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萬乘龍君笑道:「久聞平天道為天下蒼生立命,屢次起事,總是不能成功,當真可惜!」

孫天韻面色微變,萬乘龍君這廝分明是嘲諷平天道歷代造反,卻只是一場笑話。

師先天神色淡然,似對萬乘龍君嘲諷之言充耳不聞,說道:「說來慚愧,本教多次舉事,總是功虧一簣,也只能歸結於氣運二字罷了。倒是萬乘道友身為前朝太子,千年之後,仍不忘執念,意圖染指社稷神器,頗令我佩服!」

萬乘龍君一雙狹長龍目之中閃動無盡寒光,伸出一條手臂,手掌卻是龍爪之形,嘆道:「千年夙願,無盡執念,豈是說棄就棄的?越是亂世,越能火中取栗!只要平天道肯全力助我,區區虞朝江山,不過掌中之物也!」

師先天道:「除卻龍君之外,天下再無能駕馭天子龍氣者,我平天道自會鼎力相助!」

萬乘龍君道:「但願如此!」

師先天問道:「聽聞聖母教左白蓮道友亦有意與龍君聯手?這倒是一大喜事!聖母教勢力勝過我平天道,又有金蓮聖母鎮壓氣運,龍君得其相助,大事濟矣!」

話音方落,只聽有人說道:「難得聽到師教主如此認可本教,左某不勝感激!」那聲音十分刻板,只聞其聲腦海中便不自覺刻畫出一位刻板木訥之身影。

萬乘龍君笑道:「左白蓮到了!」

一位緇衣修士跨入堂上,此人頭梳道髻,卻披僧衣,胸前更懸着一串佛珠,形容十分古怪,正是聖母教教主左白蓮。

大家皆是長生中人,總有相見之時,師先天等人對左白蓮這副打扮倒是見怪不怪。聖母教傳自金蓮聖母,這位先天神明本身便十分有趣,所傳教義介乎於道門與佛門之間,左右橫跳,左白蓮形容打扮亦是博採眾家之長。

左白蓮走近之時,孫天韻才看清其面容,見其容貌宛如女子,竟是十分清秀,誰也料不到這位靜若處子之人,竟是天下第一大邪教之教主。

左白蓮雙手合十,道:「見過諸位道友!」行的卻是佛家的禮數。

萬乘龍君道:「有平天道與聖母教兩位道友支持,本座亦可高枕無憂也!」

左白蓮一板一眼道:「龍君言重了,本教不過恰逢其會,普天之下,唯有龍君方有資格繼承天子龍氣,引領人道潮流。聖母已然頒下法旨,本教自會全力相助!」

孫天韻聽其說話,一字一句流入耳中,只覺胸悶反胃,噁心之極,也不知此人修鍊的甚麼邪法,竟能引動人身不適。幸好師先天伸手在他背後一拍,暗中渡過一絲玄門真氣,才將那一股煩悶之意化去。

師先天道:「多年不見,左教主這一手金蓮度厄神咒越發出神入化,已有言出法隨之妙用,真是佩服!佩服!」

孫天韻這才恍然,久聞聖母教中神通皆以咒法為體,分為大咒小咒,仿效佛門小神通大神通,皆有無窮妙用。這一門金蓮度厄神咒便是其中最深奧的一部咒法,唯有歷代教主方能修行。

此咒修成之後,有口含天憲、言出法隨之妙,可一言注死,亦可一言返生,有無窮玄機。左白蓮身為聖母教教主,得金蓮聖母恩眷最多,不知將這部咒法修鍊到了何等境界。

左白蓮淡淡說道:「金蓮度厄神咒再玄妙,也比不過平天道的《皇天清平經》,師教主修行此經,道行精深,左某是拍馬也及不上的!」

兩位邪教教主心頭念頭盤算,口中相互恭維,望去和諧異常,萬乘龍君卻是心頭暗笑,忖道:「兩大邪教多年各自為戰,誰也不服誰,如今被正道逼得走投無路,只好投靠本座,倒要好生利用這股勢力,如何能令這兩股勢力先替我送死,消磨正道之力呢?」

