級官員里不起眼的一個。

那可是金陵城,三品官員都不起眼,四品五品滿地走的京師。

最起碼,王圖也希望以三品的身份返回金陵城當一個司長。

最好是能夠在地方上直接混到布政使乃至巡撫職務,然後以封疆大吏的身份調回京城。

正是抱着這樣的野心,王圖才會心甘情願的窩在河源這個窮鄉僻壤的粵北山區里一呆就是多年。

並且不出意外的話還會繼續待上幾年時間,直到以河源知府的身份做出來卓越的成績,最終才會走。

王圖目前的目標非常簡單,那就是把河源這個粵北山區發展起來,充當自己從政生涯里的一大亮眼政績,以此為憑藉進入高層的視野。

畢竟王圖是一個傳統的文官,並且還是在地方上擔任地方主官的文官,對於他而言,沒有什麼政績把一個窮鄉僻壤發展起來更加耀眼的了。

這其實也不是王圖的獨有想法,實際上帝國里很多前途閃亮,甚至有背景有關係的年輕官員們,都會選擇到窮苦地方里當上一段時間的知縣等基層職務。

一方面是主動到窮鄉僻壤任職,容易給上頭的大老們留下好印象。

另外一方面嘛,窮地方雖然發展困難,但是基數也低啊,只要操作得當,那麼很容易就出政績了。

畢竟不少主動跑到窮鄉僻壤任職的年輕官員,那都是背景強大,資源豐厚的,以他們自身的人脈關係就能夠給當地拉來財政扶持或者是外來的投資,而這些財政扶持和投資如果對於經濟中上等的地方而言,那不算什麼。

比如上海縣那破地方,哪怕是你能夠拉着大型企業去投資一家數十萬級別的大型工廠……對於當地的經濟總量而言,連個泡都冒不起來。

甚至很多人都不會覺得這是你的功勞,而是上海縣自身的優勢吸引了企業過來投資。

然而如果是河源州這樣的窮地方,你要是能夠拉來一家投資數十萬的大型項目,那分分鐘就能夠帶動當地的經濟迅速發展。

後續操作的好,完全可以打造出來一個小規模的經濟產業鏈,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進而全面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然後當地的經濟數據的增長比例,那可就會非常亮眼了,幾十個百分點甚至翻倍增加那都是有可能的。

這是什麼?

這就是政績啊!

而上頭也樂於看見這種情況的出現,就和當年王圖下放到惠州府鍍金鍛煉的時候,惠州府的知府一看他是來鍍金的,二話不說直接把他安排去了最窮最苦的河源州。

過渡了幾個月後,當時的河源知州和他交流過後,又把他安排到了河源州里最窮最苦的和平縣擔任知縣。

當年的和平縣屬河源州,而河源州還是惠州府的府隸州呢。

這可不是為難王圖,而是希望王圖能夠憑藉自身的人脈資源,背景關係為和平縣帶來外來的投資或者是從省里乃至金陵城裡獲得財政的扶持,繼而改善當地的民生經濟。

物盡其用嘛,對於如何使用從上頭拍下來鍍金督練的人,地方的官員們早已經有了一整套完善的潛規則。

你來鍍金可以,去最窮最苦的地方,然後使用你自己的人脈關係發展地方,幾年後你有了政績一路高升,地方也有了經濟發展,兩全其美……

當然了,如果你的背景關係不夠硬……搞不來扶持資金或項目,那麼就一輩子在窮鄉僻野里發霉吧。

因為這不叫鍍金,而是發配!

同樣的職務,對於不同的人自然有着不同的含義。

當年的王圖也是這麼過來的,在和平知縣任上利用自身的人脈關係,硬生生拉來了好幾個項目,進而發展出來了茶葉、茶油的種植和加工。黃豆種植和腐竹加工產業以及其他若干產業。

為了推廣茶油,他一邊找人吹捧茶油的健康以及營養價值,一邊走高層路線……他特地把當地產出的高山茶油當成土特產禮物,送給自己的諸多好友、周邊地區的官員同僚,省城裡的眾多上官。

同時還忘不了翰林院秘書處的一棒子昔日同僚、上司們,每年秋冬時候都能收到王圖送來的茶油特產。

甚至最近王圖還謀划著走秘書處的路線,把和平的茶油送到御前去,不為別的,就為了混一個貢品的標籤。

他當然不敢奢望當地的產油能夠成為宮廷的常用食用油……但是只要陛下吃那麼一口,他就敢說當地茶油是御用之物,然後大勢宣傳,把當地茶油包裝成為最頂級的食用油。

因為這一系列的包裝和宣傳,目前和平那邊的茶油在當地以及周邊地區的官商群體里名聲還是有一些的,知道了粵北山區有這麼一個挺不錯的土特產:營養又健康。

還有些人會特地購買一些用來送禮呢,至於普通人倒是吃得少,畢竟這東西也挺貴的。

一家五口天天吃的話,一個月光是食用油的錢就得七八元呢……這年頭普通工人的工資也不過幾元不等而已,哪怕是低級官員也沒這麼奢侈啊。

很多普通人或者基層官員們買來,都是用來送禮的……就和早些年的肉罐頭一樣,早些年的肉罐頭出現在市場上,一開始也是作為禮品居多,很多人逢年過節走親戚都是收送肉罐頭的。

至於自己吃?

普通人家一年也捨不得吃幾次啊!

哪怕是低級官員們少不了走動,這走動的時候可不能兩手空空啊,你直接送錢什麼的,日常走動送少了其實也沒什麼效果。

送多了,幾百幾千快你也不捨得,而且你敢送人家也不能光明正大的收啊!

但是一些土特產之類的就好多了,你帶點土特產去,說自己是家鄉或者任職地方的特產,拿來給大人你嘗個鮮。

還裝模作樣的讓你幫忙宣傳宣傳,幫助當地農戶增加銷量,提升收入!

送的光明正大,收的也是心安理得!

這其實還是屬於常規範圍,有些地方還接着土特產的名義搞高額行賄呢,比如遼東省那邊,就很流行給上級官員送上了年份的野山參!

一箱一箱的送!

人家官員前腳收了野山參,後腳就會賣給那些野山參的回收商人,野山參回收商人一轉手又賣給那些要送禮的低級官員或商人們……竟然是形成了一個很完美的循環。

有些年份比較高的高價野山參,就這麼來回循環好多年,過了無數個官員的手……但愣是完好無缺,沒人吃它!

王圖搞的茶油營銷,對比遼東那邊的野山參經濟,可就要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