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一旁坐着的英國公張侖聞言不禁道:“看來朝廷還得加快遷移百姓的速度啊!”

說著張侖向著李桓道:“如今朝廷雖然說已經開始遷移百姓,但是遷移百姓的速度明顯要慢上許多,如果說南洋之地真的有如此之多的肥沃土地的話,那麼朝廷必須要加快遷移百姓的速度才是。”

身為天子的朱厚照臉上露出幾分鄭重之色點頭道:“英國公所言甚是,朕會命內閣親自督辦此事,務必要儘可能的將那些窮苦百姓遷往南洋之地。”

說完這些,君臣在鑾駕之中自然是談論着朝堂之上的許多政務。

忽然之間李桓開口道:“陛下,如今大明有了南洋之地做為開拓之地,一者可以容納眾多的窮苦百姓,給這些百姓一條活路,一者能夠開發南洋之地反哺中樞,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緩解了大明內部逐漸積累起來的矛盾。不過對於大明而言,尚且還有一個問題必須要想辦法解決了才是,否則大明早晚會出大問題。”

聽李桓說的這麼鄭重,幾人的目光自然是看向了李桓。

朱厚照更是正色道:“卿家快說,究竟是何事?”

李桓稍稍思量了一番便道:“大明宗室的問題!”

說著李桓也不管英國公張侖等人的神色變化,只是盯着朱厚照開口道:“陛下當知如今我大明宗室之多,每年朝廷為了供養這些宗室便要耗費無數的錢糧,長此以往,宗室的繁衍速度會越來越快,人數越來越多,到時候怕是要將朝廷的財政給生生拖垮啊!”

朱厚照臉上不禁露出了沉思之色,對於李桓所說的這些,朱厚照自然不可能不清楚,其他且不說,看看從太祖的洪武朝到如今的正德朝,過去了不過是上百年的時間,可是宗室的人口一下子暴漲了數十上百倍之多。

而朝廷為了奉養這些宗室,開支自然是大漲,至少據朱厚照先前所知,朝廷為了奉養這些宗室人口,每年至少要拿出國家財政的一成來養着這些人。

如果說只是近支的宗親的話那倒也罷了,可是如今對於一些宗室已經是出了五服了,可是對方卻是世代傳承的王爵,朝廷必須要奉養這些宗室。

要說朱厚照這位天子對於這天下間的皇室宗親有什麼感情的話,說出去怕是都沒有人會信,畢竟對於這些人,身為天子的朱厚照可能一輩子都不可能見上一次,完全就是一個陌生人一樣的存在。

結果朝廷卻是要拿出大量的銀錢養着這樣一群人,要說天子心中沒有什麼意見的話自然是不可能。

然而身為天子不管心中怎麼想,哪怕是朝廷財政可能會被這些宗室給拖垮,但是也絕對不能夠斷了這些宗室的供奉,否則的話,他這位天子就要被天下人所厭棄。

現在聽李桓提及宗室累及朝廷財政的問題,朱厚照眼中閃過一道亮光,隱隱帶着幾分期冀之色向著李桓道:“李卿所言甚是,但是太祖已祖訓在,朝廷又不能不奉養這些宗室,不然的話天下人又將如何看朕!”

一旁的朱輔輕咳一聲道:“賢婿,事關宗室,便是朝堂之上的一眾重臣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莫非你真的有什麼辦法解決這一問題?”

朝廷奉養宗室,早晚會拖垮朝廷財政這一點,可以說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夠看得出來,更何況是那些朝堂之上宦海沉浮一個個的如同老狐狸一般的存在了。

但是卻沒有人會主動的向天子提及這點,畢竟一個不小心就是出力不討好,哪怕是如今宗室手中沒有什麼實權,可是那也是太祖血脈,高高在上的皇族子弟。

出於對李桓一直以來的信任,見到李桓當著天子的面提及宗室的問題,朱輔自然是猜測李桓有了解決宗室這一已經成為了大明毒瘤的存在的辦法。

幾人如同天子一般帶着幾分期待之色看着李桓。

李桓在幾人的注視下嘴角露出幾分笑意道:“若是以往的話,說實話便是臣也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宗室的問題,但是如今有了南洋之地的存在,臣卻是有了解決之策。”

朱厚照殷切的看着李桓道:“究竟是何方法,李卿快說!”

李桓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道:“陛下,我大明宗室因為太祖祖訓的緣故,不事生產,不能入朝為官,再加上諸多的限制,可以說除了靠朝廷撥發銀錢奉養之外,幾乎是一無是處。而這些宗室也因為朝廷的限制,只能困守於封地,無論想做什麼都會受到限制,這種情況下,便是再有能力的宗室也會被養成廢人一般。”

朱厚照以及張侖、朱輔等人聽了都是深以為然的點頭。

朝廷就是要通過這種辦法來控制各地的藩王,不怕這些藩王被養成廢物,就怕這些藩王能力太強,萬一出現了如漢朝、晉朝那樣的強勢藩王的話,天下必然為之動蕩。

大明出了一個永樂大帝以藩王之身入主中樞,君臨天下已經是足夠了,自然是不能夠再有後來者出現。

一聲輕嘆,就聽得朱厚照道:“大明的宗室太強了便會威脅朝廷中樞,像如今這般如同廢物一般又成了朝廷的拖累,一直以來都沒有什麼好的解決之法。”

李桓輕笑道:“陛下可曾想過給予這些藩王以實權,許他們掌兵、理政、開府立國之權柄?”

一旁的張侖幾人頓時面色為之大變,甚至朱輔一臉急切的道:“賢婿,此舉萬萬不可啊,君不見漢庭大封藩王,幾乎釀成大患,司馬氏大封宗室,終有八王之亂,由此可見宗室藩王絕不可掌軍政大權,更不可給予封地實封,相比宗室禍亂天下造成的危害,朝廷財政被拖累一些也就不值一提了。”

張侖等人也是一臉緊張之色的看向天子。

因為李桓的提議完全就是禍國殃民之策,前車之鑒後事之師,有那麼多的先例在,可以說但凡是提出給予藩王以實權之人,絕對會被世人認為居心叵測,心懷不軌之奸佞之徒。

說實話也就是朱厚照對李桓的信任非同常人,可是即便如此,陡然之間聽了李桓的話,也是心中一驚,臉上露出幾分愕然不解之色。

深吸一口氣,壓下內心的波瀾,朱厚照衝著朱輔、張侖幾人擺了擺手,就那麼看着李桓道:“朕相信李卿不會無的放矢,更不會對我大明不利,還有什麼,李卿儘管直說便是。”

李桓輕笑道:“陛下和朝廷所擔憂的無非就是這些藩王一旦實封地方,必然會盤踞地方實力大增,繼而會危及到大明的江山社稷安危。”

朱輔道:“那是自然,別看這些藩王們如今在封地之中老老實實,那是因為朝廷監察的緊,加之他們手中也沒有什麼實權,可是一旦給了這些人實權,甚至是軍政大權都要交給這些人手中,本公敢說,要不了多少年,這些人之中絕對會有人生出不臣之心。”

朱厚照微微頷首道:“此乃人之常情。”

李桓同樣點頭道:“都說慾壑難填,其實人心也是一般,朝廷給了他們實權的話,他們還想要更多,甚至會窺伺神器,這都不是什麼稀奇事。”