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那天魔主受大道之力驅遣,欲拒還迎,也想趁機入內界瞧瞧,眼見一位老僧攔路,又有一道金剛佛掌飛來,不由大怒,喝道:「結魔陣……」

千萬天魔眷屬各有無數形態,怪異詭秘之極,聞言遵從魔令,立時便要結成一座森嚴魔陣,域外天魔魔染眾生,自具法度,猶如人類世界,亦有森嚴法理,譬如國度,天魔主以上乃是國王,餘下天魔眷屬依據功力高低,分為大臣、兵將與勞工百姓,一聲令下,自然聞風而動。

可惜窺性大師已然有些急躁,大菩提寺外尚有魔頭未除,這天魔主又來湊熱鬧,根本懶得廢話,金剛佛掌一起,足有數十丈方圓,當真充塞宇宙,掌印之上又有一尊金色巨佛法相現出,加持神通,一掌橫空拍去!

轟的一聲,幾乎整座內界都震了一震,金剛神掌橫推而上,那天魔主驚怒之極的魔吼之聲兀自回蕩於天罡大氣之中,中途突然啞了,就見萬千天魔眷屬還未結成魔陣,已被佛掌拍的灰飛煙滅!

域外星空之中,那頭天魔主拖着半截魔軀死命奔逃而出,下半截身軀已然不見,連頭都不敢回,更莫提放一句狠話。

可嘆萬千天魔氣勢洶洶而來,卻吃一記佛掌拍的灰飛煙滅,潰不成軍,只剩一頭天魔主倉皇而逃,佛門神通之威乃至於斯!一時之間,域外群魔盡皆失聲!

九層罡氣之中,聞叩劍都嚇了一跳,喝道:「好兇惡的老禿!」

張守珍抬首望天,這等虎狼之詞也唯有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掌教至尊敢說。

五峰山上,天機子目露神光,瞥了一眼,笑道:「窺性老禿動怒了!」復又煩惱道:「戚澤那小子佛法又破境了?真是不給老子省心!」

窺性大師一掌拍死無量天魔,當即返回內界,轉眼已至大菩提寺上空,一雙慧眼透出兩道般若真火,搜尋吞心老魔的下落。

那老魔見天魔主降世,兀自竊喜,又見天魔主被一巴掌扇了回去,兀自大驚,早就遠遁千里,安撫自家驚魂去了。

窺性大師就那麼立身寺院上空,全然不肯放鬆。

天王殿中,戚澤兀自有些懵逼,按理他修成識無邊處定,成就佛門意識,當有魔劫臨頭,但可惜他身處大菩提寺中,本來不死蠶魔被大道之力拖來降劫,被窺性大師一朵燈花送走,然後大道之力索性又搞了個天魔主降世,又被一巴掌送走,本是兇險之極的魔劫,竟結束的無聲無息、莫名其妙。

戚澤感應到劫運之力已然匯聚,又悄然消散,一場魔劫就此不了了之,也覺有些哭笑不得。此次劫數散去,乃是眾多因素使然,若非恰逢吞心等魔頭來犯,窺性大師根本不會出手,等若替他擋了一場劫數。

戚澤參悟《大般若涅槃經》直證第六識意識,得識無邊處定境界,威儀素著,具大法威。此境界並非自小無相禪功之中修習得來,而是另闢蹊徑。

意識開啟,常樂我凈,其真如佛性常駐於識無邊處定中,圓融旋動,不使斷絕。真如佛性化為一點靈光,登入第六層浮屠,九層浮屠忽而大放光明,飛起殿中。

那真如佛性乃人身一點先天靈光所化,蘊含一切種智,為一切般若之始,亦是佛門中人修行之根本。一切修行皆依此為始。

戚澤恍惚之間,自九層浮屠之中忽而流出一道熱流,內含無上佛門法力,同時似有無數圖形文字烙印於真如佛性之中。那法力卻不與真如佛性相合,而是加持於九層浮屠之上。

九層浮屠是無能勝金剛力法訣所化,本是虛幻之物,但那股強橫法力注入,竟是將這座九層浮屠當做了一件法器祭煉,瞬息之間,那浮屠上下便呈現一種紫磨金色,宛如有了實質。

那股法力當是月惠禪師留存於無能勝金剛力之中最後的饋贈,一轉再轉,數個呼吸之

間,已將那九層浮屠祭煉的十分通透,幾乎等若一件上好法器。

戚澤兀自愣神之間,那股法力已然消散無蹤,與九層浮屠相合,他的真如佛性在第六層之中,忍不住將小無相禪功修為探入,發覺九層浮屠真成了一件介乎虛實之間的法器,內中禁制自生,卻是無主之物,全無甚麼烙印。

戚澤哪還客氣?當即用法力將之粗略祭煉了一遍,因他自從參悟無能勝金剛力以來,便與此寶心神相合,將之煉成了本命法寶。

戚澤真如佛性顯化,一點靈光晃動之間,現出一具人形,通體紫金之色,宛如生人。這等顯化與道家元嬰法身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亦是南轅北轍,元嬰法身乃金丹熔煉元神,聚攏一身真氣所生,得返先天,亦是修士修行根本。

元嬰之體俱是先天元氣聚合,一點先天元神居於中央,統御萬向。但戚澤之法身卻是參悟佛家六識之法,以真如佛性為核心,介於虛實之間,有相無相,不垢不凈,不沾片塵。若論神通鬥法之力,二者並無高下之分,各擅勝場。

戚澤證得佛門第六識意識,等若道門元嬰真人,可謂神通廣大,六識齊動之下,一身法力又有增長,還需一段時日適應。

此時魔劫過去,該輪到功德之力回饋,按理該感悟一道小神通才是。即使修鍊到六識境界,戚澤仍不知破境之時究竟是魔劫先至,還是神通先來,或是二者齊至,只能隨緣而已。

到識無邊處定時,意識發動,緣覺心神,此想極為細微,卻並未無想,乃是心緣之用。已可照知破境之後所得佛門神通並非無因,而是歷經魔劫之後,斬除魔境魔頭,有大功德,功德之力顯化為用。

只是究竟顯化為何等小神通,則是未知數。戚澤心有所感,只靜靜等候,果然過不多時,便有點點金光從天而降,那金光便是功德之力所化,觸之不覺,視之不見,唯有證就六識之上的行者方能以真如佛性感知。

戚澤還是首次「觀瞧」功德之力作用,忍不住動用全幅心神查探,見其落入真如佛性之中,如雪見驕陽,消散不見,繼而真如佛性微微一熱,便有一道神通自生!

戚澤只覺功德之力所化熱流流淌而出,此時眼識竟是自主發動,與那熱流匯合唯一,只覺眼前天光大亮,目識之力似是有所蛻變!

戚澤心頭一動,此時他是真如佛性駕馭六識之力,脫離皮囊軀殼,並無眼耳鼻舌之分,但有六識作用,卻能感應到眼耳鼻舌身意之用,此為佛法精妙之處。

目識是戚澤第一個所證境界,開得目識才意味着他佛法修行入門,想不到證得意識之後,所得神通竟與目識有關。

目識汲取功德之力,立刻蛻變,戚澤只覺似有一雙新的眼睛生出,想起《金剛經》之中佛陀曾言修行之中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等五眼之分。

忖道:「我所得第六道神通莫不就是佛門天眼?」佛門天眼與道門天眼不同,所指乃是天人之眼,遠近皆見,前後、內外、晝夜、上下悉皆無礙。心頭一動,然雖見和合因緣所生的假名之物,不見實相,故為得實相,而需進求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