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戚澤浮於半空之間,全不理會身外正道與平天道五位真人廝殺,只澄心體悟新得的那門羅漢伏魔神通,那神通根植於身識之中,圜一身之脈絡,系五臟之精神,有些類似於龍象大力神通,卻又有微妙不同。

羅漢伏魔神通一出,甚麼金剛禪唱、小無相禪光、大金剛神掌等前悟神通盡數歸附於其下,戚澤原先運使這幾門神通,雖有真如佛性統御,到底還有幾分滯澀,宛如各自為戰。

但身識一成,有了羅漢伏魔神通,等若一株參天大樹拔地而起,那幾門小神通皆成為其中枝葉,雖地位下降許多,但有了統合之物,自此便凝為一體,再無分割。

戚澤身內一片通透,宛如一片佛光世界,佛音震蕩之下,不斷洗滌肉身,排除雜質,由此戚澤的佛門修為又自領先道家劍訣一大境界。

道門中人若修成金丹,精氣神相抱合一,圓融不分彼此,已有資格稱為真人,謂之得道。所得之道雖只是大道之中一絲一縷,但與煉罡之下已截然不同,躍入一番新的天地。

佛門修成身識,等同於道門金丹,神通別具一格,卻不會有甚麼專門的稱呼。在月惠禪師所著《小無相禪功》之中,仍舊以「行者」稱之,其實在當年的那爛陀寺之中,修成空無邊處定之後,方有資格參修種種更上乘之佛門神通,戚澤修成此道,看似威風凜凜,於佛法修行之上,也不過初窺堂奧罷了。

他腦宮之中那一座九層浮屠大放光明,由下及上一共五層浮屠盡皆震動不休,卻是身識佛光歸位引發。待得前五識統合合一,自然生出種種異象。

戚澤於戰場之上道行精進,證就身識,引動各方注意。說實話,無論金照懿、龐半青或是平天道三天王,對佛門修行皆是一知半解,只看出那和尚禪功精進,至於究竟成就何等境界,卻一無所知。

不過龐半青、廖晨陽等元嬰真人仍舊瞧出戚澤道行不過與道門金丹相若,還構不成甚麼威脅,最多就是煉罡修成金丹罷了。

楊鐵手喝道:「趁那廝境界初成,真氣不穩,殺了了事!」廖晨陽亦是此念,但還有一位精通火行道法的護法在側,要殺那和尚除非三天王聯手。

龐半青喝道:「殺!」眼看勝利在望,管他甚麼和尚修法,依舊往令明軒殺去。

事到如今,廖晨陽也沒甚麼好法子,唯有趁那和尚煉法,與楊鐵手聯手,先斬殺金照懿,再對付龐半青,才是最為妥善之法,亦是唯有這一條路可走!

廖晨陽正要暗中知會楊鐵手,心頭忽然一顫,似有一片烏雲壓來,不知怎的,忽有一股不祥之感生出。

就在戚澤證就身識的一瞬,數萬里開外一處地方,正有一行人正自趕路,卻是玉摩勒與晁雄等人,他們在純陽劍派修鍊罡氣,鬧了個灰頭土臉,不得已只好出了純陽仙島,往中州玉家而去。

玉摩勒腦中忽然一暈,似有甚麼物事自意識之中蘇醒,但下一刻卻又甚麼都感覺不到,翻身栽倒,暈厥過去。

晁雄一驚,忙即俯身查探,忽覺一縷陰森之意瞬息之間掠去,待得驚覺之時,已然消散無蹤。

晁雄忖道:「方才分明是一股魔性之意,難道出自玉摩勒之身?若是玉摩勒已被魔染,唯一的可能便只有在純陽劍派煉罡之時!」

晁雄按捺住驚異之情,先救治玉摩勒,暗中卻用真氣探查其腦宮與周身,感應是否遭了魔染。一番探查之後,果覺玉摩勒體內有點點魔性留存,想是那天魔也不過是元嬰級數,因此能被查探出來。