萬乘龍君心頭盤算着驅虎吞狼之計,口中道:「兩位道友皆是

修行精深之輩,兩教世傳神通本座也是極為佩服的!」

左白蓮道:「本教以功德之力,立世度人,相助龍君乃順天應人之事,可得無量功德,自當儘力!」

五毒教主自矜身份,不與兩大邪教教主說話,暗自冷笑道:「甚麼功德度人!不過是喪家之犬,大家報團取暖罷了!」

師先天道:「不知北邙山還有哪位道友要來?長生越多,才能抗拒正道攻伐!我聽聞此次昆墟派、太陰宗與大天罡門皆有高手前來,連大菩提寺都要插上一腳,我等幾人雖能抵擋,只怕取勝艱難!」

萬乘龍君不敢說猱魃與金甲聖祖兩個至今尚無回信,只好道:「本座已發了信火去往北邙山,想來不日便有強援到此!」

師先天與左白蓮何等老女干巨猾,聞聽此言,心頭有數。

萬乘龍君忙道:「兩位道友遠來辛苦,還請歇息一番,想那虞朝兵馬不日即至,該當做好準備,叫他們有來無回!」

師先天與左白蓮或稽首或合十,告辭離去。左白蓮舍金蓮聖母之外,不問外事。師先天更是素來以玄門正宗自居,既然五毒教主不肯開口,自也不會主動聯絡。

五毒教主冷笑道:「聖母教只想傳播教義,掠奪萬民願力,獻祭給金蓮聖母,可惜佛門玄門漸有統合一體之勢,將聖母教完全壓制,不得已才尋我等魔道聯手!」

萬乘龍君沉吟道:「道友之言,倒是提醒了我!佛門以大菩提寺為首,素來不問世事。玄門也不會主動與佛門勾搭,究竟是甚麼原因,令得佛道兩派忽然聯手,不但將邪教壓制,更令魔道寸步難行!」

兩位魔道巨擘略一沉吟,齊聲道:「戚澤!」

五毒教主道:「昆墟派寧虛子傳播消息,那五行宗的戚澤不但修鍊了五行宗道法,還兼修了佛門之法,就是那廝出世之後,佛道兩門才漸有聯手趨勢!」

原本戚澤只是一個小嘍囉,根本入不得魔道巨擘法眼,但隨着虞城大戰落幕,戚澤為救無量生靈,立大宏願,成就阿賴耶識,又逼迫昆墟派低頭,削去帝位,從此再無皇帝,聲勢之大,一時無兩,這才被魔道諸派得知。

五毒教主恨恨說道:「如今看來,那十三皇子便是死於那廝之手,誰也想不到那廝竟能有佛門道門兩種身份,連我也走了眼!」

戚澤一旦暴露了佛道兼修的身份,往昔所做之事便瞞不過有心人的耳目,五毒教主與萬乘龍君回想起來,駭然發覺此人竟早已開始壞事,兩派不少大事竟是多有直接或間接毀於此人之手者。

萬乘龍君道:「此次虞朝出兵,由太子統御,戚澤監軍,正是殺他的好時機!」

五毒教主道:「不錯!此人身系佛道兩家氣運,定是此次魔劫應劫之人,該當極早下手剪除才是!」

魔道中人最信氣運之說,戚澤表現出的特質,毫無疑問正是此次魔劫應劫之人,在其帶領之下,削去皇位,重整朝政,改善民政,使人道氣運又有復興之兆,連末法之世都有極大扭轉,正為魔道所不容!

魔道的打算是要正道與天魔兩敗俱傷,最好同歸於盡,為此要儘力維持正道與天魔之間勢力平衡,不可偏向一方。一旦佛道兩派徹底聯手,域外天魔一方大抵是鬥不過的,此亦是魔道無法容忍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