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寧虛子自不會放過戚澤,早將他佛道兼修之事散布天下,為其樹敵。遆

窺禪亦自現身,與常罡見禮。二人分屬佛道流派,只是淡淡施禮便罷。

這常罡便是戚澤所留後手,其乃大天罡門太上長老,亦是童少陽之師,位高權重。不然童少陽當年私傳楊鐵手道法,觸犯門規,便該廢去修行,逐出師門,是常罡說項,才只罰了十年面壁之刑,足見其在大天罡門中地位。

戚澤秘密飛劍傳書與童少陽,請其向常罡稟告,說是京師空虛,須有長生級數坐鎮,抵禦天魔與居心叵測之輩。還說自家無意再立皇帝,由百姓自治天下。

書中暗示大天罡門亦可趁機分一杯羹,童少陽接信,立刻稟告乃師。常罡大感興趣,當即動身前來。

大天罡門先前閉門謝客,全力忙碌搬場之事,想要脫離此界,飛往虛空宇宙。但天魔來的太快,又有兩頭無常劫級數鎮守,憑一家之力難以攻破,只好尋覓盟友幫手。

大天罡門心法以霸道剛烈著稱,門中修士大多心性純一,如童少陽、亢元芹與秦闊之輩,素來與昆墟派不睦,常罡與掌教商議,決意與五行宗結盟。

五行宗與太陰宗早就同氣連枝,與純陽劍派關係也不差,正可以為援奧。何況還能趁機分去一些人道氣運,若能扶植一道勢力執掌朝政,自是最好不過。遆

戚澤遜謝一番,此時寧虛子師徒已然現身,常罡一見,冷笑道:「我道是誰,原來是寧虛子道友在此!多年不見,道友風采依舊,聽聞你在伏龍山時鬧得灰頭土臉,險些被無始魔主魔念魔染?道友恁大年歲,自家也要小心些才是!」

常罡與寧虛子同一輩分,俱是得道千年,說話從來不留情面。

寧虛子面色微微泛紅,冷笑道:「常罡,你不在大天罡門裡納福,跑來虞城作甚?前些年還聽說你大天罡門封閉山門,不許弟子入世,還以為你們被天魔嚇破了膽呢!」

常罡哼了一聲,道:「誰被天魔嚇破了膽還不一定!」

二人你來我往,唇槍舌劍,明嘲暗諷,戚澤忖道:「看來請大天罡門駐守京師,算是請對了人,與昆墟派針鋒相對,正合我意!」

寧虛子道:「虞帝已死,京師太平,你跑來此處,想要分一杯羹么?神妙鬼王欲煉化陽間之時,怎不見你大天罡門出手?老道真是恥與你這等人為伍!」

常罡悠然道:「聽說虞城大劫你們昆墟派也沒出多少力,還是靠了定覺如來出手,反倒你們拿着虞帝私生子大做文章,想要分割天子龍氣?昆墟派做事下作,常某也羞與你為伍!」遆

寧虛子呵呵冷笑,道:「你莫以為與五行宗攀上關係,便能高枕無憂。如今極北之地還有一位無常劫天魔王盯着呢!」

常罡道:「抵禦魔劫乃此界所有生靈之事,你昆墟派出力不多,只想趁機大佔便宜,哪有玄門第一派之氣度!」與戚澤揚長而去。

鍾正陽道:「戚澤使得驅虎吞狼之計,想用常罡來牽制我們!」

寧虛子面色冷漠,道:「一個常罡還翻不出甚麼浪花,只怕天機子在其中作梗!金照懿那邊要快些行動,多籠絡朝中重臣,再過幾日,要他們***,推舉金照懿登基為帝!還有,太子那裡你去緊盯,若有機會……」

鍾正陽道:「戚澤將太子安頓在太子府,那窺禪和尚就在一旁,着實不好下手!」

寧虛子道:「戚澤此人做事倒是滴水不漏,不愧是天機子那老鬼教出的弟子。那也罷了,只要有金照懿在手,便握有半壁江山,有許多騰挪餘地,眼下最為關鍵的,是如何將他推上帝位!」