按理遇上魔染之人,要麼將其一刀殺了,要麼去道門或是佛寺之中,尋求高手驅除魔頭。晁雄思忖片刻,居然放手不管,忖道:「玉摩勒是中州玉家嫡子,他被天魔魔染,回歸玉家,定要生出事端,豈非是我平天道一大機會?正愁不能滲透入中州京城,原來天賜良機,就在於此!」

魔染玉摩勒的天魔正是那不死蠶魔,其在域外受了天機子與諸位天魔王攻伐的神通餘波,深受重傷,不得已逃入內界,機緣巧合之下,魔染了玉摩勒,就在其元神之中駐紮下來。

這些時日休養之後,總算恢復了幾分元氣。域外天魔一旦遁入內界,便要不斷魔染生靈,汲取元神精氣,壯大自身,可惜玉摩勒是個廢物,修行不成,身上精元之氣少得可憐。

不死蠶魔費盡心思,也未能汲取多少,還不敢將其弄死,畢竟身邊就有一位元嬰級數的晁雄時刻看顧。直至今日今時,戚澤證就身識之時,不死蠶魔只覺冥冥之中一股無上意志湧來,只一甩之下,將其拋入虛空之中,同時又有一道玄奧意念扎入魔性內核之中,烙印了一道天則法則。

不死蠶魔瞬間升起一股明悟,忖道:「曉得了!此是有修鍊之人突破境界,大道瞧不順眼,特命老子去降下災劫,魔染了那廝,壞了那廝修行!好!好!好!正愁無有魔染的資糧,卻是自行送上門來!」

到此之時,不死蠶魔已然管不得是否暴露行藏,只得跟着那股大道之力,瞬息之間遨遊千萬里,來至小城之上,見一人身放無量佛光,耀目難睜,不可逼視,正是戚澤。

域外天魔生平最痛恨的便是佛法神通,天魔能魔染生靈,佛門修士亦能度化天魔使之歸於佛門,看似是將魔頭引入正道,但在天魔瞧來,卻是改換自家形質,變得非魔非我,不在敬奉無始魔主,乃是大逆不道之事,因此天魔與佛門弟子遇上,往往是不死不休之局。

不死蠶魔一見戚澤,已明了為何大道之力要其來此降下災劫,此時就算大道之力消散,不死蠶魔自家也要魔染了戚澤,不為別的,只為域外天魔與佛門無數量劫之間的仇怨!

戚澤正在體悟羅漢伏魔神通之精妙,忽然心頭一頓,似乎時空都停了一停,心知魔劫已至,每證就一重禪功,便有一層魔劫。那魔劫降臨,全無章法,或是得了神通之前,或是得了神通之後,往往來不知其所來,去不知其所去。

但戚澤有古燈檠在手,正是一切天魔之剋星,有古燈檠預先示警,已知魔劫降臨。但下一刻,心思卻有幾分迷糊,居然將古燈檠示警之意拋之腦後。魔劫劇烈,道高魔亦高,越是道行深湛,引發的魔劫便越大,也越是詭異。

不死蠶魔抵達戰場,本想按着自家套路魔染那和尚,誰知一股無形大道之力降下,不死蠶魔不由自主化為一道幽沉魔意,瞬息之間已將戚澤包裹!

恍惚之間,戚澤只覺內外通透,腦宮之中一片佛光繚繞,自語道:「既證身識,小無相禪功已然修至圓滿,當可說法度人,散播佛法,令眾生皆得解脫!」

心頭湧起一股浩然志願,便是欲令此界眾生悉皆解脫,證得無上菩提,脫離生死輪迴,將身一晃,陡然現出丈六高下金身,身外有五道佛光盤繞,胸前懸一盞明燈,照耀三千大千世界,大開金口,為眾生光說佛法之精微奧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