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貓眼巷,李府

李家的府邸坐落於此,雖然說附近之人皆知李家的權勢,可是貓眼巷卻是一直都顯得頗為平靜。

至少相比當年謝遷做為內閣閣臣之時,官居於此,整個貓眼巷可謂是官來官往,顯得極為熱鬧。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飛馳而來,就見兩名立在石獅子後的僕從登時精神為之一震,向著那馬蹄聲方向看去。

來人翻身下馬,赫然是追隨李桓的一名親兵。

親兵翻身下馬立刻向著大門快步而去,口中高呼道:“快去通秉,老爺回京了,老爺回京了。”

隨着這一聲呼喊,原本沉寂的偌大府邸彷彿一下子恢復了生機一般。

府邸之中,馮氏大多數時間都在自己的院子當中為兒子李桓祈福,至於說兩位夫人同樣也是深居簡出,偌大的府邸因為李桓這位男主人的原故,彷彿是少了幾分熱鬧。

一間幽靜的院子之中,一襲裙裳的朱琳正斜靠在軟塌之上,一手捧着一卷典籍,一手下意識的捻起邊上的點心放進口中。

這樣姿態悠然的一幕卻是讓人看的心神都要為之一松,不得不說朱琳此刻這一副情形真的是盡顯悠閑。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卻是驚擾了正在入神看書的朱琳。

好看的秀眉微微一皺,朱琳緩緩抬頭向著來人看了過去,雖然說沒有開口,但是當跑進來的貼身侍女氣喘吁吁的看着朱琳的時候,一張俏臉之上忍不住泛起幾分歡喜之色道:“夫人,回來了,老爺回京了.....

這侍女的話聽着似乎是有些不清不楚的,就是朱琳一時之間也沒有反應過來,不過馬上朱琳原本握着一卷典籍的手則是微微一顫,原本斜躺在那裡的身軀也一下子綳直,隨即修長而又美好的身軀徑自從軟塌之上坐了起來。

盯着那侍女,朱琳忍不住開口道:“你說什麼?夫君回京了?”

侍女連連點頭道:“剛才老爺派了親兵回府通秉消息,那親兵已經去見老夫人了,說不得一會兒就會有消息傳來。“

朱琳聞言微微點了點頭。

看朱琳那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一直跟在朱琳身邊的貼身侍女不禁有些急道:“夫人,老爺馬上就要回來了,您怎麼還這麼不緊不慢的,還不快些收拾一番,好迎接老爺回府。”

說著侍女不禁推着朱琳起身向著梳妝台方向走去。

朱琳則是笑了笑道:“慌什麼,若是我所料不差的話,夫君回京,肯定會第一時間入宮,這一入宮的話,等到夫君回府,只怕要等到傍晚時分了。”

如朱琳這邊一般,同樣居於另外一處院子當中的張槿也是收到了消息。

張槿的反應同朱琳如出一轍一般。

二女皆是心思玲瓏的奇女子,自然清楚李桓此番回京肯定會去見天子,因此都猜到李桓絕不會早早的便回府,因此不管心中如何想,至少表面上都顯得非常的平靜。

傍晚時分,李府的大門敞開着,就在大門口,一行人正遙遙看着府門外的大路,路上行人明顯稀少的多。

從李府門前經過的不少人注意到那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李府竟然一反常態的敞開着府門,幾名僕從精神抖擻的分列在兩側,給人的感覺像是在迎接什麼人歸來一般。

中門大開放在這個時代那可謂是迎人的最高待遇了,李桓做為李家之主,出征在外半年多時間,如今回府,李家自然是要中門大開歡迎李桓歸來。

此時的馮氏正在張槿、朱琳、連翹幾人的陪同之下在府門內等待着。

看得出馮氏的臉上掛着幾分期冀之色,哪怕是已經等了足足有近一個月時辰的時間,可是這點時間彷彿是不存在一樣,馮氏絲毫沒有不耐煩的神色。

就聽得馮氏向著身旁的連翹道:“連翹,可曾派人去打探一下,桓兒他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回來

第三百二十四章 鹽商

啊。”

當然馮氏看上去似乎是不怎麼著急,可是心理上還是有一股迫不及待之感。

連翹聞言俏臉之上掛着幾分笑意道:“老夫人儘管放心,早已經安排人去盯着了,但凡是夫君出了宮,我們的人肯定會第一時間前來稟報的。”

說話之間,連翹向著馮氏道:“老夫人,您且坐下歇息一會兒吧,莫要累到了自己。”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就聽得府門外隱約傳來一陣越來越近的馬蹄聲。

那馬蹄聲在府門外戛然而止,這動靜第一時間便驚動了馮氏、張槿、連翹等人,同時也將眾人的注意力給吸引了過去。

馮氏更是一臉欣喜之色的起身道:“莫不是我兒回來了!”

就見一名親兵衝進府中高呼道:“老爺回府了。”

很快就聽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這一次馬蹄聲更多更密,卻是讓馮氏、張槿、朱琳等早已經等了一段時間的眾人面露欣喜之色。

當李桓縱馬抵達府門前的時候,翻身下馬便看到了一行人正簇擁着馮氏向著他迎了上來。

以馮氏為首,朱琳、張槿等人走出府門,關切的看着李桓等人。

李桓的目光從朱琳、張槿幾人身上掃過,隨即大步上前,直接向著馮氏拜了下去道:“孩兒拜見娘親。”

馮氏一把將李桓給扶了起來,上上下下仔仔細細的打量着李桓,似乎是在確定李桓有沒有受到什麼傷害。

在確定李桓無恙之後,馮氏長出一口氣道:“好,好,桓兒快快起身。”

與此同時朱琳、張槿也是上前向著李桓一禮道:“見過夫君。

李桓向著二女微微點了點頭,臉上掛着笑意道:“兩位夫人在家中侍奉娘親,卻是辛苦了。”

李桓回府,李府上下自是為之歡騰,可是這京城之中,卻是有不少人坐立不安,難以安眠。

四通會館坐落於京師最為繁華的所在,佔地面積非常之大,絕對算得上是寸土寸金之地。

其他不說,單單是那一處會館所佔土地面積,若是折算的話,怕是沒有個數萬兩銀錢都拿不下來。

四通會館在京城之中那也是極有名氣的所在,平日里前來此間的豪紳權貴之流卻是不在少數。

這樣一處所在,如果說背後沒有足夠強大的勢力或者人支持的話,只怕四通會館早已經已經被人給佔了去了,也不可能會在京城這等卧虎藏龍之地安然這麼些年。

眾所周知,四通會館背後站着的並非是某一個人,而是一股勢力,兩淮鹽商。

大明的鹽物整體而言卻非是掌控在大明朝廷手中,準確的說是掌握在一小部分的鹽商手中。

這些鹽商靠着官府所開具的鹽引,上下勾結,積攢了極其恐怖的身家。

而這一座四通會館正是兩淮鹽商在京城之中所選的一處落腳之地,用以隨時洞察京師之中動靜。

先前身為錦衣衛千戶的林平之在大朝會之上揭露左都御史陳文良的底細的時候便已經提到,陳文良所在的陳家便是兩淮鹽商這一龐大勢力的核心勢力之一。

隨着大朝會之上,陳文良因為彈劾李桓不成而被李桓揭破底細,以至於自身被下入詔獄之中的消息傳開。

其他不說,四通會館絕對是第一時間便得到消息的人或者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