常罡與戚澤相對落座,常罡道:「寧虛子那廝將你佛道兼修之事弄得天下皆知,不安好心,戚、戚禪師可要

小心!」本想說戚師侄,見其乃和尚打扮,臨時改口。遆

戚澤道:「佛也好,道也好,不過揚善去惡,積累功行罷了,由得他們去說。我請常真人來此,一為牽制昆墟派,二為削去皇位,從此不立人皇,想求得大天罡門之助!」

常罡呆了一呆,笑道:「你倒是心直口快!也罷,我來便是表明大天罡門態度!寧虛子你不必擔心,自有我來對付!只是不立人皇之事,阻力極大,你可要想好了?」

戚澤道:「群龍無首,天下大吉!人皇乃上古之稱,近古之時的皇帝已不配此稱號,尤其虞帝更是倒行逆施,所作所為比天魔也不遑多讓!不如儘早削去帝位,免得再有獨夫登基,荼毒生靈!」

常罡道:「此言倒也有理!你有五行宗與大菩提寺支持,我大天罡門願附驥尾!」來時大天罡門掌教已然交代,由常罡全權處置諸事,此事他倒也做得了主。

戚澤道:「而今只有昆墟派一家阻力,寧虛子仗着有金照懿在手,能凝聚天子龍氣,想要染指皇位,又豈能如他所願?還有一事,皇宮地下仍有四條地氣神龍被鎮,須得尋個時機,將之打散,重歸地脈!」

常罡道:「地脈龍氣凝聚須得千百年歲月,非同小可,若是打散,就算魔劫過去,也再難凝聚出來,你可要想清楚了!」

戚澤道:「就因魔劫將至,先要凝聚萬眾之心,方可挽救末法之世,削去皇位乃勢在必行!」遆

常罡道:「哎,魔劫!魔劫!」頓了一頓,道:「你要震碎地脈龍氣,憑我與窺禪兩個,只怕拖不住寧虛子師徒,反會令其鋌而走險,反而不美!」

戚澤道:「此事不急,可再等些時日,我已從五行宗山門之中另請長生長老來此鎮壓!」

常罡道:「若是五行宗出力,自是最好。好,那便再等幾日!」

常罡就在宮中住下,看管地脈龍氣,寧虛子不知其葫蘆里賣的甚麼葯,只命金照懿儘快行動,過得十餘日,金照懿已將朝中能籠絡的大臣盡數籠絡,當即發難!

眾朝臣***,說是虞帝駕崩,國中不可無君,須得另立新君。金照懿乃虞帝親子,功勛卓著,仁德寬厚,堪為帝皇,請金照懿立時登基即位,我等群臣幸甚,社稷幸甚,黎民幸甚等等。

太子聞聽消息,又驚又怒,當即來尋戚澤商議。

戚澤道:「我已說過,不會再立新君,金照懿要鬧,由得他去。」遆

太子急道:「金照懿背後便是昆墟派,有寧虛子撐腰,想做皇上易如反掌!此時若不將他打落塵埃,待得生米做成熟飯,那便來不及了!」

戚澤道:「太子在朝中不也籠絡了一批死黨?自可反攻回去,雙方彼此攻訐,將水攪渾便可!」

太子見他不肯出手,悶悶而去,立刻發動手下招攬的另一部大臣上書,一面懇請太子立刻即位,另一面則駁斥金照懿乃虞帝私生子,虞帝已死,還不知血緣之事是否為真。

還說金照懿多年在昆墟派中修道,一旦即位,只怕是個道君皇帝,不理朝政,非是明君之選。而太子乃國之儲君,名正言順,再無異議。

如此兩撥朝臣紛紛上書,批駁對方,甚至演變為擼起袖子,當朝肉搏,將朝政攪得烏煙瘴氣,沒個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